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极品御用闲人> 第两百六十一碗 蒙古两路攻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六十一碗 蒙古两路攻宋(2 / 2)

绥靖四年十一月,大宋中央朝廷已经把建立第一个行省的准备工作完成。王钰向皇帝请旨,正式任命吏部尚书李纲为辽东行省第一任督察使。划定大定府至辽阳府一线为辽东省地管辖范围。下辖来州,锦州,辰州,开州,沈州,通州等数十个州县,与高丽国隔鸭绿江相望。

王钰从中央和地方挑选得力官员,组成辽东行省的第一届班底,准备在来年年初之际,入辽东行省司仪行政。

就在这一年年底,王钰预料的一件事情实现了。辽帝耶律大石果然在占据几个城池之后,向大宋朝廷派出了使节,商讨平分土地一事。

王钰故意把辽国使节扔在驿馆足足半月,不予接见,就在辽使耐性快要丧失之际,他才派出以参知政事尚同良为大宋代表,与辽国使团展开谈判。

辽国使臣一开始还装模作样,煞有架势地提出要平分金国土地,一开口就要长白山地区以及兴安岭以东的大片领土。尚同良将情况报告王钰,后者断定,这是辽国欲擒故纵之计,先狮子大开口,然后坐地起价。

遂指示尚同良,与辽国使臣力争,大宋同意把金国旧西京道,以及靠近幽云十六州的部分领土转让给辽国,以酬谢他们发兵援助,共同灭金。

尚同良把把这个方案提交给辽国使臣之后,辽使错愕不已。要知道大宋提出这片领土,完全是靠近大宋军事重镇幽云十六州,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要是辽国得了这片领土,就时时刻刻处在大宋军队的威胁之下,这怎么能要?

如果这个方案实施,那么辽国这片领土,南,北,东三面都被大宋包围,西面又是蒙古。人家随时都可以吞下这块肥肉。因此,辽使断然拒绝了这个方案,一再坚持讨要辽国所提出方案中的领土。

谈判也因此陷入僵局,可大宋方面似乎并不着急。也难怪,辽国十几万兵马,现在处在大宋的军事包围中,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反而大宋对件事情,毫不在意,因为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就在年末之时,辽国使臣终于呆不下去了,提出了另一个解决方案。

“大宋拿出白银五百万两,黄金一百万两,丝绸四十万匹,瓷器一百五十万件,作为大辽出兵的军费。同时,大宋必提供火炮两百门,弹药若干,神臂弓一千张。最后,大宋须与辽国签定盟约,从今往后,由大宋境内输入西域地所有物品,辽国要征收两成的税收……”

王钰终于听不下去了。打断了尚同良的话:“他直说想要火炮和硬弩的制造技术不就完了?还有黄金白银,丝绸瓷器,这几样折算下来,总价绝对超过两千万两白银。干什么?吃大户,当我是冤大头?还有,征收两成关税?契丹人还真不脸红。光是这一项,只怕都能撑起他们地全国税收。哼

说梦!”

“王上。辽国方面还提出……”合着尚相还没有说完,辽国还有条件。

“不听了,不听了!你告诉辽国使臣,想都别想。他们爱呆多久呆多久,那几个城本王不要了,让他们占着吧!本王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契丹人还有作奸商地潜力。”王钰冷笑道。

尚同良见状,把册子一合。笑道:“臣也认为,辽国条件太过苛刻,早就超过我国可以接受的底线。”

“岂止是超过底线,他们这个方案,怎么看都像是战败国在赔款。当我们是傻子。天下哪有这么便宜地事?辽军出国门以来,打过几个像样地仗?大漠一战。南府军与金军已经打得两败俱伤,他们来干捡一个便宜,根本没有多少损失。围攻黄龙府。也是顺水人情,北伐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干什么去了?这时候就想来分好处,门都没有!”

