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立隋> 第二十一章 李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李渊(2 / 2)

不久,刘武周果然攻破楼烦,并袭取汾阳行宫,将其中的宫女悉数俘获,献给了东突厥的始毕可汗。王、高两人再度震惊,赶紧找到李渊,因为,下一步,刘武周是要攻击太原了。</p>

随即,李渊召集了文武诸将,道:“命士兵戒严,加强城池布防,拨粮赈济灾民。这三件事如今废一不可,其他的事情,就看诸位的了。”</p>

早已急不可耐的王威和高君雅立刻拜请说:“今日太原士庶之命,悬在明公。公若推辞,谁能担此大任?”</p>

其实,这个时候,招募和调遣军队的理由已经非常充分了,而且王、高等人的心情都比他更为迫切,只等着他一声令下了。可李渊仍旧面露难色,说:“朝廷有令,将帅出征,一举一动都要向朝廷禀报、接受朝廷节制。眼下贼兵在几百里内,江都却在三千里外,加上道路险阻,一路上又有其他贼兵据守,一来一往,不知要到什么时候。率领这支事事要听从遥控指挥的军队,抵御狡黠诡诈、来势凶猛的贼兵,很难。诸公皆为国之藩篱,应当同心协力,以除国难。大家都是为了报效朝廷,最好不要相互猜疑。我今天之所以召集诸位,是想商议一个最妥善的办法,并不是消极怯战、推卸责任。”</p>

王威等人连忙说:“公之文韬武略,远近皆知,并且兼具国亲和贤臣的身份,应当与国家休戚与共。如果事事奏报,如何应付突发事变?只要是为了讨伐叛贼,专擅行事亦无不可!”</p>

李渊心头掠过一阵狂喜。可他脸上却装出一副无奈之状,勉强同意了王、高等人的请求,下令征兵。</p>

招募的命令一下,几日内,便募集了万人,李渊命他们驻扎在兴国寺。同时,分别遣使至河东和长安,催促李建成兄弟和女婿柴绍迅速前来太原集结。</p>

接来下,李渊只要想办法干掉王、高二人便可以名声言顺的起义,可是这两个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毕竟是杨广安插在召集身边的棋子。</p>

随即,李渊在武士彠的帮助下,一再的劝说阻止了王、高两人。因为李渊将兵权交给了长孙顺德和刘弘基这样的逃兵役的罪犯,两个人有些怀疑,想要抓住长孙顺德两人再说,可是武士彠及时出现,他说:“这两个人都是唐公的座上宾,如果你们一定要动手,恐怕会激起事变。”王、高两人想想,如今有突厥、刘武周,的确不适合内讧,于是只能罢手,继续观察,可是越久,两人越感到了事情不妙,因为一个叫田德平的军官准备建议王威和高君雅调查李渊募兵的内情。这时候,武士彟又及时的出现了,他对田德平道::“剿匪的军队全部隶属于唐公,王威和高君雅虽然挂着副留守的头衔,手中却没有实权,有什么能力调查!”</p>

就在这样的日子里,王、高两人越来越感到了不安,因为从李渊的一举一动来看,他似乎要造反!两人商议一番,决定提前动手。</p>

这时,太原一带少雨,土地干裂,王、高二人就提出要在晋阳城南五十里处的晋祠举行祈雨大会,请李渊主持,准备在会上伺机将李渊干掉。</p>

可是,这时有一个名叫刘世龙的当地乡长秘密来到李渊府上,把王威和高君雅准备在晋祠祈雨时动手的消息告诉了李渊。这个刘世龙和高君雅的关系很好,所以他的消息应该是可靠的。</p>

李渊听到消息后,当即与李世民、刘文静等人紧急制订了一个行动方案。</p>

随即,在五月的一个清晨,例行会议时。众人已经等待着,可是这时候,刘文静就领着开阳府(禁军征兵府)司马刘政会来到厅前。</p>

刘政会的手里拿着一道诉状,大声禀报有事要奏。李渊示意王威和高君雅去接诉状,刘政会却说:“我要告的人正是两位副留守,只有唐公可以看!”</p>

王威和高君雅猝不及防,顿时大惊失色。</p>

李渊也装出一脸的惊诧,说:“怎么会有这种事?!”接过诉状一看,立刻大喝道:“王威与高君雅暗中勾结突厥,准备里应外合进攻太原。”</p>

直到这一刻,王威和高君雅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高君雅一下就跳了起来,卷起袖子破口大骂:“这是有人要造反,故意陷害我们!”</p>

此刻李世民的士兵早已控制了宫城外的所有重要路口,王威和高君雅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了瓮中之鳖。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迅速冲上来,将王、高二人当场逮捕,关进了监狱。</p>

与此同时,李建成、李元吉、柴绍等人也正在马不停蹄地向太原赶来。</p>

只要李建成等人一到,晋阳起兵的历史大幕就会轰然拉开……</p>

(写这章的时候,野人一直在想,对于李唐这个最大的BOSS{或者说隋唐这段历史的那些大事情,暂时与主角扯不上关系的},需要着墨多少呢?是希望像这样的简单述说,还是写的详细一些呢?当然了,与主角过招的时候,我会写的详细一些的。欢迎朋友们在书评区给我留言,发表一下意见,谢谢~!)(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