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1979闲鱼人生> 第594章骆家后勤部部长苏桂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4章骆家后勤部部长苏桂兰(2 / 2)

穿过月亮门,到了东院西厢房打开房门,……</p>

“您看都没了吧?”</p>

老太太进屋摸着空空的架子,脸上渐渐露出已经消失了一天的笑容。</p>

“没了,没了,还是霖儿你有本事,比涛儿强多了。”</p>

老太太拉着朱霖,“你说说我,一天天的就知道跟风,没帮上你们的帮就算了,这还净扯你们的后退。</p>

你什么也别说,以后这家里的大小事还的是你管,我就给你们领领孩子,打扫一下家里的卫生就行。”</p>

经过此事之后,老娘苏桂兰是觉得自己真不适合继续搅和家务事,也没有能力处理好如今的家务。</p>

毕竟,现在的骆家可不比从前的几口之家,当初是一家人,现在的情况就相对复杂的多。</p>

朱霖也不是那矫情的人,再者就是自她下嫁到骆家之后,这家里的大小事便渐渐由她管。</p>

她也早就习惯了骆家女主人这个身份。</p>

不过,做为儿媳的她在婆婆面前,还是要谦逊一点。</p>

“妈,您老这是说什么呢,哪有扯我们的后退?要是没您老镇着,我们在外面做事,怎么可能那么顺顺利利。”</p>

这不是恭维,也不是为讨好而拍的马屁。</p>

这是实事求是,早些年她出去演戏的那段时间,家里要不是有苏桂兰操持着,她在外工作还真不放心下家里头。</p>

这些事情她是不会忘记的。</p>

两人虽然在一些生活理念上不一致,但是这都没有太大影响婆媳之间的关系。</p>

在百花深处这条胡同,再往大了说护国寺这片儿,谁不说她们婆媳的关系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模范。</p>

胡同里谁见了她们不说一声:“好婆婆”,“好媳妇”。</p>

婆婆要当亲妈敬,儿媳要当女儿养。</p>

普通的家庭要是没了婆媳矛盾,幸福指数要提升一大截。</p>

婆媳俩在东院的西厢房,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吹捧着。</p>

这样的相处模式,还是在朱霖在没有下嫁到骆家的时候出现过。</p>

画面很好,但是不宜多,一多就让人觉得彼此之间的距离被拉远了。</p>

……</p>

1988年九月的第一个周六。</p>

骆涛前往北戴河参加一个经济会议,上面召开这个会,主要是讨论抢购潮之后,解决已经暴露出现的经济问题。</p>

大家各抒己见,每一个人都十分积极建言献策。</p>

在如此激烈讨论的会议场内,骆涛恰是一江春水悄然无息,如一块透明的玻璃,坐在末席竖起两只耳朵认真听,认真学习。</p>

这种状态直到领导亲自点名,骆涛才战战兢兢,谨小慎微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p>

浓缩点讲就以下四点:</p>

一、坚持改革开放,稳定大环境。</p>

没有这个大前提,大基调,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p>

二、完善经济改革配套措施。</p>

要清楚经济改革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不能想当然孤军作战,今后要完善配套措施。</p>

三、要完善市场供需产业链。</p>

从1978年至1988年,虽然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较快的增长,但是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比较突出,国民经济内在的技术结构还很落后,全社会的商品供给能力有限。</p>

在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和卖方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之前,试图以“闯关”来造就市场定价机制是难以成功的。</p>

四、加强本土理论,等待有利时机,再一次破局。</p>

在1988年之前,物价就已经呈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这种情况已经让老百姓有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的预期。</p>

之后的几个月,有不少城市出现了抢购潮,民间便对物价的上涨存在普遍的恐慌心理。</p>

八月份放开商品的价格,又在商品供给相对不足的背景下,很大程度上又推动商品价格的上涨,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p>

再加上国内理论研究的不足和认识上的偏差,选择舶来品来主导这场经济改革……</p>

骆涛个人认为接下来工作是要处理这些问题。</p>

这样的发言多少有点让人感觉不舒服,这四点可又让谁说不出反对,毕竟,几个月前骆涛就不主张快刀斩乱麻,更是不认同按照弗里德曼那一套来。</p>

弗里德曼是经济的大专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但是,他这个专家是西方的专家,不是我们的专家。</p>

他的那一套理论,我们只能借鉴,不能照抄。</p>

由于主持这场会议的有……,他老是经济方面的真专家,骆涛便把自己对通货膨胀的认识,一点不剩的全倒了出来。</p>

希望能给他们一点帮助,另外自己也算对的起自己现在的身份。</p>

在骆涛发言完自己的意见之后,大家便对此讨论,一会儿,又一会儿,才认定他的发言很有价值。</p>

这个经济会足足在北戴河开了三天,会议期间,骆涛自然要假公济私一回,好不容易混了进来。</p>

怎么滴也要好好享受一下,这花钱都买不到的待遇。</p>

这不光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p>

讲出去倍儿有面子。</p>

老百姓对开经济会议也许没什么感觉,但要说在北戴河休假,他们恨不得让自家闺女倒贴。</p>

这就是北戴河这个地方独有的魅力。</p>

会议一结束,骆涛自然不可能还死皮赖脸的赖在这里。</p>

不是自己人,要有自己人的觉悟,别什么事都要别人来提醒,这样很不好,三十多岁,已经过了愣头青的年纪。</p>

红车开着,一路奏着胜利的歌凯旋回京。</p>

一到家,不用说就被老娘苏桂兰缠着,问这儿问那儿,问个不停。</p>

“这么说,我儿子现在也算是个大人物了?”躺在床上,望着黑兮兮的房梁,还跟老伴骆少逸叨咕着呢。</p>

“嘿!瞧这话说的,你儿子?怎么着?他就不是我儿子了。”他还在这个字眼上吃了媳妇的醋。</p>

銆愯璇嗗崄骞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互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銆?/p>

“涛儿我生的,自然跟我亲了,你排后面。”苏桂兰跟他掰扯了一句,又不知怎么得嘿了一声,侧着身子,面对着自家老头儿。</p>

“少打岔,你说咱家涛儿现在算不算大人物?有没有苏平那小子的官大?”</p>

这问题可难倒了不怎么关注这个的骆少逸,脸上的表情一苦,“这个真不好说。”</p>

“怎么就不好说了,大就大么,小就是小么,有什么不好说的。”</p>

之前骆涛也参加了不少高级会议,但都没有这次会议带给二老的冲击大。</p>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能去北戴河开会,那比参加每年的两会要重要一点。</p>

“咳,这跟你说了,你也不明白。”</p>

“看不起谁呢,听不明白,你不会越明白了说。”</p>

老两口大半夜不睡觉,拌起了嘴。</p>

【月票推荐票】</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