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炮声中,明军的又一次攻击败了下去。
洪承畴攻占华容之后,就在岳州的上游取得了比较大的回旋余地,但由于闯军洞庭湖水营的存在,明军依然无法跨过洞庭湖强攻岳州。因此,湖广巡抚宋一鹤的部队反而成了主要攻坚力量。
宋一鹤麾下的力量,除了他的抚标之外,主要是孙应元、钱中选、张任学三总兵和副总兵周遇吉这四支部队,此外还有刚刚跑到他们这里的贺虎臣部。他们从长江南岸进兵,张任学、贺虎臣攻鸭栏矶,钱中选攻临湘,宋一鹤率抚标攻道人矶,孙应元、周遇吉负责攻击城陵矶。
孙周两部加上配属给他们的辅助部队,总兵力近万。这二人与黄得功一样,出身于天子亲军勇卫营,素来眼高于顶,不管贺虎臣把城陵矶要塞说得多厉害,他们都认为贺虎臣是在推诿责任。即便亲眼见到了城陵矶要塞的模样,也依然不相信这样低矮的堡垒能挡住官军精锐的突击。
虽然洪承畴建议他们不要盲目进攻,先进行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侦察堡垒结构和闯贼的守城手段,但他们却不以为然。洪承畴又不是他们的直接上级,就算是他们的直接上级杨嗣昌说的话,他们也不见得听。
闯军刚刚开始守土不流,上一次打守城的战斗还是在辽州那次,他们的守城技巧远称不上高明,怎奈偏偏有人头铁硬要往炮口上撞。熊文灿“送”给闯军的这些火炮打野战肯定不如大约翰设计的改进型好用,但用来守城是非常优秀的。
明军对于火炮的运用是有很大的问题的。北方明军装备的红夷炮较少,主战火炮还是大将军炮和佛朗机炮。在内地战场上,他们更喜欢轻便的子母炮、虎蹲炮。他们并非不知道红夷炮好,但无论是新建一套铸炮标准体系还是培训炮手,对于他们都非常困难,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各部门又互相扯皮。所以直到明朝灭亡,也只有广东、福建明军大量使用红夷炮。然而他们又缺乏合格的骑兵和重步兵,炮手培养也有问题,光靠购买、仿制西洋大炮是没用的。
孙应元一直在关内打仗,从来没和清军交过手,周遇吉和入塞劫掠的清军作战过,也没见过红夷重炮是如何使用的。所以按照他们的作战习惯,子母炮才是最好的火器。重量只有一百斤左右,又轻巧射速又快。因为价格便宜,可以用数量弥补威力的不足,射程只要比鸟铳远就可以。用炮火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然后以骑兵和重步兵突击。无论是打农民军,还是打没携带重炮的入塞清军,这样的思路都没有问题。
然而在堡垒攻坚战中,这样的作战方式就成了笑话。明军的轻型火炮对于躲在工事里的敌人杀伤力非常有限,面对棱堡中轻重火炮与火铳配合形成的交叉火力,明军在冲锋途中被大量杀伤。闯军用的毕竟不是马克沁,也有不少明军跳进了闯军的战壕,但闯军老兵打肉搏战同样不怕他们。
另一时空计六奇说周遇吉用大炮消灭闯军万余当然是胡吹的,其实这段记载主要吹的是闯军。闯军要是能被大炮打死万余人还前赴后继地爬城墙,以这种人均变形金刚的战斗力,在山海关应该把清吴联军杀个片甲不留才对。
不过现在,闯军炮火毙伤明军数百还是实打实的,孙应元和周遇吉的兵马的确称得上精锐,被打成这样才落荒而逃,已经很让闯军佩服了。
孙应元和周遇吉这才知道,洪承畴没骗他们。他们也不动脑子想想,洪承畴骗他们难道很好玩吗?
洪承畴与明朝一般的督抚最大的区别在于,他是一个有全局视野的人。在这方面,连李自成都比他要逊色不少,另一时空的大顺文武官员中更是无一人能及。以能力而论,洪承畴实在称得上当世一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