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大时代之1983> 第245章 我想有个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5章 我想有个家(2 / 2)

在龙绍的眼中,那是一套很标准的四合院,方方正正,院里的房子还刚刚修葺完毕。或许唯一的不足便是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座房子住着三户人家。而想要卖房子的主人是北京机械厂的一个普通工人,四合院的东侧和南侧的房子都属于他。</p>

可是等戈文绕着院子走了一圈后,就急匆匆的拉了他走掉。</p>

龙绍问他,怎么不看了。</p>

戈文皱着眉头道,他想要的是四合院不是大杂院,而且一定要是整套房子都卖。</p>

龙绍这才真正理解戈文口中的四合院和自己所理解的大杂院并不是一回事。</p>

戈文口中的四合院是要按其原始的设计,一套四合院里只住一家一户。户主住北房,儿子住西厢房,女儿住北房西边的耳房,东厢房作厨房兼饭厅,南房作客厅或书房或佣人房或其他子女住。院子里种着丁香石榴,还有蔬菜花草。院里有枣树院外是槐树。这种四合院住着当然是有滋有味。</p>

而龙绍理解的四合院却是大杂院。一套四合院里住着三四户主人,从四合院大门洞开始到院子,堆着旧家具、蜂窝煤、自行车、破纸箱子。几户人家但凡有响动便被其他家听得清清楚楚。哪家来个客人,每天都吃的什么饭,谁有事也瞒不了邻居。大家都去胡同里的公共厕所,一溜蹲坑上,大家都撅着光屁股,递个纸、递个烟、个火,也就是身子一斜的事。</p>

这根本就是南辕北辙、天壤之别嘛。</p>

知道了戈文的想法,龙绍除了严厉批判戈文堕落的资主义思想外,也只剩下对戈文糟蹋钱的行为进行吐槽:辛辛苦苦码字转来的稿费竟然买几套房子,这是要计划生多少孩子啊!</p>

然后龙绍便开始有针对性的收集各种四合院的信息,然后便有了今天的这趟后海之行。</p>

其实,哪怕在八十年代,想要买一整套四合院也非常的困难。</p>

首先一个原因是,解放后首都的人口飞速上涨,而京城的房子就那么多,人多房少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于是除了高干名流,普通百姓住独门独院的就越来越少,一套四合院里东西南北四座房子通常要住四户人家。再随着家里人口的增长,四合院早就改建的乱七八糟了,院门因为是公用的,所以常年敞开,院子里更是搭设了很多窝棚。你占儿地方,我占儿地方,除了通往各家的路便再没有空地。这样的四合院早已变成了大杂院。</p>

然后便是北京城新建的房子很少再建传统的灰砖墙、高房脊、出大檐、一垄一垄瓦片的四合院了,而是盖那种红砖墙、几乎不出檐、大片水泥瓦的简式平房。为什么?省工省料。如果空地再大,干脆就盖楼房了,可以多住人。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里,住平房太浪费土地。</p>

再然后便是现有好一的四合院除了那些高干名人的故居或现居外,剩下的四合院,大都为某个机关事业单位的驻地或什么名胜古迹,这可能卖吗?</p>

所以,龙绍找了很久才找到现在的地方。</p>

这是一套位于什刹海后海北沿的鸦儿胡同内的四合院。</p>

主人便是和戈文龙绍在一起的那对中年夫妇。</p>

这对夫妻,男的是一所大学的老师,要去美国深造;女的也是一名知识分子,办了停薪留职手续跟着丈夫去美国。这两人已经下定决心要去美国旅居,为了在美国能够过得好一,所以这所祖传的房子便被轻易放弃了。</p>

此时中国已经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进程,随着思想解禁,外面的各种思想和文化纷纷涌入进来,对于他们这个年龄,又经历过十年动乱,早已心向国外,向往资本主义国家的种种。一看现在国家不禁止人往外走,两人便着急收拾行囊准备出国。</p>

戈文对于他们这样的想法并不认同,不过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懒得搭理他们。</p>

他这次就是来看房子的。</p>

别,这套房子,他还真的感觉很满意。</p>

首先这套四合院位于宋庆龄故居东边大约几百米远的位置,虽然现在北京市政府还没有下发文件,不过戈文知道这座房子正好位于什刹海文化保护区,以后没有可能被拆除的可能。</p>

其次这座四合院保持完好,经过多年风雨侵蚀,房子依然古色古香、坚固如初。而且院子处于后海北岸,坐北朝南,出门便能看见什刹海,如果放在后世绝对是有价无市。哪怕戈文自己不住,只要再放个十几年,就能上亿转手。</p>

不论是前世还是现在,对于北京这座“无水之城”来,什刹海是非常珍贵的一片水域。这片水域由前海、后海、西海组成,与北海和中南海连通,周围不仅有钟鼓楼、宋庆龄故居,还有恭王府这样的豪宅大院,更有北京市民文化的代表———胡同,可谓是气场得天独厚。</p>

所以如果能在这片水域拥有一套四合院,关门修身,出门见“海”,确实是一件惬意的事。</p>

最棒的是,这套四合院居然还做了一些改装!</p>

住北京四合院最难受的是什么?</p>

第一个便是厕所,早先的四合院里有厕所,但是没有下水道,需要掏大粪的定期来掏,不然就满出来了。后世古代电视剧尤其是清朝的辫子戏里往往会出现一个掏粪运粪的行当,就是做这个的。</p>

四合院的第二个不便就是冬天的取暖。这个年代统一供暖的暖气基本没有,到了冬天各家各户都是烧煤球或蜂窝煤取暖的。烧炉子需要安上烟筒风斗防煤气,可每年冬天总有让煤气熏死的。</p>

第三个不便是上下水道。一个院子里通常只有一个水管子一个水池子。冬天水管子一冻上,哪家都用不上水,都要贡献热水浇那冻住的水管子。水池子的下水道堵了也是整个院子的麻烦。反正每天哪家用水,刷牙洗脸,都要往院子里跑,真是不方便。</p>

而戈文看的这套四合院这些却是都经过了一些改装。厕所、厨房接了下水道至市政管网,虽然院子里有一口水井,不过主人却也从市政管网中引入了自来水管。</p>

唯一差的便是没有暖气,冬天需要自己去烧蜂窝煤来取暖。这个,大环境如此,也不可能强求更多了。</p>

看了许久,戈文下了决定,就买这套房子。</p>

在了解了这套四合院的权属确实属于这对夫妻后,戈文和这对夫妻一起向有关房产管理部门申请买卖房屋产权,登记、备案……</p>

一整套流程下来足足花了戈文三天的时间。好在此前,他基本上已经将各种受邀活动应酬完毕,有着足够的时间。(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