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兴唐>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东都黄昏(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东都黄昏(六)(2 / 2)

突厥入侵,葛逻禄叛变之前,这些粮食大多数已经运到碎叶城中了从谋夫城得了一批财富,除了留草足够的口粮外,全部官方收购了。也是怕粮多,会有一些贫困部落眼红,发生不好事情。</p>

可没有想到,居然起到了作用。但这一支军队战斗力不是很乐观,有的士兵笨拙,到现在马都骑不好,尽管分放了马匹给他们。强敌到来,唐休璟做了一件事,下命令让百姓携带贵重的财物,迁往碎叶城。虽有围墙,那只是防一防山匪小部的,根本抵挡不了那么多的军队。</p>

然而突厥这一次,一个杰出的人物,提前出现在历史的舞台,骨咄录也知道西方战事的重要性,但突厥自己重要的威胁是来自唐朝的关内军队,以及东方的契丹人、北方的回纥人。不敢将主要大将与军队抽出来,于是让他弟弟默啜担任了这支军队的主帅。这可是一个比骨咄录、元珍更牛气的英雄豪杰。只不过才能一直没有发挥,到现在依然默默无闻。</p>

到了车鼻施州后,默啜立即下令,让手下大将阿史德韦泥率领五千军队,提前赶往碎叶川。能不能胜利,就是碎叶川这几十万汉人。汉人不重要,只要碎叶,与碎叶城遭到危胁,寅识迦河的唐军必然撤退。古谚说兵败如山倒,但一退,军心不稳,对于黑齿常之或者论钦陵来说,也会来机让对方兵退如山倒。</p>

黑齿常之主力大败,西域也就整个糜烂了,唐朝在西域的经营,成为泡影。这五千军队急行南下,就是怕碎叶川百姓提前撤入碎叶城的。</p>

得之韦泥到来,唐休璟组织了一万五千军队,来着突厥联军急行军士兵困窘之时,于天山脚下,进行了拦截。这一战,击毙了两千多突厥士兵韦泥败退。不过唐军战斗力比较羸弱,也有数千士兵伤亡。</p>

知道对方很难缠,唐休璟下令,所有百姓立即撤离,除了便于携带的贵重财物外,其他的集中起来,一把火烧掉以后补偿给他们。反正碎叶城中,有大批的金银,不担心财政压力工</p>

又写了一封信,用快马通知黑齿常之。</p>

黑齿常之正在担心,看到唐休璟的信后,心中大定,但还是不大放心抽出了一万军队,支援碎叶城。</p>

看到唐军抽出一万军队,论钦陵多次想寻找战机,进行会战。黑齿常之稳打稳扎,就是闭营不战。论钦陵无可奈何,只好等碎叶城的消息。韦泥兵败,但对突厥联军影响不大主力军队几乎与援救的一万唐军一起到达了碎叶城。默啜下令攻城,不过有城墙的防守,唐军占了优势。双方在城墙上下,展开了一次次激战。</p>

唐休璟轻视了突厥人认为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默啜的组织能力,让这群乌合之众发挥了战斗力。单论个体,他们是远在城中士兵之上的。若不是黑齿常之让一万军队轻装西上进行支援,碎叶城会很危险。</p>

默啜也轻视了唐朝人在后起之秀中,也许唐休璟不及郭元振的谋略深远可论短兵交接,却是佼佼者,而且城中有了足够的粮食……大量的守城武器当年王方翼护建碎叶城,又让碎叶城面积变得很广大,至少城市规模在七河流域与西域,是首屈一指。这么大的面积,足以容纳许多百姓,不但面积大,还有充足的士兵防守。种和有利的条件,使这一场苦战十分激烈,多次碎叶城在突厥人攻击中摇摇欲坠,但就没有被默啜攻破。</p>

苦攻了二十多天,默啜就听到一则简息工</p>

叶齐德去世的消息,没有传到河中,连前线的呼罗珊唐军都没有听到。但听到了尼沙普尔城大食军队撤退的情报,默啜立即判断出来,这支大食军队撤退了,那么只剩赫拉特这支大食军队。两支军队合击,都没有取得胜利,只剩下一支军队,结果可想而知。而且从斥候嘴中,隐约得知大食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拜占庭人的疯狂进攻。天又冷了下来,呼罗珊与河中到了冬天天气会很寒冷,唐朝又没有向南扩张,对大食士兵更加不利。一旦击退大食人,前线的军队进行回援,碎叶城更没有攻下来的可能。</p>

