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重生之商海惊涛> 第四百七十七章 山城轨道交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七章 山城轨道交通(1 / 2)

 第四百七十七章 山城轨道交通</p>

山城作为抗战时期作为陪都,是一座老工业基地,拥有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工业制造实力,在全国的名气还在九都市之上。www.tsxsw.com山城建国后还长期作为作为西南军事重镇,以及国家一五二五计划和大三线建设中重点照顾对象,上马了一系列的重大工程,在重型机械、汽配零件、尤其是军工生产方面都名列国家前茅。</p>

山城依山傍水,但是自古因为周边巴岭盆地的关系,地势起伏,市内以山地道路为主。所以当地主要交通工具建国后一举跨越了北方众多城市的自行车化的阶段,早早就步入了以汽摩交通为主的出行方式。山城除了拥有全国最密集的公交网络外,此时的山城市民大部分都将摩托车出行作为作为私人出行的主要方式。出于这个原因,山城汽摩零件制造和整车生产都非常发达,市里隶属于军工企业的嘉陵厂、大江厂、长安厂更是以生产汽摩产品名列国内同行业的前几名。</p>

出于这些原因,导致山城汽摩配件行业异常发达,为国内众多整车组装厂提供产品和服务。其实汽车制造产业是一个上下游产业链相当长的行业,大家看到最光鲜的最后环节整车组装的利润其实并没想象中那么丰厚,反而是众多提供汽车配件的厂家能占到不少甜头。</p>

在国外为汽车提供配件和后续服务的市场非常巨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超出了汽车本身的销售额,在行内有汽车生产只占三成,维修服务占七成的说法。可见其市场潜力之巨大。并且与国际汽车市场被几大品牌垄断的局面不同,世界上汽配市场品牌众多,进入门槛较低。因此国内改革开放后,国家就企图采取“市场换技术”的办法,想先期建立起几家有国际竞争力的汽配品牌,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拥有自主技术的国内汽车名牌。</p>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事实上由于国内市场碎片化特点,以及强大地方势力保护的背景下,造成国内汽配零件生产厂家地域分散,一哄而上数目众多,但技术底子薄弱,有自相残杀大打价格战。结果改革至今,全国没有形成一家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只有一批依附当地整车企业的中小型配件厂遍地开花。</p>

杨星重生前大学毕业后就在山城一家号称全国销售第二的汽配厂里工作过一段时间,亲眼见到那厂里还保留着大量五六十年代苏联援建的机器,在此基础上杨星可不难推出全国汽配行业的现状,实在难以满足汽车行业大规模流水线的生产要求。</p>

山城这几年也面临许多国企改制的老大难问题,他们可没有九都那么幸运,有杨星这个幕后军师和大财主默默支撑,并大胆革新,引起了从省里到中央的高度重视,给予了许多政策支持和优惠,为九都国企胜利完成改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p>

此时山城的国企改制进程跟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正陷入改革的攻坚阶段。导致大批国有和集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利后只能无奈的“关停并转”。而作为山城制造业骄傲的汽配行业也整体陷入了低谷,市里为此殚精竭虑而找不到出路。对于杨星的提议,正为此头痛的国津要他们听到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满口应承下来。并保证即使有政策上的限制,山城政府会全力支持,绝对不会有制肘因素。</p>

杨星提出这个想法其实早有考虑其,山城汽配行业虽然经营,中小企业众多,势力单薄,但通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以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和庞大的技术工人队伍。星辰制造下一阶段生产重点无疑是发展以家用轿车为核心的汽车生产。而关键的轿车或是重型卡车零部件,山城都有能提供的厂家。在集团规划中,其他几大产业园上马整车生产线,而为山城这边安排的生产侧重点就集中在配件生产上。</p>

所以杨星如此卖力推动申请两江新区的建立,两江新区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周边又距山城机场和即将动工兴建的新火车站很近,地理优越极佳。便于新区内企业向外运送产品。一旦得得国家的认可,随之而来必然是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对于身处新区内的西部星城来说绝对是个大肆扩张发展的良机。所以如果能将基础雄厚的山城汽配行业加以整合,可以大大缩短星辰制造进军汽车行业的时间,加上集团的自己支持么和杨星本人的重生优势,他有信心让星天动力的汽车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p>

听着杨星对山城汽配行业未来描画,国津要和浦阳似乎已经看到热闹的两江新区码头上机器轰鸣,已建成后的三峡大坝,可以让装有两江新区企业制成品的万吨级集装箱巨轮沿长江而下,直抵上海,真正发挥出长江黄金水道的便利。两江新区通过一条条水路、铁路和航线把产品运输线辐射到全国甚至海外,一座新兴的工业之城即将矗立在两江之滨。</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