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痞臣> 第二百五十五章 牛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五章 牛津(1 / 2)

 这带着有些闽南口音的官话,让徐乙猛地从思索中清醒过来,在异国他乡突然听到有人用中文在向自己打招呼,徐乙不由得有些惊讶地回头望去。

一个少年,一个穿着和英国人一样的服装,留着一头短发,却有着黄皮肤、黑中泛黄的头色,黑眼睛里带着一丝蔚蓝的少年,正带着微笑,坐在他的身边。

“是的,我是华夏人……”徐乙有些吃不准对方究竟是英国人还是华夏人,疑惑地打量着他,并微微点了点头。

“真是华夏人!”少年顿时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夸张地指着徐乙的辫子:“我没猜错!真的没猜错!您真是华夏人!您的辫子!这辫子就和我以前一样!我果然没有猜错……”

“辫子?”徐乙愣住了:“你以前也有辫子?”

“当然有!”少年得意的指着自己空荡荡的脑后:“我从小就留着辫子,直到去年才刚剪掉的它,所以我见您也留着辫子,这才会问您是不是华夏人。”

“你也是华夏人?”

“是的!我是华夏人,可我出生在南洋,从没去过华夏。”少年欣喜中带着有些向往,点头答道。

少年这么一解释,徐乙立即就明白了。在南洋的华夏人一直有着不少,在明末清初时,中华大地上战乱荒芜,饥荒横行,为了让自己生存下去,那些活不下去的闽南人就冒着风险,飘洋过海,跑到了南洋,并留在那里代代流传了下来。而面前的少年,官话里带着闽南口音,毫无疑义就是当年出海的那些人的后代。

虽然是相隔好几代,并从未回过华夏的后人,而且少年的母亲还是个金发美女,但他的身上的的确确流淌着华夏人的血液。而且听了少年的解释后,才知道他从小就在父亲的叮嘱下留起了辫子,在家说中文,行华夏礼。直到了英国后,才在因为一件事的发生,剪掉了脑后的辫子。

“是因为英国人不习惯看到华夏人的辫子么?”和少年聊了一会,徐乙对这个既聪明又健谈的少年有了很不错的印象,听他说到这里,忍不住问了一句。

“这倒不是……”少年尴尬的抓抓脑袋,笑了笑:“其实是因为我的邻居,萨瑞太太的小女儿……她是我的女朋友,一直很喜欢我的辫子,为了讨她欢心,我一时冲动之下……就把它剪下来送给她了……”

出乎意料的答案,让徐乙忍笑不俊,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自己面前还未到二十岁的少年居然还是一个情种,为了自己喜欢的女孩,毫不犹豫地就剪掉了留了十多年的辫子。

“哈哈哈!有趣!有趣!”徐乙忍不住笑了起来,同时对少年的直白和坦率大为赞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