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史上第一方丈> 第四百四十章 什么是慈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章 什么是慈悲(2 / 2)

行慧在一边拿出录音笔来录下素问的讲述。

他有时听怕记不住,便准备了这么个录音笔,此时正好用上。

素问继续缓缓开口道:

“慈悲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当公理正义遭受无情的打压排挤、当正人君子受到无端的毁谤抨击时,能够挺身而出,这就是一种勇敢的、积极的慈悲。

慈悲要有智慧,慈悲不是一时的恻隐之心,《摩诃止观》说:‘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无缘无念,普覆一切任运拔苦,自然与乐。’

慈悲是透过公理的感动助人,慈悲不是热闹的随众起舞,而是心存正念的服务济人;慈悲也不是私心的利益亲友,更不是有所求的惠施于人,慈悲的最高境界是怨亲平等、无我无私的利益众生。

慈悲并不是一个定点,而是情感的不断升华,《华严经》的‘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种‘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的胸怀,就是慈悲。

慈悲也是做人应该具备的条件,一个人宁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慈悲!

有人说慈悲就是爱,但是世间上的爱有染污性,处理不当时,反而变成痛苦的渊薮、烦恼的来源。

《观音玄义记》说:‘慈悲即是誓愿。’慈悲是净化的爱、升华的爱,是无私而充满智慧的服务济助,是不求回报的布施奉献,是成就对方的一种愿心,集合了爱心、智慧、愿力、布施,就是慈悲。

慈悲是自己身体力行的道德,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尺度,真正的慈悲也不一定是和颜悦色的赞美鼓励,有的时候用金刚之力来降魔伏恶,更是难行能行的大慈大悲。

一般人都知道慈悲,人人都会说慈悲,甚至于自己也在奉行慈悲,但是对于慈悲的意义与层次却不一定能透彻了解。

譬如某人做了破坏公益、伤害他人的事,必须接受惩罚时,有些人就会为此人求情说:‘慈悲慈悲他嘛!’慈悲由宽恕包容变成了姑息纵容的意思,是曲解了慈悲的涵意。”

素问停顿了一下最后说道:“慈悲之心是万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人间所以使我们恋栈,是因为人间有慈悲。”

当素问的声音在讲堂之中停下,所有人都在那回思素问所讲的话语。

“行慧,你有什么要问的么?”素问看行慧在下面欲言又止,便开口说道。

行慧先是合十冲着素问一礼,随后才坐直了身体问道:“住持,你说‘有的时候用金刚之力来降魔伏恶,更是难行能行的大慈大悲’。就是说有人在实施恶行的时候,我们要阻止。但若是情况危急,会致使对方死亡呢?”

素问明白了行慧话里的意思。在佛教中根本一条就是不得杀生。

因为六道众生,皆是平等。无论善恶,也是平等。

素问想了想开口道:“慈悲是分深浅层次的。到了二层菩萨,所看一切皆是虚幻,由缘所生。但你们还到不了这一境界,因此我可以告诉你们:杀一个强盗能救成千上万的百姓,杀生看起来是不慈悲的,可是为了要救更多的人,其实是在行大慈悲。”

行慧想了想,躬身道:“多谢住持释疑。”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