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穿越架空>全球三国> 第九节 黑奴吁天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节 黑奴吁天记(1 / 2)

 亡者,平静安息。

生者,惶惶不安。

对于阿克苏姆人来说,早死或者是个不错的选择,两腿一蹬与世间再无瓜葛,而活着的族人存在世上受到无尽的煎熬。

非洲军政委吕凯(字季平,演义中助守永昌,挫败孟获,向诸葛亮献《平蛮指掌图》)对军队道:“各位手足,happy的时间到了!”诸军曰:“然也!”

一战定江山,消灭了阿克苏姆王军主力,杀死国王后,整个王国再无可战之力。

究其原因,阿克苏姆王国毕竟是没有完全进化,原来的中央统治属于高压,毫无民族的认同,随着国王的逝去而迅速的分崩离析,其基础是一个个部族,力量单薄,彼此钩心斗角,根本不可能对抗全世界最有组织的犯罪集团。

黑人中流传那些从遥远东方来的黄皮魔鬼个个身高三丈,巨口獠牙,声如天雷,手执利剑,一剑挥出,火焰在地生起,万物俱焚!

黄皮魔鬼吹的号声凄厉寒碜,具有收魂摄魄的作用。

流传黄皮魔鬼的事儿还表示黄皮魔鬼没到来,而黄皮魔鬼们杀到的黑人部落则陷入了水深火热中。

马蹄声暴起,清脆的马铃悦耳动听,但在黑人的耳朵中却不啻于魔鬼的号角。

战马飞快地掠过了村舍,骑兵在马上狂笑着,向着茅屋用力地掷出火把,将黑人祖祖辈辈居住的茅屋烧成了一个个大火炬!

弓弦声大起。弓箭准确地射在了黑人身上,惊惶逃散的黑人哪怕是奔逃到几十米外照样被射来的弓箭连续射中,帝骑兵箭术精准,出手狠辣,无论男女老幼都是他们地目标。

黑人对于帝的箭是恨之入骨,他们称那种箭是“毒箭头”。

箭头是用一种特别的合金所制,破甲能力极强,足以击穿法线角为60度。厚度达25mm的均质钢装甲,其主承包商“北方工业集团”至今对成份进行保密。本来呢,若是射穿黑人单薄的身体,说不定还是好事(如人被子弹击中肩头,洞穿了,远远好过弹头留在身体内),问题是箭头有倒钩,牢牢地扎进人体内。

三棱箭头放血!中箭者不处理的话,跑得越快死得越早!

死得快还是件好事。若不当场完蛋,箭头上涂有一层薄薄的铅,一与热血接触,就会融进身体里,那手尾(后果)就长了,最终伤口溃烂。痛苦不堪,对于信仰巫医缺乏医药的阿非利加原住民来说。那真地是生不如死。

勇敢的部族勇士们反抗黄皮魔鬼,持盾执矛向着身披轻甲。手抓锋利马刀的帝勇士发动了飞蛾扑火般的攻击,肯定是有去无回。

非洲军的攻略十分清晰,“先打垮,再抢”,首先消灭了阿克苏姆王军主力,接着派出骑兵四下烧杀,一路远出。待震慑敌胆后。最后出动步兵和骑兵进行抢掠,清扫地面------阿克苏姆当然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抢掠的是人口。

通往马萨瓦港的道路上,先是断断续续的,然后是越来越多地,最后人头涌涌的,象密集的蚂蚁群,黑压压的一片,每天长龙般的涌向马萨瓦港,可怕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

于路留有尸体,饥饿、恐惧、干渴和伤病,每天从事贱业地阿三都能收到一些死尸。

随着铁路建好,死亡率才下降,但铁路也不是好东西,铁路是由黑奴建造,伸向内陆,帝更方便的调遣军队,运输物资,铁路就成了黑人颈间地绞索,导致死的人更多。

阿克苏姆地人口不少,惜乎不能形成合力,结果被帝各个击破,沦为奴隶。

被俘的黑人们麻木、呆滞的脸,机械的随着大队向前移动,负责看守的有少许的正规军,主要是外包公司负责押运,为了省钱,外包公司弄了一大批的黑人仆从军(先行投降地黑人,他们不享有《帝国劳动法》规定地权利)来负责看管,这些黑人狐假虎威,坏透了,皮鞭毫不留情打在自己同类的身上,用脚猛踢,根本不怜悯自己同类。

经过长途跋涉,到得马萨瓦港地奴隶市场。进行拍卖,售价归由俘虏黑人的军队瓜分。

市场上生意兴隆,交投活跃,每天旭日初升之际,市场就已经做好了交易的准备,虽然军队是“货主”,但军方并不直接和奴隶主作交易,他们将奴隶交托给掮客,由掮客负责出售,掮客从中抽水提成,换言之,售价越高得到利益更多。

掮客本身是罗马人,有不少都做过奴隶主,熟门熟路,与买方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买方也是罗马人,因此他们重现了旧时罗马的交易方式,一群一群的奴隶被押到这里,他们头上戴着小白帽,表明他们是战争中的俘虏;腿上涂着白粉,表明他们是等待出卖的奴隶;脖子上挂着木牌,写着他们的年龄、出生地、技能和奴隶主给他们取的浑名。

然后奴隶们被押到台上,台下的奴隶主进行出价,一般是一排排拉上来出售,有的比较生猛的奴隶则是关在笼子里,奴隶主就在笼子外看,品头评足,比较标致的女奴要经过“市场管理委员会”的认定,确定是长得漂亮就网开一面,她们的命运相对比较好,可以用作“特殊”用途,其余的,全是苦力的命运,无分男女老幼(一般地,老的黑奴很少,因为他们大多数活不到那个岁数)。

奴隶主选购奴隶就像在骡马市买牲口一样,捏捏他们的四肢,看筋肉结实不结实;掰开他们的嘴唇,看牙齿长得怎样……奴隶贩子向买主吹嘘他的“货物”是多么“物美价廉”;卖主就尽量挑剔毛病。抱怨价钱要得太贵。双方在那里讨价还价,争吵不休,市场吵杂胜于帝国地股票交易所。

市场上的铁匠铺炉火熊熊。铁匠给奴隶钉上脚镣手铐,还要给他们戴上一个铁项圈,上面刻着:“锁住我,不要让我逃掉”这样一行字。奴隶戴上这种项圈,就脱不下来了;如果逃亡在外,奴隶主也可以很快把他抓回来。另外。还用烧红的烙铁在奴隶的前额或脊背上烙下一个印记,这种印记通常是奴隶主姓名的第一个字母。

按照非洲行署的规定,华族不能购买黑人奴隶和直接拥有黑人奴隶,衙门说了:华族,天潢贵胄也,“汝不可以沾上黑奴污浊的血”!(指的是狭义地华族,即纯种东方人)

奴隶事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是罗马人、阿三的上层贵族和波斯人,但华族并不吃亏,因为货主是华族官兵。卖出去的钱给他们,华族的银行家同样可以分一杯羹,为奴隶事业提供放贷,因此在奴隶市场旁边出现了一条金融街,东西方的银行在那儿扎堆,从事银钱往来、放贷、担保和融资。生意兴隆,随着开有户头的奴隶主的信誉提升。一些奴隶主甚至不用担保就能够得到大笔资金,从事买卖。

市场的交易方式先进。管委会要求做到“无银钱交易”,也就是说交易时,买方货款不用现金,而是通过银行,直接划账到卖方地账户里,如此大大方便了买卖的双方。当然一些小的交易还是用回现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