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秦臣> 第一六八章 儒雅随和拓跋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六八章 儒雅随和拓跋珪(1 / 2)

 秦臣第三卷乱长安第一六八章儒雅随和拓跋珪建元二十年,五月二十。

春季只剩下尾巴,已至初夏时节。

与晋朝相比,秦朝在民风上要开放许多,长安街头行人,无论男女,大多都穿着透气的薄衫。虽不至于像后世那样露点,却也尽显身材。

近日,京师又有一桩大事发生。

除了太子苻宏之外,其余诸皇子封王了!

大皇子苻丕,封齐王。

二皇子苻晖,封周王。

四皇子苻叡,封蜀王。

六皇子苻熙,封陈王。

七皇子苻诜,封韩王。

南安王府,一池荷花开放,裴盛秦与苻登坐在小池边上钓鱼。期间,毛秋晴亲自送上了一些水果糕点。

让妻子出来见客,这便是通家之好了。两人一边垂钓,一边说着闲话。

“老是你来我府上混吃混喝,这可不好,下次换我去你府上。”苻登看了看两人身边的木桶,发现裴盛秦桶里的鱼似乎比他多些,顿时便有些不满。

裴盛秦嘿嘿一笑,道:“王爷若想去下官府上,随时都可以。”

“啧,算了算了。”苻登撇撇嘴,打消了去梓潼公府的念头。裴盛秦作为苻登南征时的属下军官,偶尔来拜访一下老上司还说得过去,旁人见了也只会认为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他一个宗室王爷,没事跑去下臣府上拜访,这不是明摆着说他和裴盛秦关系不一般嘛。目前,两个人的关系还没必要暴露。

“对了,这回诸皇子封王,你怎么看?”

苻登摆弄着手中鱼竿,随意问道。

裴盛秦想了想,非常简洁地回答:“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自从秦皇削藩之后,秦朝的王爵就很是稀有,宗室子弟大多都只是公爵或者侯爵。王爵也不是没有,但是比较少,苻登这个南安王都是多年在陇西剿匪,积攒了大量军功才得以受封。

在原本的历史上,当今陛下诸子并未封王,当然皇子的身份本来也不比王爵低。这回突如其来的封王,确实是出乎裴盛秦意料,历史上并没有这一出。不过仔细想想,按照大秦朝历代惯例,诸位皇子早就该封王了,此事倒也不显唐突。

裴盛秦推测了一下原因,或许秦皇在南征前就已经考虑给诸子封王,前一世因为淝水战败后天下大乱,便没心情再管这些;而这一世并没有出现那些糟心事,所以该封的王自然而然便封下来了。

苻登道:“除了周王在外镇守长城,其余四王皆在京师。幸好陛下没有提出让他们就藩,否则我都认为陛下是在为太子铺路了。”

若是诸王全部就藩,京师里头只留一个太子,这就相当于是内定储君了。要是连皇子们都没了竞争机会,其余宗室子弟又哪还有半点机会?

裴盛秦当然知道苻登的顾虑,笑着安慰道:“陛下登基时的言论天下皆知,陛下在意颜面,就算想让太子继位,也不至于吃相这么难看。这次封王不过是我大秦朝的惯例罢了,你莫要多想。”

“但愿如此吧。”苻登不置可否,手腕微微上抖,鱼竿上提,一条鲤鱼便被钓出水面。

“说来奇怪,这回诸皇子封王,为何独独少了个五皇子未得封?”秦皇育有七子,除了太子之外,还应再封六个王,这次却只封了五王。

对于五皇子,这一世的裴盛秦似乎毫无印象,只有上一世的记忆里,曾在史书上见到有关他的记载。

五皇子苻琳,小字永瑶,其“山水文咏,皆绮藻清丽”,复又能“引弓五百斤,射犁洞穿”,文武双全。在慕容冲围攻京师之时,曾招募三万壮士进京救驾,在灞上与叛军大战,终因寡不敌众,被慕容冲叛军包围,万箭穿心而亡。

现在想想,这位五皇子似乎格外神秘,不但后世史书的记载只有这寥寥几笔。这一世连秦皇都见过好几次的裴盛秦,竟也对其毫无印象。

“每次陛下赏赐诸位皇子,似乎都会有意无意的漏掉五殿下,没想到连封王这种大事也把他漏掉了。别说是你,就连我们这些皇族子弟也不知原因。”苻登对裴盛秦解释。

裴盛秦来了兴趣:“莫非是那位五殿下因为某些事情得罪了陛下?”

苻登摇摇头,道:“听说是五殿下出生之时,有方士推算出他命格与旁人不同,因此陛下才区别对待。”

裴盛秦沉吟道:“听起来五殿下似乎也是个可怜人,你有没有兴趣拉拢拉拢他,好歹是个皇子,也算一股助力。”

“五殿下自出生以来,便很少在人前露面,陛下似乎在刻意淡化他的存在。就连他如今住在什么地方,甚至在不在京师我都不知道,谈何拉拢。”苻登果断打消了裴盛秦异想天开的想法。

“他好歹也是一位皇子,总有自己的圈子吧,难道连你们这些宗室子弟也见不到他吗?”裴盛秦眨了眨眼,感觉这位五皇子似乎比他想象中的更加神秘。

苻登想了想,道:“鲁王苻忠家的两个儿子,魏昌公苻纂、永平侯苻师奴,便都与五殿下交好。不过那两人也很是神秘,平日里就连鲁王都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他们三人成了一个小圈子,其他人都挤不进去。”

“若是有机会,我倒希望能和这几位奇人见一面。”裴盛秦感慨着,不说五皇子,光是那位魏昌公苻纂在后世的名声可不小。他后来承袭了鲁王的爵位,是秦末少有的贤王,平定了不少反贼。苻登继位之后,曾加封他为太师、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

......

就在朝廷敕封诸王的同时,拓跋珪也开始封官许愿。

盛乐是云中郡的郡城,昔日北代的都城,如今魏逆的大本营。

云中太守府被拓跋珪改造成了简陋的“北魏王宫”,今日,拓跋珪手底下的反贼头子们,都汇聚在了这王宫里头。

拓跋珪坐在上首,穿皮袍戴皮帽,后脑勺拖着几条大辫子,看起来倒有几分意气风发的味道。其他的人装扮基本上也都差不多,一条条大辫子油光发亮的。

北魏的标准发型就是把头发梳成很多条辫子,同时垂在脑后,就像是一条条绳索。这是鲜卑拓跋部很早以前就流传下来的习俗,就因为这个习俗,南北朝时期的南朝人都爱把北朝人叫成“索虏”。昔日没造反时,这群人都还老老实实穿着秦室衣冠,造反之后显然一个个都放飞自我了。

拓跋珪环顾下首,反贼们排排坐,看起来倒是整整齐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