“是,陛下。”方舜天的脑海中回忆了一下昨晚和小七畅谈的经过,胸中的一股气提了起来,继续说道。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朝廷由谁当家做主,他们并不在意。哪怕在场哪位大人谋朝篡位了,老百姓只会将其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然后继续为生计奔波。因为,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吃得饱穿得暖,如此才有时间去思考别的事情。就好比,一个即将渴死的人,根本不在意天下的旱灾会有多严重,会有多少人如他一般面临渴死的境遇。”
“正是因为这些,流言看似传播得非常汹涌,也可能会从大部分百姓口中听到他们谈论流言。但事实上,他们只是闲聊而已,在他们看来,流言是一个新奇的事情,面对新奇的事物人们自然好奇,自然而然地说上一说。但实际上,他们根本不在意流言的真假,反正与他们没关系。就好像多日前老臣遭到埋伏,帝都内百姓都议论纷纷,但事实上有几个人在意这件事?他们最多好奇地问一问老臣死了没,至于敌人是谁,为了什么,他们根本不在意。”
“所以,老臣才说,流言的本身并不值得关注,任何针对流言的手段都是错误的,轻则激化矛盾,重则引起地方起义,帝国必定陷入混乱之中。”方舜天说道。
洪武帝就站在方舜天面前三步之外,中间隔着一座比较袖珍的堪舆。
他平视着自己面前这个在朝数十年的老臣,仿佛第一天才认识一样,笑道:“爱卿一席话颇为有趣,朕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的言论。素日里只听诸位爱卿说百姓有多么尊敬朕,爱戴朕,而今日爱卿却说百姓根本不在意朕,甚至连帝国都不在意,很有趣的说法,十分有趣。”
方舜天微微一笑:“陛下乃是明君,自然能判断出老臣话中的真假。”
“爱卿所言极是,既然百姓都不在意朕,那朕还算什么一国之君,算什么天下之主?”洪武帝的下巴微微扬起,双眼眯起,嘴角露出一抹微不可察的嗤笑。
朝堂上,众臣胆战心惊,他们听得出来,陛下很不高兴,极度不高兴。
和方舜天关系交好的几位朝臣想要开口求情,但却又不敢作声,只能在心底埋怨方舜天为何找死般地说出这样的话。
“陛下!”
方舜天仿佛没有听出洪武帝的不高兴,反而抬起头朗声道:“陛下乃是帝国国君,对百姓有生杀予夺的权利,百姓为朝廷为陛下缴纳赋税,这便是陛下作为一国之君的证明。”
“是吗?”洪武帝冷笑。
方舜天不卑不亢:“自然是的,陛下乃是帝国国君,这是九州共知的事情。”
不给洪武帝再说话的机会,生怕洪武帝恼羞成怒直接把自己打入天牢,方舜天继续道,“面对如此汹汹的流言,老臣认为,应进行改革,施行仁政,减轻赋税,进行土地改革,让老百姓能够真正吃得饱饭,吃得好饭,从心底里感念帝国,感念陛下,从而凝聚民心。”
“只要让百姓从心底里认可了帝国,认可了陛下,那谣言必然不攻自破。另外,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还容许老臣卖个关子,老臣的奏折中会提到这一点。”
说着,他从怀中摸出一本奏折,厚厚一本,皇座旁的内监连忙走下来给洪武帝送上去。
当殿呈书,这是方舜天自己的想法。
事实上,朝臣的折子都是先送往内阁,由内阁经过审阅后,提出应对的方案,然后再转呈陛下,陛下阅览的时候可以选择同意内阁的做法,或者可以直接否定,另提自己的想法。
而方舜天明显不想自己的折子经过内阁,所以直到这个时候才拿出来,目的就是要让陛下第一时间看到。
奏折中,方舜天不但写了改革的好处,还附带了土地改革的建议。包括如何顺利的施行下去,如何让老百姓真正获利,全都有条有理地写了出来。
洪武帝坐在皇座上,认真地翻看着奏折,他没有粗略地浏览,而是几近一字一句地品味,甚至还盯着奏折陷入沉思,偶尔时候,还会询问方舜天一两句。
严峻的气氛随着一纸奏疏逐渐缓和,朝堂下,众多朝臣也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很多人都对方舜天竖起大拇指。
“惭愧,惭愧。”方舜天笑道,抱拳四下略微行了一礼。
“很好,方爱卿的想法很独到,很有见地,爱卿如此为国为民,朕十分欣慰,听闻朕新近册封宁安县子如今不但身体恢复,而且还成为一名武夫,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朕允许他去帝国藏经阁挑选一套武技,帝国藏宝阁挑选三件宝物。至于爱卿嘛,爱卿已经贵为一品大员,封无可封,那就赏黄金万两,锦缎十车吧。另外,关于土地改革的事情,朕任命你为总司,统筹六部施行。”洪武帝朗声道,他并没有向朝臣们商议的意思,典型的独断乾刚,连内阁都没有经过。
“陛下,此事不妥,土地改革乃是关乎帝国大事,太宰大人固然见解独到,但还需要细细商议才是,岂能如此贸然决断?”王丞相连忙劝谏道,他从刚刚洪武帝和方舜天的交流中大致了解了土地改革的一应政策,不能说这个法子好不好,只能委婉地表示内阁还没同意呢。
“行了,这件事朕决定了,至于你们有什么想法就去和总司去提。”洪武帝将奏折丢到王丞相的面前,起身道,“时辰不早了,退朝。”
同一时间,方家。
属于方禹宁的小院内,今日的他并没有去演武场熬炼体魄磨砺武技,而是坐在院中的树荫下,捧着一本杂书看得津津有味。
事实上,他也在等一个结果。
想到昨日和老爹的讨论,方禹宁就感觉到心潮澎湃。
虽不为官,虽不参政,但他有机会主导一个国家体制的变革,这是一件多么令人亢奋的事情。
既然拥有另外一世较为健全的社会体系,他自然不会任由其蒙尘在他的记忆里。
其实,他有这个想法并非一朝一夕的决定,而是在知悉坡子山惨变后逐渐产生的念头。
这个世界,虽然拥有各种不同的修炼体系,但终究脱离不了世俗世界,普通人,占据了绝大多数。
所以,这个世界和记忆中的另外一个世界没有太大的不同,百姓经历了生下来,却在活下去这条荆棘路上不断地挣扎。
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将人族从黑暗时代带入了黎明,建立了秩序,传播了文明,引领着人族崛起于倾覆之间。
于是乎,他决定,为圣人的宏图壮志增砖添瓦,便有了革新体制的念头。
【四千六百字的大长章,求推求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