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穿越架空>三国求生记> 第九十七回 复交条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七回 复交条件(2 / 2)

诸葛亮点头道:“然也。陆夷州,想陆刘两家商贸互市已近十年,陆夷州于赤壁一役时抢占桂阳亦是为了打通陆上与我主刘皇叔之间的商路。前不久陆刘两家又合力救出圣上,还有着诸多种种,彼此间地关系可谓亲密无间,借由互市往来更使两家获利极丰,陆夷州为何会突然断绝原本的商贸往来而令彼此都徒损大利?”

陆仁想了想道:“孔明先生,如今的我可说是籍商入官。而我作为一个商家出身的人,对诚信二字看得犹其重要。日前两家密谋营救圣上之时,我曾再三嘱托皇叔。万万不可将我也有参与其中地事泄露出来,功劳大可尽归皇叔,我不过就是尽一尽一个大汉臣子的本份而已……当然这是场面话,先生应该知道我这样做是因为我还要与河北曹操做生意。真论起来,孙刘两家一起算上。还不及我与曹操做的生意大。皇叔泄露我这机密。万一曹操一怒之下和我断绝往来,我会有多大的损失不知皇叔与先生有没有想过?我如今与皇叔断绝商贸往来。充其量不过是在作亡羊补牢之举而已,希望曹操在闻讯之后不会迁怒于我。”

诸葛亮皱眉道:“陆夷州何出此言,曹贼……”

陆仁急忙挥手打断诸葛亮的话,他可不敢让诸葛亮往下说,所以无赖手段越早用出来越好(咳……三国志11舌战之话术大喝):“他话不用多说,孔明先生既然是为陆刘两家恢复往日的交好关系而来,我自己也曾说过除非先生亲来,否则不作考虑。现在先生已然至此,我陆仁也自当守信。我这里想先问几句话,如果先生能如实回答,则陆刘两家复交有望。”

诸葛亮对陆仁这种有些耍无赖的手段也确实无可耐何。曾几何时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与智激孙权那是何等的风光,但是首要条件是当时主事的孙权心中在战与降之间难以决择,诸葛亮才有机会一展长才。可是现在陆仁根本就是心中早已经打定了主意,而且还耍起了无赖一般的手段让诸葛亮连口都开不了。无奈之下摇了摇头道:“陆夷州请问吧,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陆仁见自己地无赖战术生效,暗中其实也擦了把汗。以诸葛亮那舌战群儒外加骂死王朗的嘴皮子功夫,真让他滔滔不绝的开了口,陆仁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诸葛亮给忽悠了。轻舒了一口气,陆仁问道:“头一件……泄露营救圣上出许都一事,是不是皇叔与先生有意泄露,欲令我与曹操之间不和,然后皇叔好从中取利?”

诸葛亮稍作思索开口道:“陆夷州此言……”

陆仁急忙摆手道:“是或不是,我只要这两个答案!多地话我不想听,如果先生要说就直接回荆州去吧。”再次大喝。

诸葛亮真的是无从发作,自己可是有求于人,什么甩袖离去这一类的招数也不好用。从眼下的情况来看,陆仁真地是可以不在乎与刘备地那些互市往来。但刘备却不行。供养献帝要钱、尽早发兵取川要粮草军需,而陆仁是现在唯一能大量供给他们地人。无可奈何中诸葛亮羽扇轻摇,头亦微点道:“是---”还真够干脆的。

“那……朝庭旧臣,于许都之外被人尽数暗杀一事,是不是皇叔下地手?”

诸葛亮楞住,他没想到陆仁竟然会问到这个。事实上。只怕全天下的人此刻都认定是曹操做地,诸葛亮实在是想不到陆仁会一眼看穿。沉吟了片刻,诸葛亮还是决定说实话:“是,但也不是。这件事是亮与士元在暗中一手安排的,与主公并无半点关系,主公也毫不知情。”

陆仁叹了口气。敲着脑门道:“孔明啊,我不否认你是一个谦谦君子,但正所谓无毒不丈夫,该狠的时候你果然比谁都狠……也罢。这件事我理解你们。既然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又要顾全皇叔的仁义之名,那么这些人的确留不得。孔明啊……”说到这里陆仁停住,望定了诸葛亮。

诸葛亮轻叹了口气,回问道:“陆夷州尚有何事要问?”

