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他刚才还以为自己人品一下子变差了,向青年道:“多谢指教,在下姓王,单名一个韶字,来自上海,不知兄弟贵姓。”</p>
青年爽朗的笑了起来:“原来是王老板,在下姓刘、单名一个墉字,本地人,和朋友开了一家小小的丝行。”</p>
听到刘墉是本地人,王韶大为高兴,他正对当地一无所知,认识一个本地人,无疑很快可以找到一些答案。</p>
“刘兄弟的丝行在哪里,不知是否可以请我参观一下?”</p>
“当然可以,王老板请。”</p>
“请。”</p>
在刘墉的带领下,三人很快来到一家丝行,这家取名为“刘恒顺丝经行。”的丝行店面很小,若一不留神路人就会错过,此刻店中只有一人守着门,王韶看了看,里面只放了二包生丝,还有一包只装了一半。</p>
“大哥,你回来了,这几位是……”见到有人过来,里面的青年连忙迎了出来。</p>
“王老板,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同乡刑赓星兄弟,也是丝行的合伙人,刑兄弟,这是王韶王大老板,王老板来自上海,仍是大生意人。”</p>
刑赓星有点瘦小,年龄很稚嫩,看样子不过二十岁,当然这只是王韶的看法,这个时代,二十岁的男子很多已经是当爹了。</p>
听到王韶来自上海,刑赓星眼神亮了起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三百里的上海是一个遥远的距离。</p>
看了看这个小小的丝行,王韶心中已有数,这两人恐怕也是起步不久,而且本钱不大。</p>
王韶猜得不差,这家“刘恒顺丝经行”前二年才开业,刘墉出身穷苦,小时做过走街串巷的铜匠,后来感觉到铜匠太苦,又无前途,刘墉将铜匠担子放下,进入一家丝行当伙计,在丝行mo打滚打数年后,不甘心一辈子受穷的刘墉与同乡商量,自己出来创业,当初起步资金只有二百两银子,两年苦心经营下来,资本翻了一倍多,总数也不过六七百两银子,数百两银子在丝行业内连一条小鱼也算不上,他做梦也想扩大自己的规模,今天在街上看到王韶初来乍到的样子,起了结识之心,才主动与王韶jiao谈。</p>
“刘兄弟收的丝不知怎么处理?”</p>
“当然是买给大广庄。”没等刘墉回答,刑赓星抢着道。</p>
“大广庄,这是什么来历?”</p>
对于同伴的抢答,刘塘1u出一丝无奈,连忙解释道:“哦,是这样……”</p>
在刘墉解释下,王韶才明白,原来所谓的大广庄是广东商人联合起来的称谓,在清朝长达二百年的历史中,一直只有广州十三行才可以和洋人jiao易。鸦片战争之后,广州十三行对外jiao易垄断被打破,但二百年形成的局面不是短短数年就可以打破,南浔离上海远比广州近,只是最大的收购商依然是广东商人。</p>
“刘恒顺丝经行。”这样的小丝行,收到的丝不可能自己处理,只能卖给大广庄这样的大商行,再由大商行运出去卖给洋行,有时甚至会倒好次手,而大广庄这样的商行一般不直接从农户手里收丝,因为没有那么多人手,这就给了小丝行生存空间。</p>
近年对外贸易量的大增,使得每年的生丝变得紧缺,为了抢夺货源,不少丝行只能提前给农户订金,象刘墉这家丝行,因为本钱太小,每年收丝不多,今年给农户订金的丝都收了上来,在其他丝行还在忙碌时,“刘恒顺丝经行”却闲了下来,只等将货物jiao割给“大广庄”,今年的丝生意就算结束了。</p>
王韶很快就明白了中间的运作,自己懵懵懂懂跑到南浔,若不是第一天就遇到人指点,恐怕再过几天也无法收丝上来。</p>
“刘兄弟,不知大广庄是否给了定金?”</p>
刘墉摇了摇头:“没有,大广庄从不给定金。”</p>
“那好办,你的丝卖给大广庄多少钱,我加价二分收了。”</p>
“多谢王老板。”刘墉和刑赓星两人都是大喜,辑里丝以两记价,每两加价二分,一包百斤,合一千六百两,等到每包加价三十二两,“刘恒顺丝经行”今年收购了二包半生丝,买给王韶可以多赚八十两,两人自然高兴。</p>
“刘恒顺丝经行”从农户手中收购的生丝为每两一钱五,买给“大广庄”为每两二钱,王韶用每两二钱二分的价格收购,与旗昌洋行议定的价格是每两五钱银子,运到上海还有二钱八分的mao利。</p>
……………………</p>
过了十二点就是中秋节了,先祝大家中秋节快乐!</p>
又是换榜时间,不用说了,求推荐票,希望每名收藏了本书的书友都能至少投一票,让列强路能在新书榜上占一个好位置,老茅在这里鞠躬感谢大家了!</p>
本周三江,老茅会每天更新二章,更新时间固定在上午九点,晚上六点半左右。</p>
说一下三江票,如果大家有空的话,不妨从页上方点进三江频道,给列强路投上一票,这票是针对三江作品专有,每人每天都有一张免费票,投完后可以加十积分。</p>
感谢一下江天暮风的打赏,不容易啊,终于见到打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