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穿越架空>三国求生记> 第二十四回 三国英雄少不得吴候(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回 三国英雄少不得吴候(上)(2 / 2)

鲁肃轻叹道:“主公可否明告于肃,主公心中是不是对江北、荆襄,还有夷泉有相攻之意?”

孙权微微点头。曹刘陆三家现在都在应对北疆地战事,除了陆仁之外,荆襄与江北这一带对孙权的防备实力有些薄弱,按说是扩张的绝好机会。孙权把鲁肃从柴桑叫来,就是想问问鲁肃,如果在会稽的吕蒙能够挡住泉福两州陆仁军兵的情况下,鲁肃是不是能把荆襄或是江北的几处要地给攻下来。

鲁肃见孙权点头,轻叹道:“主公请听肃一言,于北疆胡虏未逐之前,万万不可对这三处图谋一二。”

“为何?”

鲁肃道:“陆仁全境的兵力在二十五万左右,但是带去河北的只有五万,其余的二十万有十万集中在泉福。但有战事,要么急调他处兵马,要么征兵应战,转瞬亦可得十余万众。其兵威如此,绝不可轻犯……”

孙权道:“孤与陆仁有个十年的君子之约,不去惹他也无妨。江北与荆襄如何?”

鲁肃道:“主公失之计较!如今之局,打江北与荆襄,也同样是在惹陆仁。这两处战事一起,陆仁留于泉福的兵马肯定会全力攻打东吴腹地。凭阿蒙与会稽的兵马,根本挡不住。主公若是不顾虑到这些,强行出兵荆襄与江北,实乃舍本求末之举也。”

孙权眉头皱得紧紧的,沉吟了半晌才道:“陆仁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地处南国,就算北方再乱再残破,与他亦无甚关联,他又真的会为了曹刘两家抗胡一事,而与孤拼个鱼死网破不成?”

鲁肃道:“陆仁为什么要这样做,肃也不甚明了。不过从陆仁前前后后的举动来看,他却绝对会这样做。主公可能还没有收到消息吧?前番刘备于汉中集结兵马,本意是想趁曹操北疆大乱之机攻取长安,陆仁竟然日夜兼程亲赴汉中,劝阻刘备不可于此时侵攻曹操之后。与对我东吴一样,陆仁还在南蛮各处集结兵马,扬言刘备只要敢攻取长安,他便会从交州、南蛮出兵直袭蜀中成都,坏去刘备的基业。”

孙权用力摇头:“搞不懂!搞不懂!孤真的搞不懂这个人心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他费尽心力的去做这些,对他而言又有什么好处?只是要维持他与曹操之间的商道的话,他前前后后要花费的钱粮可说会让他数年间无半分之利,这根本就与他一贯的商人作风不符啊!”

鲁肃暗中叹了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道:“主公驰书唤肃时,肃已料知主公心中的想法。这一路上肃已为主公备下上、中、下三策,供主公斟酌。”

“哦----不愧是孤之子敬!快说来听听!”

鲁肃道:“先说下策。主公可令吕子明诈攻泉福,多以疑兵牵制住福泉兵马,再遣使与刘备留守于荆襄的关羽修书结好,肃亲领军兵数万出柴桑,渡江急袭江北曹操诸城。前者细作来报,曹操调走了合肥张辽与两万曹军赶赴北疆,此人一去又带走了精锐兵马,若诸事顺利,肃敢保能取下庐江、寿春。不过……此计颇险,且纵然攻下江北数郡,也会因为陆仁的军兵拼力强攻东吴,令主公后力难继,攻下也保不住。而最重要的是主公一但取用此策,必为天下人所唾骂,于主公的声望有损,故为之下策。”

“于孤声名有损?何解?”

鲁肃解释道:“记得肃初仕主公之时,曾说过汉室不可扶之语。可是现在的汉室虽已倾颓,一些虚名声威仍在,主公、曹操、刘备、陆仁,在身份上仍是汉室之臣。而胡虏本为汉室之大敌,天下群雄尽皆暂弃私仇同心抗胡,唯独主公借此时机坏人基业,甚至可能会造成胡虏坏我中原之势,这不是引来天下人的唾骂又是什么?现在的局势可以将胡虏比作当年的逆贼董卓,曹刘陆三家比作十八镇诸候,主公若是攻伐有忠义之名的十八镇诸候,又与助纣为虐何异?”

孙权猛然间打了个机灵。这段时间以来孙权一直只顾着如何趁机扩张东顺的实力,无意中竟然对这些比较浅显的“忠义”道理忽略了。鲁肃说出来这些,真有如一记闷棍子把他打醒。

“天幸孤得子敬提醒,否则孤几大失!子敬且受孤一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