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大隋风云> 第三章 百战沙场碎铁衣 第七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百战沙场碎铁衣 第七节(2 / 2)

之所以出现这种匪夷所思的情况,和当时的形势密切相关。</p>

当时突厥人出兵吐谷浑,是因为西方的厌哒人正在乘机东进,准备席卷西域,而突厥人也想占据西域,为此他们决定先击败厌哒人的盟友吐谷浑,以防吐谷浑和厌哒人对自己东西夹击。另外,当时的拓跋大魏对突厥人来说也有一定的威胁,燕都同样需要征服吐谷浑,以求在中土和西土之间获得缓冲势力。</p>

拓跋大魏人出兵吐谷浑则是无奈之举。</p>

吐谷浑一旦被突厥人灭亡,拓跋大魏的国界就在其西、北两个方向和突厥人接壤,这样拓跋大魏既失去了吐谷浑人的缓冲作用,又无法有效利用吐谷浑人牵制突厥,所以他们打吐谷浑是假,保吐谷浑是真。</p>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当时大魏丞相宇文泰死了,国内政局动荡,受命主政的宇文护为了稳住边境形势,只能力保吐谷浑疆土不失,让它给自己的西部边疆充当缓冲,以便让自己赢得稳定国内局势的时间,为此,他甚至主动免除了吐谷浑每年给大周的进贡。</p>

其后过了几年,室点密西征大捷,灭亡了厌哒国,实力大增,严重威胁了燕都大可汗的地位。燕都为了挚肘室点密,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夸吕,试图利用自己对河南道的控制来遏制丝路,阻碍西部突厥的发展,同时也想利用吐谷浑的武力对西域诸国造成威胁,限制室点密向中土方向扩张。</p>

=</p>

现在的形势和当年的状况非常相似,如果室点密有意消灭吐谷浑,控制河南道,那和大周势必发生冲突,将来不堪设想,还不如维持现状,让吐谷浑做为两国之间的缓冲。</p>

“不,只要我们抢在玷厥之前消灭吐谷浑,占据河南道,把吐谷浑变成我们的藩属,那我们就赢了。”高颎连连摇手,“此时此刻我们千万不能放弃西征,退一步说,就算玷厥抢得了先机,我们也要像十六年前一样杀进青海,和突厥人平分吐谷浑。”</p>

众人商讨了一番,各有各的道理,无法决策。</p>

“秦王,你尽快拿个主意。”苏威看到李丹一直不说话,急忙劝道,“吐谷浑人大概没想到室点密会打他们,所以把主力大军都放在陇西,这样一来,玷厥的大军从吐谷浑的西方开始进攻,势必不会遇到太大阻力,突厥人的铁骑一泻千里,很快便能杀进伏俟城,我们等于把河南道拱手送给了室点密。以我看,我们还是立即和吐谷浑人议和,让他们回去阻击突厥人为好。”</p>

李丹沉吟不语。自己的目标也是河南道,不能控制河南道就无法和西部突厥建立牢固的联盟,将来也就无法利用西部突厥钳制佗钵。如果东部突厥的军队时刻威胁中土北疆,那自己一统中土的梦想也就化作泡影了。</p>

“秦王,榆中大战马上就要开始,这一仗即使赢了,我们的损失也很大,大军短时间内也很难翻越日月山,攻克伏俟城,所以……”元岩犹豫了片刻,继续说道,“西海公主这封信送到你手上大约需要一个多月,不出意外的话,玷厥的军队也已经开始攻击了,我们在时间上并没有优势。”</p>

“继续西征。”李丹断然说道,“室点密的主力大军都在西方乌浒水一线攻击巴克特里亚,玷厥手上最多只有两三万人,就算高昌、于阗等国愿意同时出兵,他的总兵力最多也不过和我们持平,我们依旧还有一战之力。”</p>

