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兴唐> 第一百十一章 冯太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十一章 冯太后(2 / 2)

事情传了出去,人们先是觉得很搞笑,但有人开始学习。终于成为风气。对此官员们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按照唐律,这样做是犯法的,可人家阉割的是倭奴与新奴,不是本国百姓,律法也管不到。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对这些地主们进行规劝,别做得太过份。</p>

这些地主又对那些贩卖的士兵说了,你别卖给我们完整人,要,也只能给你五六缗钱的价格。要么,你们自己儿将他们阉割了,我反而会给你们十几缗钱一个。</p>

两个差距大了海去,这些倭人与新罗人的将士,在登州开始阉割。这点也奇怪,这两国打得死来活去,来到登州后,却是相安无事。只能说是金钱的魅力太大,来是为了钱卖人的,不是为了开战而来的。</p>

于是登记州海边,一天到晚不停地传来呼天抢地的嚎叫声。登州官员一听,吓坏了,又下令,你们别在我地盘上割,要割你们到海上,在船上慢慢割。老子还要不要政绩?</p>

</p>

相比于男人,女人要好些。可是唐朝人很快发现一点,因为风俗的差异,倭人对贞洁观念一点也不尊重。只要一施强,拖到那个旮旯里,就能随便的嘿咻。虽说唐朝对贞c-o观念也不重,也不能随便这样来啊。但她们有一m-n好处,因为在国内地位卑贱,十分会服sh-男人。在家中做妻妾不保险,在青楼里做妓子,却大受欢迎。</p>

于是在唐朝忽如一夜见来,千院万楼倭妓开。都快要将胡姬挤出卖的市场。</p>

不久前,管理深宫的内sh-将服sh-李贤的宫女调走,调来了一群倭女。这无疑是一种严重的侮辱。因为贱,不伤民,宫中也陆续用了少量的倭女,这是用来做粗活的,而不是用来服sh-主子的。</p>

李贤也默默地接受了。</p>

听了李贤的问话,一个倭女答道:“殿下,它叫笼鸟舞。”</p>

十分机灵,来到唐朝后不久,居然说了一口流利的唐朝话。</p>

“笼鸟舞?”</p>

“嗯,是表达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鸟向往外面的天地。”</p>

“大胆,谁让你们跳这个舞的?”房氏怒喝道。</p>

“娘子,随她,我的状况连关在笼子里的鸟都不如。有什么好愤怒的。”</p>

“殿下,”房氏一下软了下来,很想说一句,为什么当初你不听我的话。可看到丈夫颓丧的样子,没有说出口。</p>

“你们继续跳吧。”</p>

“喏。”</p>

一曲跳完,到了吃晚饭时候,众女散去。刚才答话的倭女落在后面,与前面的诸女距离越来越大,走到转弯角,看到一个太监走过来,低声说道:“全内sh-,雍王殿下说他不如关在笼子里的一只鸟。”</p>

“好,好,”全内sh-大喜道:“继续努力,再立下功劳,我就让人送你回去与家人团聚。”</p>

“谢过全内sh。”</p>

两人匆匆说完,相互离开,全内sh-回到殿中,开始拿笔写信了。</p>

……</p>

吃过了晚饭,刘仁轨来到书房,坐下来,顺口向管家问道:“外面的麦价几何?”</p>

老管家答道:“阿郎,一斗麦十五文。”</p>

“好,好。”</p>

去年关中大灾,刘仁轨临危受命,作为关中留守,前来处理灾情。这是一种器重与赏识,西京长安乃是唐朝第一都城,一般情况非是亲王世子,不得担任。实际是削了刘仁轨的权,不给一些名誉上的补偿,似乎不大好交待。</p>

刘仁轨本人也十分乐意。</p>

皇帝去了西域,自己留在洛阳做什么?难道也要被人用放大镜将自己与七姨妈,八舅母的事照出来?那一个人没有缺点,如果这样去放大,满朝文武中,只有一个人找不出来,裴炎!</p>

