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穿越架空>全球三国> 第四十三节 大丰收(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三节 大丰收(一)(1 / 2)

 5)▋

田地里微风吹得麦浪滚滚.像一匹绸缎在庄稼人的脚下波光荡漾。

“今年真是好收成啊!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年景。”庄稼人用手巾擦着额头上的汗珠,按捺不住满腔的喜悦。

大家都知道帝国的自然保护得好,森林、沼泽和湿地样样不缺,水利设施够力,极大地削弱了水涝旱灾。更在皇帝的教导下,农民维护着生态平衡,猫头鹰在夜晚的天空上盘旋,差不多每亩地都有几窝蛇在活动,夏季听取蛙声一片,农民走过稻田时看见蜘蛛网都小心绕道而过……益虫益鸟得到了人类的保护,让鼠虫灾害被压制在一个低下的水平。

全年风调雨顺,天公做美,在华南地区,台风居然是在人们把粮食入库后才跑来作客,农民伯伯大呼老天爷真给面子!

从夏季开始,进入收获季节后,各地捷报频传,大部分作物产区的亩产量和总产量都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无论是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苹果、雪梨、西瓜、荔枝、桃子这类的水果,还有芝麻、花生、油菜、甘蔗、甜菜、大豆这些经济作物,在田野里金穗堕地、山头上果实压枝,它们发疯般地成长,长势旺盛,硕果累累。

今年地收成比去年多上三成以上!早在夏天。已经判断出有大丰收,中央给地方上紧急拨款,构建仓库,增派人手,只是始料未及的是还是不够用。

继续扩建仓库,削价拍卖贮藏的旧粮以腾出仓库接收新粮,同时鼓励农民也进行投资小仓库收藏,官府宣布对粮食和经济作物实施最低价控制。确保农民利益,以免谷贱伤农的情况发生。

到了收获季节,简直象打了一次大仗,农民全家自不用说,连向来作秀的皇帝都足足下乡三天(平时他至多不过是意思意思,最多不到三小时)。皇家后妃则下乡七天。官府的官员、各州的国民警卫队紧急动员起来,大量上山下乡,帮助收获,人手依然不够用,甚至连大学生也停课下乡帮忙(他们是要付工钱的),忙到四脚爬爬喘气有如老牛,回来时个个都瘦了一圈。

这一年上市地水果价格几乎便宜过塘泥,人们敞开肚皮来吃,果干也做了不少,许多地方的果农懒得摘果。干脆搞生态旅游,打广告邀请人们到果园里花钱包下一株树。爱怎么吃就怎么吃!

除了植物收成,肉蛋奶家禽和鱼肉也创下有史以来的最大量的收获。物价比去年同期下降达四分之一。在百姓家庭的餐桌上,米麦粮食所占的比例大大下降了,肉蛋鱼类全面进入了千家万户,这在过去许多地区都不敢想象地,从此深刻地改变了帝国的生活。

大丰收已是定局!整个社会都是喜气洋洋,报纸的标题宣称道:“我们已经进入了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年代!”

按官府的说法,认为推行的“菜篮子工程”完全见效,食物、水果供求形势已经从过去的短缺转变为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由于各地全面引进技术和良种。加上大一统国家里的大流通、大市场的影响,百姓生活产生了质的变化。

更深一层来说,农业地大发展解决了百姓的生存问题,必将能够解放出更多地生产力,投入到帝国新兴的工业中,可以预见到未来社会地发展前景是多么的美好。

迷信的人们大量祭祀龙王、土地公和山神,感谢上天的恩赐。

不过,近日来在建业发行的《太阳报》的销量激增,它上面的头版头条是:“大丰收的真正原因!”吸引了很多读者购买。

《太阳报》是一家民间小报,它有自己地狗仔队,专门刊登八卦新闻,挖掘名人明星轶事、内幕消息,报纸中有数版用于壮阳药和性用具广告,趣味低下,。它曾经多次被罚款和停业整顿,不过总能复刊,拥有一定的读者群。这几期它都在连载大丰收地真正原因,它的记者写道:“所谓龙打一声喷嚏,落入凡间就化一阵风雨。本国的真龙天子,臻使今年大丰收,主要是大量纳美女进宫,龙种极为旺盛,甘霖广播,雨露润泽,丰收也就理所当然!”

