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大时代之1983> 第301章 农村包围城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1章 农村包围城市(2 / 2)

“可是,有这钱,我们为什么不去打广告?”北岛还是有些不理解。</p>

一边的陈红军和卫建国却是眼睛一亮。</p>

戈文一边感叹这两人的商业头脑,另一边也是对北岛的单纯感到有些无可奈何。</p>

看来北岛也只能做个总编了!</p>

“广告?在那儿打广告?报纸?你知道那些老兵们,还有那些想要发家致富的人都喜欢看什么样的报纸?你知道吗?电视?现在家里面有电视的家庭可都是在城市啊!广播嘛,倒也可以,不过只能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打广告,因为只有中央台的信号才能覆盖整个中国,可是光靠广播里耍嘴皮,你觉得大家会信吗?”</p>

“可是我们的杂志不是都送到各地的新华书店了嘛!”北岛喃喃道。</p>

“那就再印三万册!”戈文豪迈的挥了挥手。</p>

“……”</p>

对于戈文暴发户式的豪爽,在场的三人都是无言以对。</p>

于是在戈文的坚持下,《同袍》创刊号又刷刷刷的印了三万册。</p>

然后在长江三角洲地段和陈红军的江东畜牧场保持着联系的退伍老兵们都收到了一份免费的《同袍》杂志。</p>

而三角洲之外,戈文让北岛从陈红军这边联系着又招聘了五个机灵的退伍老兵,然后交代给他们工作内容后,就将人赶了出去。</p>

五个人分成五组,全国各地的跑销售。</p>

就和后世的销售一样,每到一个地方五人就打听当地的退伍老兵们的分布情况,然后上门免费赠送一本杂志,捎带着做一些关于老兵们的采访和调查,这是想考虑以后能不能在《同袍》杂志上用到。</p>

白了,戈文这是把五人既当销售又当记者的使唤和培养。</p>

送杂志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把杂志送出去,而是要向那些领取了杂志的老兵们介绍上海退伍老兵慈善基金会的情况,介绍上海江东畜牧场带动周边老百姓共同致富的经验,介绍《同袍》杂志的内容到底有何实际指导意义。</p>

当然最主要的就是推行一下《同袍》杂志的订阅方式方法。</p>

为此戈文还特意让北岛从印刷厂印刷了好多名片,名片上除了这五个业务员的名字、职务,除了《同袍》杂志社的联系方式和《同袍》的订阅方式外,当然也少不了基金会的联系方式。</p>

虽然现在基金会一穷二白,但是如果真的有退伍老兵寻求基金会的帮助,卫建国、陈红军他们只会力所能及的帮忙,绝不会置之不理。</p>

而这五位招聘来的新人也是信心满满,这五人都是城市兵,让他们去养鸡、养鹌鹑、种地,那就是在折磨他们。现在这份工作,工资稳定,劝人订阅一年的杂志还有另外的提成,杂志选用了他们写的调查报告也会另外有稿费,这样的工作虽然辛苦了一,需要全国各地到处跑,却也让他们开阔了眼界,见多识广,所以几人都是心甘情愿,积极性相当高。</p>

除此之外,戈文还想了一个损招,他专门找负责印刷杂志的印刷厂利用《同袍》印刷的边角料弄了一些日历,从一些外文杂志上摘选了一些风景和人物图片印上去,日历的效果相当不错。</p>

边角料能值几个钱?掏的也就是个人工费和机械费而已。可是那“订阅一年《同袍》杂志免费送日历一部”的销售口号却能让很多贪图便宜的人订阅一年的杂志。</p>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成果显著,光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愿意订阅杂志的退伍老兵们就有一万多人,而这里原本就是江东畜牧场的根据地,很多农村里的老百姓本来就眼馋村里退伍老兵的致富之路,见老兵们人手一本杂志就跟风购买。于是仅长江三角洲地区,《同袍》杂志的订阅量就达到了近三万册,很多还是一订就是一年。</p>

那五个销售新人的业绩也很厉害,隔几天就给杂志社打来电话,要求赶紧再寄一部分杂志过去,他们手头上的杂志已经发完了。杂志社里的电话前也必须有人在守着,不然很容易就错过打电话来订阅杂志的读者。</p>

等这五个销售新人陆陆续续的返回来,把登记要订阅杂志的人名一统计,好么,直接超过了五万册。</p>

真正的战果辉煌!</p>

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p>

随着那些退伍老兵们抱着怀疑的态度,尝试着根据《同袍》创刊号上的指导来养鸡、养鹌鹑获得成功,随着当地老百姓看到老兵们凭借着一本杂志就能发家致富,越来越多的人被带动起来。</p>

一本杂志有这么神奇?!</p>

随着一期一期的杂志从邮局寄到了订购者的手中,可以想象,打电话或写信来订阅《同袍》杂志的人会越来越多。</p>

(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