自己不是李义琰,资历深,威望高,可若是有人象对李义琰那样对待自己,难免会n-ng一头污水。没有这个必要。再说对西京留守,他很看重。派不上用场,一个虚职。派上用场,作用也非同小可。皇帝一旦反击,自己这个职位,又身兼了宰相之职,对长安的羽林军会有一些影响,也能调动长安四周的关防与物资。</p>

没有动。时候不到,不能打草惊蛇。</p>

粮价却是他的本职所在。</p>

去年大涝大旱,又加上蝗灾,关中变得象水洗衣一样干净。到秋后,天气才恢复正常。农民抢种了冬麦,今年天气也算正常,夏收到来之前,粮价一跌再跌。然而黑齿常之那个家伙,看到关中夏收到来了,将百姓一起赶了回来。粮价又涨了。不过总体上来说,青海的就食,以及西域的二十多万移民,减轻了关中的负担。各地粮食继续在往关中调动,粮价涨了涨,又跌下来了。</p>

是五月,到了八月,粟米成熟,粮食价格会再跌一步。关中危机也就解除了。</p>

听到粮价下跌,刘仁轨心情大好,从书架上拿出一本《魏书》翻看。看到冯太后这一段,忽然在脑海里将冯太后与当今的太后做了比较。两人很相似,智慧过人,手腕强硬。</p>

不过比较了一下,在刘仁轨心中,当今太后显然达不到千古第一后,冯太后的高度。</p>

出身武则天不行,人家冯太后是北燕国的公主。作为也不行。对武则天刘仁轨很反感,可不得不承认武则天也很有本事的,这些年来,政务基太后在打理,没有出大岔子。作为一个f-道人家,很不容易。可人家冯太后呢?</p>

仅是一个作为,当今太后就远远不及。均田制!</p>

这是一个里程碑的制度,过去了近三百年,这项制度还为隋唐保留,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说起来容易,实施很难,王莽的井田制类似均田制,结果是天怒人怨。首先大户人家占的地,不好去动。其次是荫户,从户部统计去看,北魏地多人少,实际不然,各大豪m-n家中养着无数佃农与部曲。冯太后先用迁往宽乡的政策,挤压出土地空间。后者更不能动,那个宝刀太子就是这个原因,让国内怨气冲天,使刘裕看到机会,灭国的。于是她又用三长制度,将荫户从大户人家吸引出来。</p>

均田制她开创先河,n-ng不好,能导致国家灭亡。然而居然就让她成功实施了。</p>

这使刘仁轨想到了皇帝的一些改革。青海与西域移民中实施了什一税务。这是一种很粗糙的税制,何谓收十取一?良地与劣地收成不一,天气也会造成收成的不一,是移民,若是在全国实施,会是一场灾难。</p>

刘仁轨却能看出来,皇帝做的用意,是为税务从人丁往地亩上转移打下一些基础。做得还十分小心翼翼,利用府兵免税役做掩护。府兵都免除了税役,况且那些达官贵人们。不过一旦青海与西域渐渐改良,成为定制,到时候就能作为一个样板。</p>

确实要小心的,无论是谁,就是当年的太宗皇帝,也不敢得罪全国的精英。</p>

当今太后呢?提出了十二言。十二言几乎是在抄袭太宗的《帝范》,了无新意,多是空d-ng之言。论实用,《帝范》过去了三十多年,都比十二言实用。也就是说,三十多年后,时与时不同,教导子孙如何做皇帝的一顺带说了一些治理国家的时政,都比十二言强。</p>

从这点上,当今太后也不及冯太后。</p>

这是刘仁轨反感武则天产生的想法。实际两人能力相当,论魄力与胆识、手腕,冯太后还不及武则天远矣。</p>

继续翻看下去,看冯太后与献文帝如何斗智斗法的。偏巧北魏献文帝与皇帝很相似,自幼就扬名天下,能文能武,甚至后面的字都带一个“弘”。可是看着看着,脸s-yīn沉下来。合上书,他又想到北魏另一个皇帝的死因,对管家说道:“你去将刘二胆喊来,替我送一封信到西域,交给皇帝陛下。”</p>

刘二胆是他的家丁,也是他的亲信之一。</p>

说完了,拿起笔,在纸上写道:佛狸之死!</p>

又写下三个更大的字:冯太后!。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