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塞外江南> 第五百一十七章 杨承志的人格魅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七章 杨承志的人格魅力(2 / 2)

看到两人这个样子,杨承志觉得无语,高丽人倭国人就是这种习惯,见人问候的时候都像华夏古代一样给人鞠躬问候。

虽说这种问候对人相当尊重,可是杨承志真的有点不习惯,不是说他看不起这种问候的礼节,只要是他觉得相互之间都这么熟了,每天也用不着这样问候了。

杨承志也曾经和朴贤珠说过几次,就是这两兄妹杨承志也提到过几次,让他们不用这样见面打个招呼,随意问候一声就行了。

可让这两人一下子忘了几十年的礼节,这对兄妹还真的不习惯,到最后,杨承志也不在说他们了,毕竟人家是尊重你才这样问候你。

听到两人的问候,杨承志含笑点了点头,这几天感觉怎么样,华夏温家火神派的藏书和你们高丽珍藏的医书有什么区别。

朴国珍和朴秀云听杨承志这么一问,脸上一红,朴国珍嘿嘿一笑,杨先生,现在我们才知道以前华夏中医之所以没落并不是因为没有藏书,而是认为败坏,以前我们高丽韩医妄图取代华夏中医,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可笑。

朴秀云点点头,温老爷子给我哥的这几本华夏古医书就让我们受益匪浅,哥哥也问过温老爷子,才知道这些古籍也不算是华夏最高深的医书,温老爷子曾说过,华夏最具权威的古医书首推华佗先师的青囊经了,可惜这部医书早在三国年间就失传了。

说着话,朴秀云朴国珍两兄妹还流露出了惋惜的表情,在他们看来,要是华佗先师的青囊经能流传下来,他们高丽人肯定不会有用韩医取代华夏中医的想法。

杨承志对于两兄妹所说的一切表示满意,华夏中医门派林立,并不一定说华佗先师的青囊经就是最好的,无论那一家的医学,你只要用功去学,以后都会成为一代名家。

杨承志这样说并不是贬低华佗先师的青囊经,他本身就是华佗医学的传人,又怎么会贬低自己学习的华佗医学。

只要是杨承志认为,无论哪一个门派传承下来的医学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只要专心钻研,必定能发挥出所学医术的长处。

纵观古今,没一个年代都要出现一些名医大家,这些人从来没有学习过华佗的青囊经,却也流芳千古,并不是传承好就可以成为大家,那的看你有没有学习的天赋。

杨承志这一番话,说的朴贤珠一家三口茅塞顿开,三人一起弯腰给杨承志鞠了一躬,朴贤珠说道:谢谢你,以前是我们钻进了牛角尖了,我决定了以后就留在华夏继续学习华夏中医。

听朴贤珠这一说,杨承志心头一闪,他想到了一件事情,笑着说道:朴老,留在华夏打算在哪里发展。

朴贤珠摇摇头,我这一把年纪了,还能在那发展,到时候看看哪里需要我这样的糟老头子,只要有古籍可看我就呆在哪里。

听完这话,杨承志脱口道:朴老您老要是不嫌弃的话,就到我哪里帮忙,我杨家虽说当年被灭门,珍藏的古籍流失了不少,可保存下来的古籍无一不是珍品。

杨承志这话说的十分明白,他杨家还留有很多的医学古籍,要是朴贤珠过他那里帮忙的话,那些古籍可以让朴贤珠借阅。

朴贤珠听杨承志这一说,不由的一愣,脱口问道:小杨,我好想记得你中医是第二职业,你主要是酿酒种菜养鱼,就是我想帮忙,你看我这一大把年纪也干不了那种活了。

听完朴贤珠的话,杨承志哈哈大笑,笑过之后,说道:朴老,一直没有很您说过,我今年打算重建一下杨家沟,到时候在杨家沟开设一个中医馆,您老也知道我这人不喜欢束缚,所以想找几个人过去帮忙。

朴贤珠听杨承志这一解释,笑着说道:我可听温老说了,你家自己酿制的神仙醉不错,我要是去你那帮忙的话,这酒。。。。。

杨承志哈哈一笑,朴老放心吧,到时候您老肯定能喝到别人喝不到的佳酿。

朴贤珠听杨承志这样说,听的是满头雾水,家中还有别人喝不到的佳酿,他可是听人们说过,神仙醉在市场上都有出售,难道还有特供这类型的神仙醉。

承志,你酿制的酒是不是还有没有在市场上出售的,这一会的工夫,朴贤珠对杨承志的称呼由小杨变成了承志,。

杨承志点点头,朴老不瞒您说,我家中有三个档次的酒在市场上根本没有出现过,到时候您老就知道了。

见杨承志这样说,朴贤珠点点头,笑着说道:承志,我这把老骨头就交给你了。

其实朴贤珠说这话的时候也有私心,他见识过杨承志逆天的医术,能把他这个只有三个月的绝症患者从阎王那里抢回来,这说明这个青年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他去杨承志那里帮忙不是为了钱财,主要是看中了杨承志所说的珍藏的古医术以及杨承志保命的手段。

直到后来朴贤珠才知道他今天做出的决定是多么正确,就因为朴贤珠一直在杨家沟帮杨承志打理医馆,杨承志为了回报朴贤珠,对他以及他的后代没都是鼎力帮忙。

和朴贤珠商量好到杨家沟帮忙的事情,杨承志给朴贤珠针灸了一次,因为朴贤珠也是一个中医国手,所以给他针灸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短短的十分钟,杨承志就收起五行金针,笑着说道:朴老,按照现在的情况,要是没有什么反复,用不了一个月您老就可以痊愈了。

朴贤珠笑呵呵从病床上坐起,作为一方名医的他在杨承志每给他诊治一次都会给自己检查一次,每次检查之后都有不同的感觉。

这种感觉完全出乎了朴贤珠的意料,作为中医分支的韩医第一高手,他对中医可是清楚的很,人们常说中医标本兼治,他也认同这个观点,只不过中医有一个最大的缺陷,那就是治病的疗程较长。

可杨承志对他的诊治却完全颠覆了他心目中中医疗程较长这个概念,自己身患什么病症他是心底清楚,这用了多长时间,至多一个月,就让他的病情大有好转。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去想的。

杨承志又和朴贤珠一家三口闲聊了几句就离开朴贤珠的病房,对于朴贤珠杨承志只能是针灸配药,其他他根本不用去嘱咐,毕竟人家也是一方名医,该避讳什么肯定知道的。

离开朴贤珠的病房,杨承志又去了其他那几个病房,给每个病人都针灸了一下,那些最后接诊的绝症患者无一例外都赠送了一粒壮骨丹。

收到杨承志赠送的壮骨丹,这些绝症患者对杨承志的感激是无与伦比,他们这些人大都是一些社会中的劳苦大众,正是因为没钱看病,所以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要不然的话他们的病情也不会如此严重。

而杨承志之所以接治他们主要看到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要是给他们治疗,他们还有可能多活上几年,可要是杨承志放手的话,等待他们的那只能是死亡。

这也正是他们特别感激杨承志的地方,他们亲眼见到过杨承志拒绝那些拽的和二五八万一样的有钱人,可对他们这些穿着比较普通的人一直都是笑脸相迎。

同时在接诊了他们之后,杨承志主动和医院打过招呼,只收取他们少量的费用,而他自己出手诊治他们别说是收费了,就是那些珍贵的药草都是杨承志自己拿出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