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见没见过,乔紫清是一点也不客气地照单全收,得知此事的楚云除了苦笑,也无可奈何。
自己的女人要占自己的便宜,楚云难道还能说“不”么?
又过了五日,许都的信使终于抵达宛城。
楚云擅作主张接纳张绣、贾诩二人的投降,虽然完全符合曹氏集团的利益,但未向曹操请示就如此行事,这越俎代庖之举又成为那些汉室忠臣们攻击楚云的一个借口。
曹操与曹氏将军们在朝中军政大事上独断专行,把控所有兵权,为他们诟病已久,昔日董承、吉本之死使得他们老实了一阵,但时间一长,那些不该升起的念头,难免再度死灰复燃。
只是那些多半手无实权,不敢攻击声势如日中天的曹操,还有那些根基稳固的曹氏宗亲们,因而唯有借助诋毁才华横溢但年纪尚浅的楚云,作为给曹操使绊子的方法,尽管无异于隔靴搔痒,但在他们看来,自己可不是在做无用功。
而自诛杀边让引起兖州叛乱群起,曹操对这些士人、汉室忠臣们的容忍度与日俱增,但凡不是诸如董承、吉本这种以实际行动威胁曹操利益的行为,类似言语上的谩骂攻击,曹操多半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
当今天下未定,朝中大小事务仍需出身士族的群臣们效力,这朝堂之上,也并非事事都是曹操一人说了算。
因此,曹操心中有意维护楚云,但为了让这些喋喋不休的群臣闭嘴,曹操也唯有遂了他们的心意,召楚云回许都。
曹操的回信中,先是赞誉楚云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平息宛城之危,有关群臣们的诟病,其字里行间满怀对楚云的歉意,纵使他明知楚云从不会因这些名利之事有任何怨言,但他心里还是觉得过意不去。
刘备的脸皮固然是厚实得赛过城墙,但曹操多年来也同样练就了一层厚脸皮,可饶是如此,他仍无法释怀自己令楚云遭受的委屈。
原因无他,楚云为他,为曹氏,为朝廷做了太多太多,而他扪心自问,从未真正给予过楚云相应的回报。
曹操向来唯才是举,赏罚分明,可唯有对楚云,他无法履行自己的信条,只能一次又一次做着对楚云有所亏欠的决定。
尽管这绝非出自他的本意。
经过楚云的劝阻,路招最终还是抛弃先前随楚云征战的打算,安心留在宛城,将眼下的势力继续发展壮大。
楚云此次在宛城期间,与路招几乎形影不离,然而到了分别之日,路招还是对楚云依依不舍。
“今日一别,当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会。”
这是路招送别楚云之际,所道出口的唯一一句话。
楚云回应他的,只有一道别有深意的眼神,以及莞尔一笑。
依照曹操于书信中的指示,留下一万荆州军填补宛城守军的伤亡空缺,其余大军由楚云率领一并带回许都。
在宛城的这段日子,楚云对关羽略显冷淡,虽是无意之举,但楚云心里还是有点过意不去。
将这位当世名将晾在一边,自己却和昔日的老兄弟黏在一起,楚云本以为关羽就算不大动肝火,也要为之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