于是做了一个决定。</p>

突然大军一调头,袭击了没有防备的西突厥五咄陆部。大肆掳掠百姓与财物,送向东突厥。</p>

实际上此时默啜继续强行攻打,有可能会成功,有可能不会成功。但城中伤亡损重,如同一张绷紧的弓弦,到了临界点。一旦成功,就是唐朝击退了大食人,局势还会糜烂。</p>

突厥人一撤,碎叶城中残剩下来的士兵经过战火的考验,以后再进行一些训练,下一次他们再也没有机会了。只要一个名将指挥,说不定在野外都能与他们打得在声有色。默啜的撤退,成了战役加转折点。</p>

默啜也有他的想法,自己是弟弟,不是宾厥的可汗。就是胜利,也是哥哥与吐蕃人得到好处。万一失败,自己怎么办?前途一片灰暗!况且哥哥的属下也多次围攻定州城未果,撤退回去。还是保存实力吧,顺便采收胜利的果实。</p>

这就是多国联军鲂坏处,各自有各自的算盘,不能齐心。当年六国联军阻秦没有成功,南宋、匈奴、柔然联手对付北魏没有成功,王世充与窦建德联手对什李世民也没有成功。正是各自想法不能统一导致的。就是犹关到拜占庭的生死存亡,雄才大略的君士坦丁堡四世还犹豫观望了一下,想让唐军与大食先交战起来,两虎相争,一伤一亡,垂手收胜利果实。</p>

经钦陵做得不错的,这一次伐交很成功,但他没有读过崔浩一句话,刘义隆与赫连定划习勾连,止是虚作声势,莫敢先人,若两只连在一起的鸡,定不能同时起飞。</p>

若是西域仅是一群庸将之材,论钦陵会得逞了,关健现在西域几乎集中了唐朝大部的后起之秀,无论已经成名在外的黑齿常之、王方翼、李谨行、契芯明,还是郭元振、唐休璟又薛讷、骆务整,或者是正在培养的张知愿、王瞪、细封雷等将领,都是唐朝军事才能最顶类的人物。</p>

比如黑齿常之,又能比论钦陵弱多少?</p>

因此,论钦陵的伐交之战,效果大打折扣。</p>

这时候论钦陵也听到了一些大食的消息,心中很悚然,不过他想法与默啜略有些差异。</p>

大秦国反击,很有可能也象自己一样,与唐朝联了手,所以大食派来收复呼罗珊的兵力很少,唐朝也不可能用主力军队抵抗。这是唐朝那个皇帝设下的一个陷阱。</p>

就算大食人兵退,对西域战局影响不大,唐朝主力全在西域,大食兵退,军队从呼罗珊,从塞斯坦撤回来,道路艰难,时间来不及,就是及时到达,战斗力也很可疑,只要突厥人与葛逻禄人联手攻破碎叶城,会战也就胜利了。</p>

但突厥人那个主帅默啜抱定占便宜的想法,大势已去。自己派人前去劝,时间来不及,来得及,起的效果也不大。因此,突然挥兵东上,突击郭元振的军队。</p>

这支军队人数很多,可是战斗力很低。青海就那么一点军队,唐朝皇帝抽去了二万多精锐的军队,黑齿常之也调来了五万军队。还能抽出什么力量出来?再加上统帅的能力,一些西突厥的联军,实际东路这支军队,是唐朝三路最弱的军队。</p>

击败了这支军队,东路糜烂,甚至一直从伏罗川进入青海,自己一路可以从各部族抢掠资源,但唐朝人不敢。速度必然比黑齿常之的军队快,而且青海此时很空虚,仅能自保,自己几万大军东上,唐朝皇帝在青海的经营也就完了,自己目标同样达到。</p>

</p>

莫说青海可以从剑南关中等地抽调军队过来,此时唐朝的时局,不落井下石,唐朝那个皇帝已经是感谢万分。</p>

催毁了唐朝在青海的经营,自己出军也达到战略目标。</p>

若是黑齿常之前来营救,自己速度快,可以伏击,可以打他们粮道的主意,天平还可以向自己转移。</p>

一声令下,五万吐蕃大军踏着一地的积雪,向龟兹急行而去。</p>

PS:本来今天晚上这一更,是二合一的章节,尽快将这一段内容渡过,到春雷这一节。不过老午有事,只好割去一半,留作明天晚上再更。关于裴炎有没有篡改诌书,明天晚上将PS发出来,看一下李治遗诌的原文,大家就懂的。对裴炎这个人老午很反感,司马光为了丑化武则天将裴炎美化。</p>

实际上武则天野心膨胀,与裴炎有着莫大的关系。</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