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明末红衫军> 第二十一章 卷烟就叫百宝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卷烟就叫百宝路(2 / 2)

“醇厚。”张元彪接道。

“好像是这个意思,我也说不上来,就是很舒服啊。”刘会长一边走一边抓起一把烟叶说:“这个是西北那边的烟叶,辛辣的很,却是另一种爽快,哎,就是爽快。”

张元彪看着一脸迷醉的刘会长,心道这也是个老烟民了,怪不得彩票售卖这么大的事都是讲两句话就走开,感情是到这里进行卷烟的刻苦专研。这样有兴趣爱好,还有使命感的人真是卷烟事业的一大助力。

明朝万历年间,开始记载各地种植烟草,当时医疗水平不发达,大家都没意识到烟草的危害,反而觉得这玩意提神醒脑,而且抽起来烟雾缭绕宛如成仙,各地更是哄传着抽烟的多多妙处,烟民的数量一直在快速增长,导致了不少农民不种粮食改种烟叶,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烟叶属于经济作物”,要比种粮食收获更多。

而这时的抽烟方式还是拿着烟斗,压实了烟草后点燃,这样的抽烟模式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年,才被西方过来的卷烟取代,时至今日,大家抽的都是带过滤嘴的卷烟,而香烟的成分却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以烟叶为主。

刘会长坐在天井那里,手里拿着新卷好的烟吞云吐雾,一边抽一边不由得称赞。张元彪坐在那里等工匠前来也是无聊,也跟着点起一根来慢慢地在嘴里品尝味道,至于吸到肺里,他的烟瘾不大,更是扛不住这辛辣地味道。

“大人。”工匠走过来行礼,激动地说:“您怎么来了。”

这个烟草工匠,其实就是张元彪军中地一个木匠,平日里爱抽旱烟,张元彪就把制作卷烟的办法说与他听,然后派来此地进行研发。虽然此人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到了这边有的是聪明伶俐的小伙计跟着记录,倒也完成的不错。

“牛时,你这卷烟做的还不错,军队的弟兄们是吃肉还是吃骨头就看你了。”张元彪没有上来批评人的习惯,先夸几句再说。

“大人这话说的。”牛时憨厚地说:“都是大人教的办法,小的没啥功劳。”

“不过这烟叶还是处理的有点偏差。”张元彪拿着卷烟说道:“这个烟叶的粗梗不能要,都裁掉,还有就是烟叶拿回来一般都是干的,你得在掺点酒蒸一蒸,我听说你选的叶子多,多试几次,找出好抽的烟叶。实在不行就去种点烟叶,也得尝试一下怎么种,这不是刚刚就春天了,现在去种上也不错。”

牛时大声应和着,听完了训话就回去布置了。

“看来张大人也是我道中人啊。”刘会长一边抽着卷烟,一边大声地说着。

“谈不上,谈不上。”张元彪放下卷烟,看着那徐徐的青烟,心里想的是,若不是为了筹集那海量的军费应对华夏民族最大的劫难,才不会把卷烟这个害人不浅的东西弄出来。

“其实,现在的卷烟味道已经极好了。”刘会长又是一脸迷醉地看着自己手中的卷烟道:“比起之前的烟草,这些加工完的真是···真是···醇厚。”

“还是不够香。”张元彪看着袅袅的青烟说:“我给牛时说过,选好了烟叶后,还要再加入一些花草或者其他的香料,到那时候,就不叫卷烟了,就得叫香烟。”

“呀,还有这妙处。”刘会长哈哈大笑,说道:“那以后大家出门都不用熏香了,抽上一根咱们的香烟,一个屋子里的人都会称赞啊。哈哈哈哈。就跟那戏文里说的,荀彧留香,大家岂不是都成了名人雅士拉。”

张元彪听到了刘会长说起荀彧,惊讶地不得了,转身看着这个中年人还在迷醉于烟草的刺激,才松了一口气,心说人家荀令君是熏香又不是抽烟,可是咋也比不了。那后世的香烟有的是好闻的,却还不是被全面禁烟,谁敢在公共场合抽烟都是要被人鄙视的。

“张大人。”刘会长突然严肃地说:“咱们得给这个卷烟起个名字,叫个啥好呢?”

“卷烟就叫百宝路吧。”张元彪说:“刘会长意下如何?”

“百宝路,不错。”刘会长说:“抽这卷烟,犹如百宝。咱再加点,叫万宝路得了。”

张元彪一阵鸡皮疙瘩,偷瞄着刘掌柜,心道这家伙也是穿越过来的?

“不妥不妥。”刘会长自言自语道:“皇上那是万岁爷,咱们也带个万字,是有点大不敬,还是百宝路的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