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鲋配享还带来了一个变化,那就是所有年代比他晚的儒者都不能再在文庙供奉。新的文庙取消了十二哲、七十二贤的区别,所有先秦的儒家代表人物都一起在偏殿供奉。也就是说,董仲舒、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蔡沈、吕祖谦、陆九渊等人通通被以年龄不够为由清退了。闯军当然也允许祭祀他们,但是要祭祀就在家乡或者曾经任官的地方祭祀,不会在天下文庙里全都供奉了。
这一波动作着实大,连诸葛亮、李纲、文天祥、陆秀夫都被请出去了。但是这些人的待遇是不同的,将这些人请出文庙的同时,闯军也在襄阳、成都大修武侯祠,在李纲的祖籍地邵武、文天祥的家乡庐陵,以及崖山等地,都立庙纪念这些英雄。像董仲舒、朱熹这种闯军不待见的,旧有的祭祀不会废除,但也不许再立新庙。
经历过明末恐怖的大饥荒的闯军众人尤其厌恶董仲舒对“灾异说”的解释。皇帝犯了错,老天爷就降灾弄死老百姓来吓唬皇帝,皇帝要是不改,老天爷就降更多的灾,弄死更多的老百姓。真到了皇帝彻底失去天命,要换皇帝,还得老百姓自己动手。照这么说,合着老天爷只会弄死老百姓?怪不得皇帝叫天子呢,老天爷真他娘的是皇帝亲爹。
明末清初的艾衲居士的《豆棚闲话》中记载了一首歌谣:
“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来眼又花。
你看不见人,听不见话。
杀人放火的享着荣华,吃素看经的活活饿杀。
老天爷,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
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
这首歌闯军兄弟们也多曾唱过,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从小到大就没见老天爷开过眼,越是勤劳善良,越是穷困、饿死,越是贪婪无耻,就越是富足。但随着闯军的不断胜利,大家的心态也开始转变了,觉得这世上还是有天道的,所以才会有“奉天倡义”的旗号。
李自成终究还是要做天子的,他支持的官方价值观总不能像谢逊一样说老天爷是混蛋。老天爷不能是混蛋,那就只能是董仲舒扯淡。所以闯军推崇司马迁,反对阴阳五行那一套,还推崇荀子的主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口水战当然是少不了的,不过这会儿的闯军还有“我流寇也”的优势,不用太在意舆论。闯军在尊孔尊儒这一点上咬得很死,所以也得到了不少儒生的支持。北边有张献忠、罗汝才、纳敏夫做屏障,闯军控制区和清统区不接壤,得罪一部分士绅也没什么。何况那些真正有能力叛乱的士绅也不见得在乎这个,只要闯军还是做出尊重名教、礼贤下士的态度,尊古儒还是尊宋儒都可以接受。
还有一件事震动更大,那就是闯军修了一部《后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