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大隋风云> 北周几大利益集团的形成过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北周几大利益集团的形成过程(2 / 2)

至此为止,宇文泰基本控制了府兵,并逐渐剥夺各部统军大将手里的兵权,而李丹的父亲也开始面临第三个抉择,是否支持宇文家夺取魏祚。</p>

=</p>

当年,李弼率军脱离侯莫陈悦,投奔宇文泰,这是他的第一个抉择,他做对了。李弼把陇西军交给宇文泰,这是他的第二个抉择,他也做对了,但第三个抉择对于他而言太难了。</p>

独孤信的遭遇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p>

独孤信之所以在贺拔胜死后,遭到了宇文泰和武川人的连续打击,关键原因就是他对大魏皇室的忠诚。孝武皇帝和高欢决裂西迁入关时,独孤信抛弃了父母妻儿,单骑追上,孝武皇帝为此泪如雨下,感激涕零。独孤信到了长安不久,出镇荆州,兵败入梁,羁留三年不得还,但他锲而不舍,矢志北返。梁国皇帝萧衍问他为什么要执意返回长安,独孤信说,终此一生,事君不二。由此可见他对大魏皇室的忠诚。</p>

宇文泰迎大魏孝武皇帝入关,目的是仿效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成就自己的霸业,并非是真心忠于魏室,而独孤信则要在忠于魏室的名义下,与宇文泰相抗衡,其结果可想而知。独孤信历经十几年的打击之后,实力荡然无存,他的部下除了杨忠之外,几乎没有人能真正统率军队,而杨忠之所以能出人头地,得益他的出身。他是关陇高门,当年宇文泰平定关陇,曾受到了关陇高门的大力支持,京兆韦家、弘农杨家、武功苏家、陇西李家、河东裴家、柳家、薛家就是其中的中坚力量。</p>

李弼思虑再三,最终决定支持宇文家移祚。这关键性的一步让李弼一家赢得了取之不竭的荣华富贵。</p>

=</p>

宇文泰病逝,宇文护遗命辅政,他大胆果敢,雷厉风行,仅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便逼迫大魏孝恭皇帝元廓让出了国祚,大周孝闵皇帝宇文觉登上帝位。接着,宇文护在征得魏国公李弼和燕国公于谨的同意后,决定收回府军各统军大将手上最后的兵权。</p>

楚国公赵贵认为宇文家忘恩负义,兔死狗烹,意图谋杀宇文护,被诛。然后独孤信受到牵连,被免职。此刻孝闵皇帝对宇文护总揆权柄非常不满,和李植、孙恒等人密谋诛杀宇文护,事情不慎败漏,宇文护大怒,杀了李植、孙恒等人,李植的父亲李远及全家遭到牵连,被杀。李远弟弟李穆被免职。此时陇西李家的老大李贤已死,后代因此幸免于难。陇西李家大都被逐出朝堂,直到数年后,申国公李穆因为朝堂局势发生变化,才得以复出。</p>

宇文护大肆诛杀陇西李家,使魏国公李弼的实力遭到沉重打击,老人家随即病逝。</p>

更可怕的事出现了,宇文护弑杀了孝闵皇帝,打算立宇文泰长子宇文毓为帝。宇文毓的夫人是独孤信的女儿,宇文护担心独孤信以外戚的身份复出,对他造成伤害,所以以此为要挟,逼迫独孤信自杀。独孤信无奈,饮鸠自尽。</p>

保定三年(公元56年),侯莫陈崇因口祸被诛。至此,贺拔岳旧部中和宇文泰平起平坐的大将全部死绝,而前朝(西魏)八柱国除了燕国公于谨外,全部死了(李虎早在宇文家夺取魏祚之前就死了),而于谨又是宇文泰亲信,和宇文家关系亲密,宇文护随即真正控制了府军,朝野上下,再无对手。</p>

老对手去了,宇文宗室和武川旧将随即顺利控制权柄,但新对手马上在这些人中产生了,宇文护为了平衡朝堂势力,大量起用诸如陇西李家、京兆韦家等中间力量。</p>

于是朝堂上形成了五大派系,一个是以晋公宇文护为首的宇文宗室,一个是以燕国公于谨为首的武川旧将,一个是以弘农杨家、京兆韦家、陇西李家为首的关陇势力,一个是以拓跋皇族为首的代北势力,一个是以贺拔氏、独孤氏为首的荆襄势力。</p>

辽东李家游离在大周朝堂五大派系之外,如果按姻亲关系,和五大派系都能扯上关系,但因为辽东李家是汉人,所以相比较而言,和关陇势力走得更近一些。(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