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明医> 第二十二章 一字,由浅入深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一字,由浅入深难(1 / 2)

 第二十二章一字,由浅入深难</p>

农历二月十二这天多云有风。</p>

算算日子,再过几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了。</p>

按照登州一地往年传统,在“雨水”到来之前要翻耕土地,并将种子播种下去。因此抬眼望去,一望无际的苍茫大地上到处可以见到早早下地里干活的农人。</p>

一头生着灰白杂máo的老máo驴拉着一辆大板车,行驶在农田间狭窄的沙土道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引得左右农田里的农人下意识的抬头去看。结果他们就看到这辈子最古怪的一个画面。</p>

就见那辆驴车后面的车板上坐着一个打扮像个和尚一样的大高个子,他的那一双大长tuǐ自一侧垂下,几乎要拖在泥土地上。远远望去,怎么都感觉那头老máo驴有些不负重荷的样子,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大小伙子一点都不知道爱惜牲口。</p>

除此之外叫人感到奇怪的就是在这驴车前后跟着大大小小七、八个十岁左右大的童子,一个个穿戴打扮看起来也都是农家子弟,嘻嘻哈哈的走在驴车四周,一副学堂里学子出来踏青的架势。</p>

不过这还不算完,最让人为之侧目的是在队伍最后,竟然还跟着一个手臂受伤的健壮军汉。光看他那身满是刀剑刮痕的棉甲,就知道这一定是某位将军门下的亲兵甲将!普通百姓之所以有这点认知,倒是和地方卫所吃空饷有关,要不是亲兵又有谁会huā这本钱给一个士卒配备全套的棉甲的。</p>

说起来这棉甲却是明朝中后期的产物,因为这个时代火铳开始大量的装备军队,部队铠甲的装备就越来越少,明中后期部队除了将军和重骑兵之外基本都是配备棉甲。这种战场防护服装,是以厚棉打底,在重要部位嵌上扎板甚至有的直接在面底上缝制一层薄带圆钉钢皮而已。</p>

这种以棉、麻、织布等材料制成了由甲身、甲袖、甲裙组成,还有小臂,小tuǐ护套等配件。甲表面或可染成彩sè,钉有大颗的铜、铁甲泡。绵甲用材比较轻软,身衣宽大,战斗身较着棉甲行动较为自如,沾湿后还可抵御初级火器的shè击。</p>

不过用料虽然改变,但是以当时官办匠户营的生产效率,以及某部分人中饱sī囊蓄意偷工减料,才使得这种制式装备成本越来越高。也只有地方各营官以上才会配备几套,也都装备给了自己的心腹亲兵。</p>

所以离着老远一看这“独臂”军汉的装备,临近的乡野农夫就不免肃然起敬的意思。这就好像后世在批发市场忽然碰见一个穿着正版阿玛尼的是一样的道理。</p>

于是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下,等到驴车一过去,这田间地头就三三两两的碰起头来,研究这一对奇怪的组合究竟是什么来路。</p>

似官非官,似民非民,好生奇怪!</p>

正当大家疑huò不解的时候,这只组合古怪的队伍中忽然响起来一阵朗朗上口的yín诗声,一下子就打断了众人的猜测!</p>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yù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huā村。”</p>

“三月田沟走水浑,机耕机播绿村村。溪垟日暮jī声远,白鹭新留埂上痕。”</p>

“好雨知时节,当乃发生……”</p>

“原来是一群学堂的娃娃!”众人一下子恍然大悟,虽然觉得还有少许的奇怪,不知道是附近哪一个sī塾的学生这个时候不在书堂里读书,却跑出来郊游……还有车上那大个子是什么人。但是既然不用费心猜了,自然就重新埋头干起自家的活计。而这一段chā曲,日后或许还会被他们闲谈间再三提起,却任谁也不会想到这一幕竟然会在厚重的历史中书下浓重的一笔……</p>

赵越脑子里关于天的诗词就那么几首,这还是当年爷爷在世时用木尺bī着他熟读《唐诗宋词》才会印象深刻的。</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