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穿越架空>三国求生记> 第一百七十九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九回(2 / 2)

赵云听了个茫茫然不知所谓。陆仁自己也拍了拍脑门。感觉有些言不对题。抓了半天的头后陆仁解释道:“其实我认为农工商三者。关键是要看当中的比重。打个比方,一地的百姓生活安乐,岁岁大收,自然每家每户都会存留下大批的粮米。而这些粮米自己吃是肯定吃不完的,那与其放在那里烂掉不如转卖给商人,再由商人贩运到其他需要粮米的地方。反过来工匠们打造出农民们所需地器物,也需要商人收购再转卖回农家。换句话说。商人其实是可以用来保证各方所需物件地人。只是这一类地商人并不需要太多。”

赵云大概的懂了点意思,沉吟道:“话虽如此,但利厚则民心易动……”

陆仁笑道:“这个其实不用担心,真正要经商并不是什么人都经得了的。其中利益的计较、各地需要什么货物,不是聪明才智之士也打理不好。别的不说,至少要能写会算,这可是寻常百姓与工匠做不到的。换言之,真正的行商获利之人。往往都是些精英。而这一类地人是不会多的。”

赵云摇头道:“唉,不懂不懂!云必竟是一介武夫,这些事我全然不得要领。或许就像陆仁射说的那样。让合适干什么的人干什么去最好。只是皇叔将这新野城交托于我,把守城池是我的份内之事,但如何治理我却有些不清不楚。有心专注农事,却又眼见到行商之利,因而有些犹豫不决……陆仆射既然在此,可否为云出些主意?”

陆仁笑道:“蒙子龙兄看得上我这点薄才,我自当从命。只是我想先知道一下新野城中的户籍、农田与工匠的数量与分布……哎?这些应该是孙公佑的事啊!”

赵云道:“公佑平时治理农田民事,子仲又常常不在城中。如今正直秋收,公佑去考较钱粮入仓自己都分身乏术,新野城地一应诸事就只能我先顶上了。”

陆仁点头道:“原来如此!”

赵云当下便差人取过新野城地户籍与地图,向陆仁大致的解说了一下新野城目前的状况。

当初刘备刚到新野地时候新野人口不足十万,两年下来人口大概是到了十六万左右,总体来说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分配还是很合理的。陆仁看过之后只是建议赵云趁秋收后的农闲集中一批民间劳力以官府出资、民间出力的方式进行水利的兴修,并在新野城西南方向画了一个圈,建议在那里挖一个人工蓄水湖。手工业方面有些失调,一般性的民用器具可能会生产过剩,陆仁便建议抽调一些工匠出来专门兴建一所兵工场,既能保证工匠人力的不流失又能保证刘备军队的武器、军需的稳定供应。再就是陆仁建议鼓励民间进行生猪、生鸡的大规模饲养,目前的农民家庭式饲养很难满足市场需要。再说猪的食性广,秋收过后的米糠、粟皮正是比较好的饲料,扔掉可惜,不如来个废物利用,间接的还能带动一些经济流通。

陆仁在这里说,赵云在一旁用心的记,下面还有个书吏在那里写。就这样过了好一阵子,陆仁感觉也说不出什么来就随意的笑了笑,赵云也不再多问。当下端起酒杯又向陆仁敬酒,二人开怀畅饮。正饮酒间门卒来报,说是竺的商队刚刚回来。二人当即放下酒杯,赶去大仓与竺会面。

赶到大仓时竺正坐在一片树阴下扇风乘凉,时不时还拼命灌水下肚,显然是一路上有够累的。陆仁上前打招呼前先仔细的看了一下广场情况,车辆货物不少,大约还有两百匹左右的无鞍马匹,应该是刚刚购回来的。

就快走到近前时竺也看见了陆仁与赵云,略微的惊了一下马上起身迎过来。三人礼罢后竺问道:“陆仆射,什么风把你这大贵人给吹到新野小城来了?”

陆仁故意板起脸道:“特来追讨债钱。”

“债钱?”

陆仁笑道:“兄,你在令妹那里平价购走我不少好酒,我这还是刚刚才从子龙兄那里知晓。老实说,你购去了多少酒?怎么样也得补偿点酒钱给我吧?”

赵云与竺同时哑然失笑,竺望了眼赵云后伸起一根手指道:“补给你这么多行不行?”

陆仁道:“这是……千两黄金?”(

“切——!”

三人大笑。大笑过后陆仁问道:“兄,你这一趟又是去了长安与西凉?我看你又购回来不少上等马匹啊。”:<.

“河内?那不是司马氏的老家吗?”|>之便为主公打听各方消息。这次我打听到不少北方的消息,陆仆射有没有兴趣听一听?”

这正是陆仁比较关心的事,上次陆诚去因为时间太紧,对曹操与袁氏三子之间的事没打听到什么,当下点头道:“哦,非常有。说来听听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