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1979闲鱼人生> 第四百七十二章《我要上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二章《我要上学》(2 / 2)

甄薇达:我是女孩子,我也要享受国家赋予我的受教育权。</p>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p>

这几天全国各地都要炸了,一时间全国就掀起了一场关于基础教育的大讨论,一下子就盖过了人们以往每天每时每刻都高度关注的改革经济话题。</p>

这个事还没有结束,《青年报》就又抛出了一个大雷,事先也没有和骆涛商量就自作主张,发文评价《我要上学》对未来的影响力,这都很正常。</p>

按照这人类的正常流程,不正常的事往往会在最后面出现。</p>

果然,文末……意思就是他们会支付渔夫先生一万元做为稿费。</p>

一万块在有钱人眼里是不高,但基层老百姓和现在的作家圈,那可是大新闻。</p>

老百姓:写一篇小说就成万元户了?</p>

作家:我现在一千个字才六元,他一个字就一块钱,一千倍的差距。不行,我反对。</p>

大家纷纷写文章痛斥这种行为,集体一致认为文坛这片圣地被资本给腐蚀了,《青年报》也堕落,要有关部门严查。</p>

但出奇的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指责说《我要上学》这篇小说不对。</p>

作家圈认识骆涛的人,纷纷都通过各个渠道劝骆涛不要和《青年报》瞎起哄,要他低调做人,不要把自己树立一个招风的活靶子。</p>

不过也有人劝骆涛照手不误,这人不是别人,就是那个很久没有露面的路遥。还有一个桀骜不驯,一直不受传统文学待见的王硕。</p>

王硕他现在的遭遇,和二十年后兴起的网络小说,多少有点同病相怜,值得高兴的是,两者最后又都被时代所接受。</p>

老话说的好:堵不如疏。</p>

打铁还需自身硬。</p>

对于他们的劝告,骆涛都表示接受,会认真思考。</p>

接着就是他非常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这一笔足以让他留名青史的稿费。</p>

《青年报》都不怕上面的问责,自己这个平头老百姓又怕什么?</p>

消息一出,文坛炸了锅,纷纷指责骆涛的不是,也是因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骆涛就是渔夫,渔夫就是骆涛。</p>

这让全国人民就更加喜欢上了骆涛这个名字,不光有经商头脑,还这么有才华,更重要的是有大爱。</p>

对于同行们那么激烈的反应,骆涛仍然是采取以往的老套路,不去理踩他们,任由他们喊话批评,等喊累他们也就知道歇着了。</p>

对于老百姓的追捧,骆涛表示也很无奈,他是没有想到现在人追星这么疯狂。</p>

不过,也没有出现砸门什么的恶劣情况。就是不能出门逛街,溜弯,要是被人认出来,那一定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p>

不光骆涛享有这种待遇,就是家里人他们也难幸免。</p>

一次苏桂兰去买菜,不知道谁喊了一句:“这位老大姐就是骆涛他老家儿。”</p>

突然围过来的人群,可把一向爱热闹,爱显摆的苏桂兰吓坏了,菜也不要了,一丢,迈开了步子就抄着近道往家跑。</p>

“这大姐,跑什么啊?”</p>

回到家她还有声有色的向一家人描述她上午遇到的场景。</p>

“人山人海,那乌泱泱的人群向我奔来,……要不是我头脑灵活,我非被他们给吵炸了脑子。</p>

真像涛儿常说的那样,人怕出名,猪怕壮。”</p>

这都是京城人干出来的事,外地省份的人,那就更加疯狂,他们也不知道骆涛的联系电话,就一个劲地给青年杂志社打,让他们代为传达他们对骆涛的喜欢。</p>

有人曾夸张的描述那段时间,青年杂志社的电话被全国各地的读者打爆了六个。</p>

更有谣言说骆涛还为此出钱给青年杂志社置办了电话。</p>

这都是无稽之谈,不可全信。</p>

虽然没把电话打爆,但确实被打坏了几个。对此,骆涛也没有闲的出钱给他们置办新的电话机子。</p>

知道骆涛家庭住址的人,纷纷写信,以前骆家收信都是用小信箱,现在就不一样了,邮递员同志都在骆家门口放了一个麻袋。</p>

几乎是两三天就能收满一麻袋。</p>

这事让邮递员同志感慨不已,说是他这辈子第一次碰到,以前光听人家说了有这种事,自己就是没遇到。</p>

时间来到了七月中旬。</p>

百花小院。</p>

小丫头在院中阴凉处无忧无虑地骑着木马看着石榴和海棠打架。</p>

大人们则是听着鼓书,然后各忙各的,老爹骆少逸在和孙子小十月斗蛐蛐,也叫蟋蟀,这玩意儿八月份才开始鸣叫,现在个头还没有发育成熟。</p>

但是一点不耽误爷俩爱玩的兴致。</p>

家里的妇女同志就是做鞋和做孩子的小衣服,老娘苏桂兰觉的小孩子就应该穿做的衣服。</p>

要不就是挑花生种和大蒜种,这事是何姐最爱干的活,她对菜园的工作比做饭还热衷。</p>

今儿她们就在剔枣核,要做枣泥馒头。</p>

一家人对还没有做出来的枣泥馒头都很期待。</p>

至于朱霖嘛,她就就格外的懒了,还很强势,在书房跟骆涛抢使用权。</p>

用骆涛曾经对她说过这样话,“你现在应该庆幸自己生在新时代,要是在旧社会,你都不一定嫁出去,一件女红都不会做。”</p>

此时的她很认真练习书法,骆涛也被她挤到了坐在罗汉床上看读者的来信。</p>

读到他认为不错的信,他还要趴在罗汉床上的小茶几上给读者朋友们写回信。</p>

开始很兴奋,看着那麻袋里的信,让骆涛想到了这可是舒克和贝塔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啊。</p>

随着时间的推移,骆涛那热情似火的兴奋,也逐渐被海水般的信淹没了。</p>

给读者的回信就不像开始那么频繁了,而是有选择性的回复。</p>

这事要是被喜欢他的读者朋友们知道了,就不知道会不会生出打死骆涛的心。</p>

就算骆涛有此缺点,但是他还是会抽出大量时间,认真看读者朋友们来的每一封信。</p>

信的内容千奇百怪,就像人生一样,每活一天,每一天都不一样。</p>

【月票推荐票】</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