王钰有些不明白,耶律大石一代枭雄,何等样人?明知这不可能为大宋所接受,还提出如此苛刻地条件?他凭什么?说句不中听地话,那十多万辽军,大宋如果想一口吃掉他们都有可能,还敢坐地起价。

答案马上就出来了。

兵部张浚匆匆进入政事堂,施礼完毕,将一道奏折递到王钰案前。王钰瞥了一眼,是幽云卫萧充上的折子。难不成契丹人又玩什么花样了?

“……十一月二十五,蒙古人兵出呼伦贝尔,沿兴安岭直扑上京。我上京守军,浴血奋战,终因兵力悬殊,城池告破,我军阵亡殆尽。腊月初八,仪坤,龙化陷落。臣于初九率兵救援,与敌战于横河,臣部岳飞,击破蒙古大军,斩首五千余级……”

王钰看罢,怒火冲天,那公案上一个上好汝窑出产的茶杯,被他砸得粉碎!政事堂内多位大臣,被这突发地一幕所震惊。

“这头养不家的恶狼,借我庇护,才有今天,反过头来就咬我一口!不灭蒙古,孤誓不为人!”王钰雷霆一怒,惊得政事堂内大臣们战战兢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的怒火还没有平复,又一个人行色匆匆的奔入政事堂。这回来的,是枢密院都承旨郑僮。枢密院自权力还给兵部之后,成为大宋最高情报机关,自成立以来,极力刺探金国情报,在国门之外,广有耳目。

郑僮刚一进来,就发现气氛不对,又看地上摔得粉碎的茶杯,知道王上心情不好。但此事十万火急,必须马上奏报。他到底跟王钰是同窗好友,又是当年一起在京城厮混的玩伴,左思右想,硬着头皮上前报道。

“王上,枢密院刚刚收到消息,七天之前,一支蒙古大军从草原出发,正奔向甘宁卫戍区。探子在上报之前,已经提前知会了甘宁卫范大人。”

这个消息,不啻于晴天霹雳,在王钰滔天的怒火之上,浇上了一桶油。蒙古人居然兵分两路,一齐向大宋发难。七天以前地消息,那么现在,蒙古人应该与西北军打起来了。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王上一定会雷霆大怒之时,王钰反倒冷静下来。听完郑僮的奏报之后,他缓缓的坐了下去。好大一阵的沉默,他的神色渐渐恢复平常。

“甘宁卫戍区是操练地新军吧?”良久,他开口问道。

“回王上,自董平出事之后,西北军损失巨大,目前正在操练新军。恐怕战斗力……”张浚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这还用说吗?西北军自董平折了一阵之后,十万大军损失一大半。西夏王李乾顺造反,围攻原宁夏都护府,又折了一部分,现在能战之兵,不过两三万而已。蒙古人既是有备而来,那范道远恐怕……

甘宁地区接壤内地,一旦失守,黄河以北大片地区将直接受到威胁,汴京也不能幸免。

王钰神色如常,伸手去拿毛笔,郑僮一见,赶紧上前挽起袖子替他磨墨。王钰沾上墨汁,笔走龙蛇,一挥而就。而后,取过大印,重重地盖了上去。

“马上命令太原方面,兰州方面,各自调集三万兵力,增援范道远。同时命令萧充,只能进不能退,在朝廷下一道命令到达之前,给我往死里打,不要一个俘虏。还有,这个消息,严格保密,不许对外透露。”王钰亲自书写了命令,交给了张浚。

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个消息如果泄露,后果严重。

“马上召集相关大臣,进宫议事。还有,请吴大人和大司马韩毅也一并出席。”王钰神色严峻,现在总算明白契丹人为什么敢猴子大开口了。这用汉人的话来说,叫趁火打劫。

虽然一早就料到,蒙古人是不会臣服于大宋的,一旦羽翼丰满,造反是迟早地事情。前些日子,大臣们还在讨论,要不要出兵惩罚蒙古,现在倒好,人家主动打上门来了。

“本王当初说过,十年之内,剿灭蒙古,不把这个问题留给子孙后代。列位臣工,现在,恐怕要提前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