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穿越架空>中华异史>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十七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十七节(2 / 2)

牛金星走进屋中,先与林清华寒暄了几句,便言归正传,他说道:“皇上已经答应与你们联合了,不过不接受朱慈琅的封赏,只是要他答应一个条件。”

林清华道:“什么条件?”

牛金星道:“大顺军从鞑子手中收复的地盘就归大顺管,你们不得有异议。”

林清华道:“这个条件苛刻了一点吧?”

牛金星道:“这是最低的要求,不答应一切免谈。”

林清华想了想,便道:“好吧,我答应了。不过你得给我些个东西,免得空口无凭。”

牛金星从袖管中掏出一卷黄绢,递给林清华,说道:“早就写好了,你看看吧。”

林清华接过来一看,只觉得头疼,原来这里面的语气就像是老子训斥儿子,不要说皇帝那儿通不过,就是那班大臣也不会答应,于是说道:“这里面的措辞能否改得委婉一点儿?”

牛金星斜了林清华一眼,说道:“已经很委婉了,你就将就着看吧,若是没事我就回去了。”说完扭头就走了。

莫不计从林清华手中接过黄绢,只看了几眼,便说道:“这``````这``````这怎么能行呢?怎么能这么写呢,这让侯爷怎么交差呢?”说完连叹了几口气。

林清华道:“有东西交差就行了,不用考虑那么多。”说完便要拿回黄绢。但莫不计却将黄绢收了起来,说道:“不如我替侯爷想想办法。”

林清华见他眼里闪烁着狡诘的光芒,问道:“有什么办法?”

莫不计神秘的说道:“天机不可泄露。”

林清华只好由他,只是嘱咐他别弄丢了黄绢。

第二天,林清华他们便踏上了回程的路,不过这次他们不是经过河南,而是先到汉中,随他们一起出发的还有两万名大顺军士兵,他们是去加强汉中的防御的,因为年初时大顺军与盘踞四川的张献忠在川北打了一仗,大顺军败北,因而张献忠扬言要踏平汉中、进攻西安。众人到了汉中之后,一刻也没有停留,立即坐船顺流而下,一路顺流顺风,走的很快,途中除了在武昌停留数日之外,再无耽搁,一月不到就回到了南京。

在船上的日子里,莫不计把自己关在船舱里好些天,直到快到南京时才出来,他神秘的把林清华拉进舱里,拿出一卷黄绢让林清华过目,林清华接过一看,立刻目瞪口呆,原来这是一张伪造的李自成的诏书,不仅字迹相同,而且连印章也严丝合缝,找不出一点儿瑕疵,上边的语气变得极为谦卑,而且把控制夺来的地盘说成是替明朝代管。

林清华问道:“这个本事你是从哪儿学来的?印章你从哪儿来的?”

莫不计得意的说道:“伪造字迹、私刻印章,这些都是师爷的看家本领,轻易不外露的,今天特意给侯爷看,一则是答谢侯爷收留之恩,二则也是向侯爷表明本人不是吃闲饭的。怎么样?看着还可以吧?”

林清华点点头,说道:“不错,不错,这下更好交差了。”

莫不计语气一转,说道:“虽然说只是替朝廷暂时代管地盘,但恐怕还是免不了清议们的弹劾,侯爷要有准备才是啊。”

林清华笑道:“这你放心,我还有一招撒手锏呢。”

莫不计好奇的问道:“什么‘撒手锏’?”

林清华说道:“天机不可泄露。”

林清华领着众人上了岸,看看天色尚早,便决定先不回府,而是去陈唯一的军营看看。

来到军营,林清华才发现军营已大变样,规模扩大了好几倍,里面传来阵阵喊杀声。陈唯一得到门口卫兵通报后,立即率领四大金刚出门相迎。

林清华为双方做了下介绍后,便在陈唯一的带领下参观军营。陈唯一边走边说道:“自从侯爷走后,我们立即开始扩军,一个月不到就招了八千人,但按照侯爷宁缺勿滥的嘱咐,把那些拖家带口的和好吃懒做的淘汰了下去,因此只剩下不到三千,后来又继续招,但就再也招不到合适的人了,最后没办法,只好派四大金刚去淮北招人,又招了三千,加上原来的人,一共不到八千人。”

林清华道:“八千人已经不少了,宁缺勿滥吗!编制的怎么样了?”

陈唯一道:“开始我们不太明白侯爷的意思,后来叫来几个识字的人,把侯爷留给我们的信从头到尾解释给我们听,这才慢慢懂了,又经过几天的摸索,终于编制完成,如今士兵们就是按照侯爷的编制在训练。”

林清华参观完,对陈唯一的表现很满意,很是表扬了一番,搞得陈唯一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最后林清华又召集班长以上的军官来开会,对他们大讲了一番民族大义的大道理,直听得众人一头雾水,这也难怪,这些人大多是世代务农的农民,他们来当兵也多是为了吃口饱饭,这些道理他们一时也接受不了,不过林清华坚信,只要假以时日,坚持不懈的对他们进行洗脑,他们就会成为最坚定的战士和狂热的民族主义者。

临走之前,林清华把收编的水寇单独编成一个水军营,由陈唯一亲自统领,本来洪熙官也是很好的人选的,但林清华另有考虑,他想让洪熙官和方世玉留在自己身边,有这两个武林高手在身边,那就什么刺客也不用怕了。

陈唯一和众部下跪送林清华时,林清华灵机一动,说道:“以后在军中不用行跪拜礼了,改行军礼吧。”说完林清华便向着众人行了一个古罗马式的军礼,并令众人跟着学。因为林清华觉得古罗马军礼很好看,有些与众不同的味道,而且简单易学,一学就会。众人在林清华的示范和督促下,很快便学会了,于是林清华便在八千名行着新式军礼的部下的目送下,带着洪熙官、方世玉和莫不计,还有那一身的风尘与心中升起的万丈雄心,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南京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