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明医> 第三十九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九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1 / 2)

 PS:最近mí上团购了,见什么团什么,团的最多的还是餐饮美食,掰着手指一算,还是团购经济划算。但是团购也是良莠不齐,也不知道能不能推出一种信用制度。牢sāo一句。求收藏!求票!</p>

………………………………………………………………</p>

第三十九章天下谁人不识君</p>

王善莒忽然提出要帮赵越建药厂,开学馆授徒,这提议一出口就引起在场所有人的注意。</p>

赵越更是大吃一惊,他可没想到自己只是随口那么一说,对方竟然还当真了。而且当真还不说,竟然提出要帮自己一把?</p>

客气?</p>

不像……</p>

可要说这老爷子是一时心血来cháo,或者是有所图?可这也不对啊!自己孑然一身,又有什么好让对方图谋的?</p>

赵越心里拿捏不住对方心中究竟是什么打算,顿时话语停住,目光疑huò的看向王善莒。不过当他看到王善莒布满沟壑的老脸上lù出的微笑和诚意,赵越心中一暖,觉得自己是想太多,于是就说道:“王老先生的美意晚辈心领了。这药厂虽然要建,可是短时间内不会见到什么成效和收益,而且投入不小,老先生是否再考虑一二。再者,学馆之事不用急在一时,现在世人对外科医学认知和接受都需要一定的缓冲期,倒是未必有多少人愿意把自家的孩子送给我一个海外归人来教导。”</p>

王善莒表情严肃下来,点了点头道:“先生所言甚是,药厂若要兴建,必然会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虽然老朽自认颇有些家资,却是不知道先生的药厂要投入多少。如果投入大,先生要是不介意的话,不妨再找些黄县富绅名流入股。至于学馆如果先生不急,老朽倒是还有一个提议,不知道先生肯听否?”</p>

“药厂之事还多谢王老先生帮衬。至于提议,还望老先生不吝赐教……”赵越振作精神,表情认真的看着王善莒。</p>

王善莒一双老眼一眯缝,用手一指自己身旁的王葳蕤,忽然问道:“先生看我这宝贝孙女如何?”</p>

话音一落,赵越和被点到的王葳蕤就都是一愣。</p>

而正在此刻,后堂外有人高声喊道:“师祖,赵先生让买的白布和布袍都买回来了,门外还有几个人自称是赵先生的黄县故交,想要拜见先生……”</p>

赵越惊疑不定,什么布袍,什么黄县故交,此刻心luàn如麻的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难道说这王老先生想要把自己的孙女介绍给我?这是相亲?”</p>

明亮的目光下意识的看向对面早已经颊飞红霞的王姑娘,却是正好与同样羞赧不已的王葳蕤撞了一个四目相对……</p>

……………………………………………………………………</p>

赵越这边心luàn如麻,与此同时,距离黄县几十里外的登州府治所蓬莱县县衙内,同样也有几个人心急如焚。</p>

“你说什么!学堂先生在闹市杀人,登州府同知李大人的小舅子也被人在城隍庙前打杀了!”</p>

“回大人的话,杀人者原是黄县原县学的钟博士钟老先生,而被砍杀之人乃是他的女婿,本县最大胭脂行的少东家陈公子。不过小人得薛主簿命令前来给知县老爷和县丞老爷报信时,那陈公子已经被送入了广慈堂救治,现在生死不知。倒是那周阎王……不,是周公子却非是被人打杀,而是被疯马踩踏重伤的,小的来的时候人就不行了,现在已经有人报给同知大人那里知道……”</p>

蓬莱县衙的后堂之上,此刻端坐着几名穿着七八品补子官府的县级官员。</p>

堂中央低着头恭敬应答的则是一名信差衙役,看他一身尘土,满头大汗的样子,显然是快马加鞭一路没有半分停歇赶来报信的。</p>

不过当听完信差简短节要的将两起治安案件叙述完毕后,大堂内的气氛顿时衙役到了极点。</p>

特别是主座下手边,那个穿着青sè官袍,xiōng口补子上绣着一只鸂鶒的朝廷七品官员,此刻的脸sè难看的几乎都快要yīn沉的滴出水来。</p>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那登州府下辖黄县的知县,嘉靖八年己丑科二甲第二十三名的进士,李玮李yù璞。</p>

说起来这位李玮李知县今年也有四十有七了,十年苦读,一朝金榜题名,本想着是功成名就登堂入室,有朝一日成为内阁里的人物。可是十几年的官场经历过去,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二甲进士,如今也不过是一个七品知县的名位,只在山东各地辗转经营,早被官场这个血ròu大磨磨去了棱角。没有了当初半分锐气。</p>

现如今李知县整日里就是在县衙后堂练练字,读读书,要不然就是往来结交一些同样“志同道合”的同僚学子喝酒谈些风huā雪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hún个资历罢了。</p>

也正因为如此,在他治下,黄县的大小事情一般都是由衙门的下属照章去做,他不干预,也不指手画脚,倒是做到了“无为而治”。时间一久,竟不想也落了一个“廉洁奉公”的“能吏”之称。</p>

这倒也是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意外之喜”。</p>

李知县这个官当的轻松,这一任黄县知县还有半年就要任满,在北京吏部的同僚写信给他说,因为他连续三年治下都是风调雨顺,税赋及时,还有着教化子民的成绩,所以上面有人想要提他一提,大概是有望升迁一步……</p>

初闻这个消息李玮可以说是欣喜若狂,连呼皇恩浩dàng!</p>

不过既然是要升迁,就少不了“跑部前进”一回,同时也要和他的上官联络好“感情”以免关键的时候出什么岔子。</p>

所以从那以后,这登州府一有个什么风吹草动,李知县总是第一个望风而动!</p>

就好像这一回登州卫指挥使戚景通亡故一样,他就忙不迭的带着衙署的属下们赶来吊唁……当然,吊唁是虚,趁机和同僚上司们走动走动才是真的。</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