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颠覆笑傲江湖> 第六十九章 果然,洞房不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九章 果然,洞房不败!(2 / 2)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他推开房门,刚刚踱出房门,却大吃一惊,凭栏下望,只见长方形的一楼院落中,整整齐齐站列着四排精神抖擞的穿青袍,戴红缨帽的佩刀汉子,这四排人足有一百多人,站得整整齐齐,肃然而立,鸦雀无声。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从楼上望过去,只见廊下也贴墙站着一排人,一个个身杆儿笔直,吴天德识得这些人的装扮都是厂卫的番子,难道朱静月诈死事发,朝廷派人来缉拿自已了么?瞧这光景恐怕客栈外也有不少人,这么些人悄无声息地控制了整间客栈,虽说自已今夜难免耳目不灵,也可见这些人不光是训练有素,而且武功不弱。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吴天德定了定神,正想退回房中唤起曲非烟,再想办法遁走,院中一个脸色灰白的店小二瞧见他出来,已经连滚带爬地跑到左边廊角去,吴天德顺着他的目光瞧去,只见廊角停着一顶蓝昵小轿,轿旁立着两名军官模样的汉子,瞧装扮应该是百户。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店小二伸手指着吴天德说了几句什么,那两名百户听了向楼上瞧了瞧,俯身对轿中说了几句话,只听轿中传出呵呵一串笑声,一个悠悠地尖细声音道:“东方教主起了么?杂家可是久候多时了”。这人的声音并不见高亢,却徐送耳边,清晰如在面前。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吴天德听见轿中人说东方教主,心中电转,他虽昨日酒醉,也还记得自已一句“洞房不败”吓跑前来浑水摸鱼、想谋个一官半职的那些江湖人的事,难道消息传得那么快?竟然有人以假作真,前来拜访东方不败了?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吴天德正觉好笑,只见那军官一挑轿帘儿,一个身材高挑儿的太监自轿中哈腰走了出来,站身了身子,微笑着向楼上望来。二人目光相接,都是一怔,只见那人高高的个子,一张白净的长脸,细而长的眼睛,面上虽堆满微笑,却仍有一股不怒而威的官威,正是自已在周王府结识的那位魏进忠。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魏进忠瞧见是他,也不禁惊讶,他成立西厂后还曾想过找这位吴将军回来攘助自已,只是派人一打听,福建方面也不知吴天德下落,他甫一上台就和东厂斗得不可开交,这事儿便搁下了。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此刻瞧见是吴天德,魏进忠暗想:“听说日月神教东方不败到了这里,店伙计指的就是这间房子,怎么吴天德却在这里?莫非他离开官场,投到了东方不败手下?嘿,这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看这模样他必是东方不败极信任的人,我曾专程前往黑木崖拜山,却被日月神教的人推托教主不在,挡了我的驾,若是通过他,或许能得到日月神教的支持”。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魏进忠这样想着,面上作出无比欣喜的表情道:“原来吴将军在此,杂家对将军可思念得紧呀,东方教主可在楼上?”。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吴天德见果然不是为了朱静月的事而来,顿时放下心来,将房门一掩,沿着楼梯拾阶而下,来到魏进忠面前,呵呵笑道:“魏公公,久违了,此处只有吴某和内人一行人,并没有什么东方教主呀”。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魏进忠一怔,微有些不悦地道:“吴将军何必隐瞒呢,杂家昨夜得报东方教主在此现身,是以匆忙赶来,在这廊下候了一夜,可谓一片赤诚,还望将军代为引荐”。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吴天德哭笑不得,这时让魏进忠刚刚扬声一声东方教主的呼唤,将楼上的住客都惊醒起来,推门看见许多朝廷的官兵,连忙都掩上房门不敢出来。游讯、桐柏双奇悄悄躲在房内,见吴天德与那个大太监对面而立,相谈甚欢,瞧样子这太监必是朝廷极有权势的人物,不禁对吴天德又敬又畏,只觉这位华山掌门手眼通天,江湖、官场都有势力,自己巴结这位大人物果然没错。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不戒和尚站在三楼瞧见楼下一群东厂番子打扮的人,不敢声张,连忙唤起了仪琳暗作准备,若是这些人对吴天德不利,说不得只好大打出手了。吴天德见惊起了这许多人,无奈拉着魏进忠到了大厅中坐下,忸忸怩怩地将昨天醉酒的事儿说了出来,魏进忠听了不禁失笑,他听说东方不败在此,连夜赶来,为表诚意,在廊下呆了大半宿,想不到却被那些江湖人摆了一个大乌龙。