陆仁道:“是还有一件事要问,不过我现在想说一句,在圣上一事上,我是彻彻底底的输给了你。”

诸葛亮淡然一笑,二人都没有多说什么。有些事彼此心知肚明地,放在心里就行了。不必一事实上要说出来。

陆仁端起茶杯作了个敬茶礼道:“先喝口茶吧,如此好茶,凉了就有失其味。”

各饮了一口。陆仁作了个深呼吸,切入最后的主题:“孔明,皇叔下一步是不是准备图谋川中,以定基业?”

“是。”

陆仁点点头,站起身走到窗前仰望了眼天空。沉声道:“皇叔有负于我在先。而想与我复交的话,我的条件就在这里。”

诸葛亮心中一惊。警惕地问道:“难道陆夷州也意在川中?”

陆仁背对着诸葛亮,看起来像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其实此刻陆仁自己的心里都有点紧张,是生怕被诸葛亮看破才摆出的这副姿态:“我对川中没有兴趣,而且我也觉得我没有能力去争夺。孔明先生,我相信以皇叔的雄才大略,关张赵诸将的武勇绝伦,再配上卧龙凤雏两大军师的机谋,皇叔夺下川中是肯定能成的事……可能先生也该有所耳闻,南中诸郡中的许多南蛮宗族都与我通商交好,而我亦留了三个徒弟在交址缓图建宁郡以为交州门户。我的条件就是皇叔在大定川中之后,不要去染指南中诸郡,更不要从那里征兵收粮。有何需求,还是用公平商贸地方式去解决,交易据点不妨就定在建宁。这里我还要说一句,只要我陆仁仍旧占据建宁一天,就会尽力不让南中诸郡给蜀中带去什么祸乱,如此对皇叔的北伐大业也会大有帮助。”

诸葛亮闻言楞了半晌才不确定的回应道:“陆夷州,这就是你地条件?”

陆仁道:“不错,先生以为如何?”

诸葛亮陷入了沉思,必竟陆仁的眼光也放得太远了。从整体局势上来看,陆仁似乎已经肯定刘备入川肯定能成事,而抢占建宁就有点把建宁当成了第二个桂阳的味道。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诸葛亮有点担心陆仁这是在为日后与刘备争夺蜀中先打埋伏。万一刘备在大举北伐的时候,陆仁联合南蛮各族在背后捅上一刀,搞不好刘备就要基业尽失。对诸葛亮来说,南蛮各族各不可怕,但是陆仁掺合进去的话就相当可怕了点。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陆仁恰恰就是一个诸候中地大财主,到时候大把地钱粮往外一洒,还怕找不到人给他卖命啊?

不过诸葛亮的心念转得也相当快。早先他游走天下探查局势时到过蜀中,知道蜀中成都到建宁如果是行军地话至少要三个月的路程。而如果在紧要关口设下关隘,少量兵力就能挡住数万大军,南中诸郡如果有些什么不对劲的举动并不是不能防范。再者蜀中的刘璋暗弱无能,陆仁如果真的是想要想夺取蜀中完全可以彻底断绝与刘备的往来拖延下去,然后从成都的南面进军,让刘备失去攻取蜀中的机会。也就是说,陆仁的确对蜀中没有兴趣。

一念至此,诸葛亮的心中已经有了定论,那就是陆仁的条件应该答应。而且正如陆仁说的那样,让陆仁去代管旁人眼中棘手的南蛮异族,刘备可以省下不少心。而且有建宁到成都这条商道,对于刘备可能会有的军事帮助可不是一般的大----如果按老样子,从桂阳买了东西再运送到日后根据地的成都,累都会累死人,花费还超高!

“既如此,亮代主公答应陆夷州便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