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秦臣> 第一二七章 大秦万岁!陛下万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二七章 大秦万岁!陛下万岁!(1 / 2)

 秦臣第三卷乱长安第一二七章大秦万岁!陛下万岁!两个逆贼站在朱雀门城楼边缘,眯着眼打量着老态龙钟一步步走上城楼的蒲太监。

蒲太监上了城楼,缓缓朝两人走近,平静开口。

“于添齐,略阳人,皇始四年入宫,皇始五年,调职东宫。寿光元年调职乾圣宫,寿光三年晋升乾圣宫大太监,永兴元年贬为止凰宫管事太监。”

“李家杰,汉中人,寿光元年举孝廉,入职悬镜司,寿光二年升悬镜司汉中分部统领,寿光三年入京,迁御林军副统领。永兴元年贬为朱雀门校尉。”

蒲太监三言两语,便将两个逆贼的底细说了个明明白白,但凡长安城的人或事,老祖宗总是最清楚的。

即使是逆贼,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蒲老太监也很难生出不恭之意,两个逆贼出乎意外的端正了姿态,朝着蒲太监微微一礼。

“拜见老祖宗。”

对一个老人而言,爬城楼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蒲太监微微喘息,道:“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于添齐一半尖锐一半嘶哑的声音响起:“老祖宗对我们两人的履历了如指掌,自然能猜得到原因。”

李家杰沉默片刻,道:“末将在朱雀门接到了圣旨,只是在奉旨行事罢了。”

换个年轻些的人听到这话,多半会觉得这位大逆不道的朱雀门校尉已经疯了,陛下岂会下旨放刺客入宫刺杀自己?

蒲太监却追问道:“何时接的旨?”

李家杰歪着脑袋想了想,答道:“寿光三年五月的一个晚上,具体哪天记不清了。”

“哦,你接到的旨意是什么?”

李家杰显露出神经质的笑容,道:“陛下有旨,清河王、东海王大逆不道,意欲谋逆,传喻带械班直及御林军将士严守宫门,诛杀闯宫逆贼,以正法纪。”

蒲太监看向于添齐,叹道:“这么说,你也是奉旨行事了?”

于添齐轻声道:“是的,咱家这是在奉诏诛贼。”

蒲老太监过了很久才问道:“是什么给予了你们勇气,为了一个已经死去二十多年的大秦皇帝,去反抗一个还活着的大秦皇帝?”

于添齐与李家杰对视一眼,同时笑道:“只为报陛下知遇之恩!”

他们的陛下,自然不是当今陛下。

蒲太监又道:“刺客逃掉了,陛下无恙。”

两个逆贼顿时捶胸顿足,叹道:“逆贼未曾伏诛,可惜可惜。”

说来可笑,蒲太监口中的陛下,居然是两个逆贼口中的逆贼。

于添齐和李家杰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正等待着蒲老太监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大声斥骂他们是非不分执迷不悟云云。

出乎意料地,蒲太监并没有这样做。

蒲太监只是在沉默许久之后,出声问道:“都忍了二十多年,为什么不继续忍耐下去呢?”

两个逆贼有些错愕,蒲老太监的态度,似乎和他们想象的并不一样。

蒲老太监又道:“可不如石勒也。”

奇奇怪怪的一句话,前言不接后语。

两个逆贼听到,却面露惊容。

可不如石勒也,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是一个小儿的自喻之语。那时还是赵朝天下,在三秦王府中,年少的苻生却敢以当朝开国皇帝自比。其一生绝雌心骄,狂情傲态,自小便可见一斑。

到了现在,秦废帝当年的少年豪言,已成为一句十分保密的暗号,只在一个见不得光的圈子里流传。能对上此言者,必是“心怀先帝”之人。

李家杰恍然道:“没想到,老祖宗也是我们的人。”

“咱家从小便伺候着惠武皇帝,惠武皇帝走后,咱家又伺候景明皇帝;景明皇帝走后,咱家再继续伺候先帝。说句大不敬的话,咱家视惠武皇帝为兄弟,视景明皇帝为子侄,视先帝为亲孙。有人杀了咱家的亲孙,抢了咱家亲孙的江山,你们觉得咱家会效忠于那人吗,即使那人同样是惠武皇帝的血脉......如你如我,想要为大秦朝拨乱反正的人还有许多,你们所知道的只是极少数。”

蒲太监控制着音量轻声说道,眼底余光向后瞟了一眼,确保城下的御林军与带械班直听不到城上的对话。

“好了,咱家的身份你们也清楚了,现在咱家再问你们。既然忍了二十多年了,为何不继续忍下去等待越王号令,偏要此时擅自动手?”

两个逆贼同时苦笑道:“老祖宗不知,我二人正是得到了越王之令,方才放刺客入宫。否则我二人又非活腻了,岂会擅自行此送命之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