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东方不败不在,魏进忠又动起了吴天德的主意。他去福建赐婚时,捡了吴天德遗失的袈裟,此刻辟邪剑法已有相当火候。这门奇功当真了得,魏进忠四十多岁的人才开始习武,练了这门功夫,居然打败了锦衣卫北镇抚使厉烈,恩威并施将锦衣卫拉拢了过来。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在魏进忠眼中看来,这袈裟上面的武功来自吴天德,那日见吴天德遗失了袈裟也不甚着急,那他一定有更加高深的武学了。虽然论势力他现在在朝廷灸手可热,又刚刚得朱熹宗赐名忠贤,圣眷正隆,但他要把持东厂、西厂,急需这样武功高强的江湖人物协助。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一想及此,魏进忠对吴天德道:“将军在福建军功赫赫,本来当今圣上和杂家都以为将军必可青云直上,不料却被泰王谗言,以至贬官,深为将军扼腕叹息。圣上登基之后,杂家曾派人往福建寻将军而不遇,今日在此得见将军,实是天缘,吴将军可有意重回朝廷?将来建功立业、封妻荫子,那才是正途啊”。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吴天德当然知道跟着魏忠贤混,的确是可以青云直上,不过也一定是。。。。。。遗臭万年,所以摇头叹道:“魏公公,你也知道吴某是一介粗人,官场上那一套实在是玩不转,唉,是当今圣上,对我青睐有加,魏公公对我也有知遇之恩哪,不过吴某实在不是那块料儿,如今我已担任华山剑宗掌门,一介江湖人,不能为公公鞍前马后了,恕罪恕罪”。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魏忠贤听了华山剑宗掌门几个字,心中不由一动:刘公公现在被自已咬住一些纰漏不放,成了落水狗,泰王一派现在弃车保帅,已经不再保他。原本归附东厂的嵩山派直接攀上了泰王这个高枝儿,以致自已碍手碍脚,有这些相助泰王,铲除泰王势力增加不少麻烦。若是自已能好好利用一下华山派这枚棋子儿,以江湖制江湖,说不定可见奇效。”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魏忠贤心中正盘算着如何与吴天德拉近关系,利用他对付嵩山派,一个番子匆匆跑过来,对他耳语道:“厂公,伙计们发现刘公公他们的踪迹了”,听到这个消息,魏忠贤霍然而起,暂时打消了拉拢吴天德的念头,向他道:“吴将军,杂家还有要事待办,这便告辞了。将军纵然无意于官场,你我总算曾同为圣上效力、渊源颇深,来日若有机会,杂家说不定还要再去拜访将军的,哈哈。。。。。。”。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吴天德含笑道:“公公有事尽管去忙,吴某草莽中人,一介白丁,公公要见,自然是随时可以见得到的”。魏忠贤急于铲除自已的心腹大患,闻言向他含笑拱拱手,急匆匆地去了。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吴天德注意到他步履轻盈,仿佛有一身极上乘的功夫,不禁微微一奇,他记得初见魏忠贤时,这人顶多只会一些粗浅的功夫,怎么短短的时日,居然学会了一身上乘武学?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魏忠贤一去,客栈中里里外外数百名西厂番卫都随着潮水般退去,吴天德思索再三,想不通其中缘由,便摇了摇头不再去想,这时厅口传来曲非烟的声音:“天哥哥,出了什么事?”。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吴天德扭头瞧去,只见曲非烟头发只是轻轻挽着,显然是匆匆下来,还不及好好妆扮,轻挽的秀发蓬松着,给她稚美的脸庞带上一分慵懒的感觉,十分迷人。吴天德看着爱妻,觉察到她向自已款款走来时,双腿的姿势似乎有些不得劲儿,忽地想到了其中原由,不禁促狭而得意地向她咧嘴一笑,顿时让曲非烟又晕红了双颊。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ps:汗,这一章过了吧???老吴可难为情死了......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本书周颠的设定,取自明史《方伎传》。明初,周颠、张三丰之属,踪迹秘幻,莫可测识,而震动天子。周颠屡惊天子,朱元璋不胜其烦,派人用烧酒将他灌醉,覆以巨缸,集薪烧之,薪尽启视,则安然无恙,顶上出微汗而已。朱元璋大感惊异,后言语冲撞朱元璋,被他铁索缠身投入江中拖行,意在溺死。不料行止湖口时,周颠仍安然无恙。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在庐山顶端建亭立碑,并亲撰《周颠仙碑记》,以志纪念。他还亲自记述道人周颠与自己来往的事迹,写有《周颠仙人传》,娓娓道来,是一篇难得一见的奇文。在旧派武侠小说中,周颠排名还在张三丰之上,本文并非引自倚天之周颠。

<div style="display:none">16k.cn</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