众人不再说话。既然李丹要打,那损失最大的就是斛律光,只要斛律光愿意,此仗一直打下去也无妨,或许李丹的本意就是要利用西征来消耗斛律光。</p>

“书告斛律光、李穆,立即发动榆中大战,不惜一切代价全歼阿柴虏。”</p>

=</p>

吐谷浑人做梦也没想到大周人竟然凭空变出了数万铁骑,他们的三万前锋军措手不及,在榆中城下全军覆没。</p>

这一仗大周人杀得酣畅淋漓,而斛律光为了威慑敌军,下了一道残酷的命令,把吐谷浑俘虏全部杀了,一个不留。</p>

贺兰豹子带着柔然铁骑急速西进,一路上连战连捷,吐谷浑人闻风而逃。</p>

八月中,李丹赶到鄯州乐都郡,和斛律光、李穆会合,此刻李曜、慕容三藏的先锋军已经杀到了龙耆城,距离日月山只有百里之遥。</p>

夸吕派来信使,要求议和。李丹拒绝了,并逼问信使,突厥人是否从西面攻击而来。那位信使矢口否认。阿蒙丁把他拖下去一阵猛打,信使受痛不过,说了实话,玷厥的军队果然势如破竹,距离吐谷浑的都城越来越近了。</p>

“我们必须抢在玷厥的前面攻克伏俟城和吐谷浑城。”李丹对斛律光和李穆说道,“否则,这一仗就白打了,突厥人将持续威胁陇西,我们会被困在关中动弹不得,根本无法实现统一大业。”</p>

“我和申王亲自去前线指挥。”斛律光拍拍李穆的肩膀,“榆中大战中,两军配合屡屡失误,这源于双方将领之间的仇怨,短期内要想缓解两军的矛盾很困难,只能靠你我两人亲自协调了。”</p>

李穆笑笑,心里虽然很不舒服,但为了顾全大局,还是主动让出了战场指挥权。斛律光刚才那句话其实说得很客气,榆中大战两军配合屡屡失误,其实主要原因不是将领之间的仇怨,而是指挥失灵,自己根本指挥不了斛律光的手下,结果两军各自为战,虽然仗是打赢了,但赢得很辛苦,损失也超过了预期,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对大军以最快速度攻克伏俟城非常不利。</p>

李丹不愿干涉打仗的事,一则自己没有指挥大军作战的丰富经验,二则相比斛律光和李穆这些老将,自己拍马都追不上,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放权,给他们去打好了,他们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只要在预定是时间内达到目的就行了。</p>

李丹拜谢了李穆,把战场指挥权交给了斛律光,各路行军总管全部受斛律光节制,自己则留在后方,负责给前线大军运送粮草辎重。</p>

=</p>

斛律光指挥八万大军,三日内杀到日月山,然后沿着青海湖一路狂奔,迅速包围了伏俟城。他没有即刻发动攻击,而是命令贺兰豹子、斛律武都带着高车和柔然两支铁骑连夜飞驰一百五十里,包围了另外一座大城吐谷浑城。李穆则带着几万新兵包围了树敦城。</p>

李丹闻讯大喜,急告斛律光,立即派信使迎上突厥大军,告诉玷厥,我已拿下伏俟城,俘虏夸吕,请他到青海湖来与我共贺。</p>

吐谷浑可汗夸吕再次请求议和,愿意向大周俯首称臣,岁岁朝贡。</p>

李丹答应了。九月上,他带着行台僚佐奔赴青海湖。夸吕本以为这次和十六年前一样,可以在突厥人和大周人的两虎相争中生存下来,谁知李丹根本不给他机会。李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灭了吐谷浑的国。</p>

李丹表现得很爽快,答应了夸吕的所有要求。夸吕如负释重,以为万事大吉了,出城投降。李丹当场翻脸,下令抓捕夸吕和随行王公大臣。斛律光指挥大军呼啸杀进,伏俟城转眼易主。吐谷浑亡国。</p>

=(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