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东北谜踪> 第四十三章 神鹊护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三章 神鹊护法(2 / 2)

老古头这人性子很急,说话的工夫就下了地,就要去把菜窖里面的东西取出来。我和大牙见状也紧忙下地,跟着老爷子出了屋。总不能让这老爷子忙活,毕竟人家岁数不小了,上上下下的,再伤个筋扭了腰啥的,于是我和大牙听从老古头的指挥,把菜窖打开了。

刚一掀开菜窖的顶板,一股阴暗发霉的气息就涌了出来,有种让人窒息的感觉,我和大牙捏着鼻子都跳到了旁边,晾了半天,空气流通后味道才不那么明显了。

地窖深度也就是三米左右,沿着一架颤巍巍的木头梯子下去后,发现里面的存放的东西并不是很多,角落里堆着一堆木头和房瓦等破烂,在一堆咸菜坛子的旁边发现了那个石头像,个头不是很大,底面直径估计有三十厘米左右,高也就半米左右,很不起眼的杵在那里。

我和大牙费了很大劲才把那石像给拎了上来,这个东西阴气太重,不好直接带到屋子里,而是直接放在院子里,晒晒阳光。

我和大牙围着这石像转了好几圈,越看越是惊讶,这石像刻得十分精细,简直就是鬼斧神工之作,刻工流畅,栩栩如生,兽首人身,脑袋有点像鸟头,配上人的身子,看那神态,总有点阴森森的感觉,不知道哪里透着那股子怪异。

这种形态诡异的石刻与在古建筑和古墓葬的前面的“翁仲”倒是有些相似,翁仲就是立在古墓葬前的石人、石马、石狮之类的石雕。不过我看了半天这东西,看这个头与形体都不太像是翁仲,倒是有点像是镇墓兽。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是为镇摄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渐消失。不过一般主要都是陶质或是唐三彩制成的。像这种石制品极为少见,所以也不敢断然就下结论。

这个石像从身上服装的风格上也看不出是哪个朝代的,身体魁梧,穿着威风凛凛的武将铠甲,但看得久了就感觉有点不对,尤其那双眼睛,不论从哪儿个角度看过去都好像一直在盯着我们,顿时感觉头皮有些发麻,浑身发冷。

老古头见我们在外面站了有一会了,就招呼我们进屋暖和暖和,我和大牙也觉得浑身有些不太自在,就搓着手进了屋。

老古头又把茶壶里的水加满,对我们说:“这石头像在我这有段时间了,我倒也没啥用,当时就是觉得是个老玩应儿,应该能值俩钱,但是也不敢让别人知道啊,谁不怕惹上事啊。你们要是觉得有啥用,你们就拿走吧。”

“古大爷,您误会了,我们不是要这个石像,我们只是职业病,对这东西有些好奇,见到这类东西就想研究研究,我们不要这个。”

老古头看出我和大牙对这东西比较感兴趣,以为我们是不好意思要他的东西,一再的说这东西对他没有啥用,真是想要给我们,让我们拿走。在我和大牙的再三解释下,老古头才相信了我们只是想研究一下,并不是真的想要,也就不再多说了。

我算了算日子,告诉老古头四天以后适宜动土,到时候我和大牙帮他整利索完再走,老古头一听这话喜笑颜开。晚上说啥也没有让我们走,执意要留我们一起吃晚饭。晚上喝了点酒后,老古头就睡觉去了,我们也就在他家睡下了,反正农村的房子都有地方,我和大牙就住进了西屋里。

我和大牙白天时用相机把那石像拍了几张照片,晚上闲着没事就把相机里的照片导入到了电脑里翻看着,只是也没有看出什么端倪来,虽然看着有点像镇墓兽,可是也不能肯定。而这个东西对我们有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也是一无所知,后来干脆给柳叶发了封邮件,把图片都发了过去。

隔了一会后拨通了柳叶的电话,能感觉到柳叶似乎很疲惫,我把这边的事情简明扼要的说了一说,当我说起那神秘石像的时候,柳叶似乎也很感兴趣,一边收着邮件,一边说她回北京后这几天的事。

原来柳叶回到北京后,就在家里全力开始翻译那老道留下的手册。参考了很多的工具书,因为小册子里用的文字不全是托忒文,也有些八思巴文和满语夹杂其间,所以翻译进程很缓慢,但随着不断的深入,也有了很多惊人的发现,听柳叶说,估计再有一两天就可以全部翻译完了,等整理好后再一起说给我们听,到时候大家再讨论。

正说着间,突然电话里传来一声惊叫,这一下子把我可吓得不轻,赶紧问柳叶出了什么事。

柳叶电话里连声说着对不起,之后才告诉我,是因她打开了我刚发过去的邮件,图片上的那石像她认识,是乌萨的“神鹊护法”。

石像上雕的那只鸟头就是神鹊,其实也就是乌鸦,乌鸦是东北土著先民“满族”的喜神和保护神。有“乌鸦救祖”(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传说,满洲后世子孙,俱以乌鸦为神,不得加害,东北山民们进山打猎也有“扬肉洒酒,以祭乌鸦”传统。

清顺治帝入关后,在北京故宫内设立“索伦杆”保持了人类对乌鸦的最高规格的崇拜。并在沈阳(盛京)城西专辟一地喂饲乌鸦,不许伤害。在《东三省古迹逸闻》中曾记载:“必于盛京宫殿之西偏隙地上撒粮以饲鸦,是时乌鸦群集,翔者,栖者,啄食者,梳羽者,振翼肃肃,飞鸣哑哑,数千百万,宫殿之屋顶楼头,几为之满。”

而这种人身兽首的神鹊石雕一般常见于“乌萨”道场内,用于开坛做法时的护法,一般应该是八尊石像,四文四武,分列在东南西北等八个方位,我们发现的这尊是武将的打扮,相对应的还有文官装束的“神鹊护法”石像。

发现这种石像就足够证明了一点,就是这里一定与后金朝,也就是努尔哈赤的那个年代有关,只有在那个年代,也只有乌萨才会使用这种神鹊石像做为护法。

到了大清以后,乌萨像是一夜间就悄然消失了,而满洲的“萨满”已经没有了先前“乌萨”的那种呼风唤雨的神通,也可以说“乌萨”在历史上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历?***冢械仄吖墓橐降兀彩刮谌蹙痛硕洗挥懈玫谋淮邢吕矗奈资σ仓皇强闷渲幸欢胫虢猓匀痰奈资跤肷裢ㄒ泊蟠蛄苏劭邸?br >

我和大牙听的是瞠目结舌,继尔又有些莫名的兴奋,因为照这样来看,至少我们这次并没有白来,现在可以确定这里一定与“乌萨”有关,或许也与我们要找的“行地七公”有关。无论如何,看来都要找时间去娘娘庙的遗址探一探究竟。<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