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寒挺着胸,目视前方,以比刚才稍重些的语气道:“陛下,臣觉得,如今朝廷对江南及南方一带的重视力度不够,江南一向是富庶之地,产出颇丰,气候宜人,但如今却有许多地方荒芜人烟,大量的田地没有人种植,微臣觉得,朝廷须重视对南方的开发!”</p>
陈寒如今虽然没去过江南,但后世时候唐初的经济、政治及民生情况的论著看过并不少,他刚刚这些论断都是分析了那些写这些论著的人的论断后,总结出来的。</p>
后世时候富庶的江南及其他南方地区,如今还未得到朝廷的重视,包括皇帝及朝中大臣在内的大唐帝国的决策中枢,大多还是抱着关中本位的思想,最重视的就是关中一线,及附近黄淮一带,目光也主要投在这一带及附近的地区,所制定的政策大多也是针对这些地方的情况的,如今江南道一带的广大地区,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重视。</p>
这对于陈寒这样一个从后世穿越来的人,这是极度不正常的现象,在他感觉中,一个农耕为主的朝代,只要把南方经营好了,这个朝代一定就会富庶,想想后来偏安南方的南宋一朝,经济水平都是非常好的,可以比盛唐时代还要繁荣,那就是因为江南得到广泛开发的缘故。</p>
李世民的眼中再露惊色,精光四溢的眼睛直盯着陈寒,用低沉的声音道:“你与朕,你有如此论断的原因!”</p>
“是,陛下!”今日底气颇足的陈寒在李世民的注视下,没有任何的惧意,继续娓娓道:“为何要重视南方呢?因为臣以为,关中及黄淮一带有效耕地面积已经没有更多扩增的余地,人口又相对集中,且这些地方土地不够肥沃,相对于南方,气候寒冷些,作物可生长时间短,雨水也不充裕,引水灌溉不太方便,许多田地是靠天吃饭,种植成本高…”</p>
“而江南一带气候温暖,极寒的日子短暂,春夏两季雨水充沛,降水多使得河道密集,灌溉方便,且土地异常肥沃,非常适合大面积种植各种作物,特别是需要大量水灌溉的水稻,但眼下南方种植的作物还是以粟、麦为主,水稻种植范围也不广,因此依微臣看,朝廷应该更加重视江南及其他南方地区,并在这些地方推广种植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水稻,培育优良品种,进一步在江淮及其他北方地区推广种植,同时把中原成熟的种植经验和耕作用具在南方推广,如此粮食产量定会稳定地增长,也许会有这么一日,人们会:江南熟,天下足…”</p>
后世时候曾有人过,“湖广熟,天下足”,今陈寒把范围扩大到整个江南,当不是夸夸其谈的虚言。他也知道如今的江南道地域非常的广阔,包括了后世时候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的几乎全部,江苏、安徽的大部,这些地方正是后世时候物产极丰富的地方,粮食产量更是不要,可惜如今还不能算是大唐主要的粮食产区,若这一带真的能好好开发,凭江南一道的产出,供应大唐如今约两千万人的粮食,当是绰绰有余,所以陈寒在话间就如此的自信了。</p>
听陈寒唾沫横飞地把一大通话完,李世民的表情都有些扭曲了,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陈寒看,几乎一字一句地问道:“朕好奇,子寒为何就敢这么肯定这样的话…”</p>
陈寒心内一惊,但依然面不改色地道:“陛下,微臣自幼长于南方,也曾接触过田地间的事,并且在年幼时候在钱塘一带游历过不少的地方,看到许多田地间种植的情况,也看到不少的田地荒芜着,没有得到耕种,甚是痛心,因此也偶有此想,今日陛下问起,也就托盘而出了,讲的不对的地方,还请陛下莫责怪…”</p>
“这么,你以前的事都想起来了?”李世民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神色,盯着陈寒问道。</p>
陈寒摇摇头,一脸凄凄样,“陛下,一些事臣无意间想起来了,但一些事刻意去想,却怎么都想不起来…特别是关于身世的事,微臣也甚是苦恼…”</p>
“唔,是这样!”李世民头,未置可否,眼睛依然没有从陈寒脸上移过去,陈寒心里的紧张感觉也重了起来。</p>
“陛下…”陈寒想张口问询,但却被李世民打断了。只听李世民道:“子寒,你今日所的这些,朕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你的论断不一般,待朕回去细细想想,到时再找你细谈,你先去吧!”</p>
“是,陛下,微臣告退!”陈寒一身轻松地出了武德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