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最终诊断> 727.:真相 7 :未曾设想过的真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27.:真相 7 :未曾设想过的真相(2 / 2)

据官网介绍,随着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医院先后由煤炭工业部、国家煤炭工业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应急管理部领导。

“应急总医院服务于应急管理部的应急管理,所以在应急总医院的平台上建立应急医学中心。”吕国忠说。早在2019年3月,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就指出,应急总医院要明确应急的定位,最终目标是形成国家应急医学的中心。

吕国忠表示,应急总医院转型升级和改造提升后,专科医院特色跟专科优势将更加明显。“紧紧的围绕应急因素建造一个医院,不单是尘肺病,要处理各种灾害的伤员的救援,所有涉及到灾难事故的学科,都是我们医院的优势发展专科。”

应急总医院医疗救援队为救援队员会诊。图片应急总医院官网

吕国忠告诉“医学界”,今年7月河南郑州发生水灾,应急总医院选派骨科、普外科、消化内科、妇产科等20人组成医疗救援队,编队消防救援队伍,解决了现场伤员的急救问题,还对系统内的消防队员提供健康保护。

他们和消防队员深入被洪水围困的小区和敬老院,及时对被困的老人进行医疗救治,并将伤员转运到后方设置的北京应急救援救护站。

长时间浸泡在污水中搜索、转运受灾群众,很多救援人员腿部患上皮炎、湿疹,有的皮肤出现感染。应急总医院医疗救援队员白天保障当地伤员,晚上在一线救援人员的驻地开展夜间巡诊,据统计,治疗消防救援人员260余人次,伤口消毒包扎120余人次。

边建设、边探索

应急总医院的应急研究中心并非国内第一家应急医学研究机构。

成立于2017年6月的天津大学应急医学研究院是国内第一个专门从事应急医学的研究机构。开展救援医学、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和卫生应急管理、急救与灾难医学、医学救援装备等3个方向的研究生培养。

据新华网报道,2020年西湖大学建立应急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冠状病毒、流感、禽流感、猪流感、细菌微生物感染五大类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聚焦于公共卫生的应急医学建设。

国家级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将聚焦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两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官方信息显示,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是服务灾害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一线,集开展应急医学技术学术研究、实施灾害事故应急医学救援、推动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于一体的国家平台,探索建立集医疗、教学、科研、救援、转化于一体的应急医学学科体系、应急医学资源与救援力量网络体系。

接过这次重任的吕国忠在北京和无锡两地连轴转,除了应急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他还有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和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的工作。

国家级应急医学研究中心“边建设、边探索、边完善、边提升”,文件正式批复下来后,吕国忠正在着手一系列的工作,核心是“七大任务”的建设:

一、应急医学专家团队建设

应急医学救援时间紧、任务重、伤情复杂,将汇集国内临床专科的高级别专家参与决策。吕国忠表示,这些专家将建立与应急救援相适应的多学科会诊与联合决策协作模式,并参与制定战略性工作规划。

目前,高级别专家团队包括灾难救援的郑静晨院士、创伤的付小兵院士、骨科的张英泽院士、公共卫生的沈洪兵院士等6-7个院士和烧伤、重症、急救、急诊、骨科、神经外科的学会主任委员。

在此基础上,应急总医院现有一个50人救援救治专家团队和一个200人的备勤队伍。

二、应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

救援队伍由急诊急救、重症、创伤、防化、中毒等专科临床骨干组成,能够随同消防救援队和有关专业救援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进行专业医学救援。

三、应急医学救援网络体系建设

吕国忠表示,通过分级建立全国的救治救援网络,“国家-省-市-县”4级联动。应急总院覆盖全国七大地理区域,每个区域覆盖下面的省、直辖市,每个省又覆盖到下面地级市的医学救援。按照应急医学中心制定的应急医学救治救援的职责、理念、制度来实行应急医学的管理。

此外,还有应急医学救援救治基地建设、应急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建设、应急医学科研基地建设这“四大基地”的建设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心还将负责新职业“应急医学救援员”的培训工作,这一职业正在人社部审批中。从实际需求看,救援力量缺口约15-20万人,“应急医学救援员”需要学习烧伤整形、骨肌创伤、颅脑创伤、重症医学、胸腹创伤、康复医学、心理医学等主干课程。

对于应急医学中心接下来的规划,吕国忠表示近期正在讨论细化中,“总的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建设,真正达到国家级医学中心平台,包括临床救治、科研的产出跟转化、对救援队员和消防队员的培训、救援网络体系的实现。任务还是蛮艰巨的,我们将一年一个目标地向前推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