记者不慌不忙地写道:“这不是吹牛皮来者,已有先例,帝国历青武十一年(公元220),皇帝下南洋打仗,一年没归,龙种不入皇宫,后妃贵妇们没得临幸,连带帝国的收成也倒大霉,天灾不断,严重歉收,导致第二年要改元(为青龙)。”

看到报纸的人们初时都有点奇怪,因为皇帝在立国后选妃纳采女进宫,说了是每隔十年来一回的,临事时大肆铺排,四方争送,搞出很大阵仗,现在社会上并没有听说到什么动静呀,不仅如此,一些家有美女的家庭居然有些怨气,皇帝不是说公开透明的吗,为什么不给机会给他们,不让他们送女儿进宫?!

向往民间听闻皇帝选采女进宫,都是鸡飞狗跳,除了一些利欲熏心以卖女求荣不顾女儿幸福的家长外,大部分的父母都急着把他们的女儿早早许配给人家,甚至还出现过拉郎配,在街道上随便找一个男子和自家女儿结婚,送进宫里去时骨肉分离都是哭断肠,总之民间并不乐意送女进宫,导致皇家在选秀女时要先下诏禁民间婚配。

可是帝国就不同了,官吏百姓极愿意送女入宫,争着送,是因为好处极大!

只要成为皇帝的女人,有一笔极丰厚的彩礼给她们的家庭,家长当官的能够连升三级(级别升不动就给爵位,给不动爵位的就给钱),不当官的家长成为本地乡议局的当然议员,直接参与本地政务,他不必选举,只要不犯错误,就能永远当下去。(本国乡议局并不是民主的)

秀女进宫,肉金丰厚,如蔡>:王年俸的二倍达十万两银子,最低级的小妃子也有二千两银子的年薪,除了年薪,还有形式多样的奖金,她们被皇帝临幸(嫖)一次,就有一两金子的收入,看起来不多(等于十两银子),但是帝国禁止黄金自由流通,黄金采出来后全部被官府收购,要不是收藏进宫要不就是充当国库、中央银行的预备金,仅批准少量黄金专用于首饰。(黄金珠宝公司向官府提出申请,官府批准后卖给它们)

妃嫔们还有衣服、化饰品、首饰按等级分发,她们往往没有什么用钱的机会,许多时侯都寄钱出宫帮补家庭(往往十分之一,称为尽孝心)。在帝国,一个五口之家如

百两银子年收入的话,已经能够生活得很好,足以每,冬天穿皮草去辽州看雪,夏天着绸衫到南洋晒太阳了。

另外,皇家越来越有人情味了,所有的妃嫔们依级别分别能够按月、季、半年出宫一次与家人见面,每次能有三天之久!(当然每次出宫都是十目所注的)

最重要的是皇家女人是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帝国政务由她们把持!

如此的好处,有名有利,让民间都紧紧盯着皇帝的每一次选秀,打爆头去争,现在听闻皇帝纳美女进宫,他们不得送,他们反而不高兴!

不过他们看连载,就明白了,原来此次皇帝是因势就便“深挖潜力”的“兔子专吃窝边草”。

记者神秘兮兮地写道:请看帝国皇帝是如何大纳美女进宫导致全国大丰收的。

第一波:西域公主团的美女,差不多时隔半年后被皇帝正式临幸,这里边有三十六位之多;

第二波:建业城中的各校校花,最低年龄十岁,最高年龄十五岁(等于小学、初中的小女生),那些极品萝莉,也就是小狐狸精,亦约有三十多人入宫,供皇帝玩弄。

第三波:帝国全国女兵队伍中精选出十八个漂亮女兵,成立教导队,皇帝亲自指导她们进行“操演”,亲自操演她们……

第四波:皇宫里地女官和宫女今年特别的幸福。皇帝的雨露润泽到她们哩(皇帝的魔手伸向她们),须知皇帝以前向来不鸟她们的,现在就用鸟来鸟她们了。

《太阳报》分几期连载,图文并茂,记者使出浑身解数,yy皇帝的幸福生活,诸多擦边球语言、情文字和细节描写看得人们眼火爆心火燥,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太阳报》的销量也就芝麻开花节节高了,一时间销量和主流报纸有得比。

它一登出来,官府就上门,罚款若干,主编被拉到官府里训话,奇怪地是官府并不让它关门。还让它继续。

到后来,连主流报纸如帝国日报、青龙周刊都转载了《太阳报》的连载,民间皆以之为然,认为《太阳报》说得不错,皇帝龙种旺盛导致帝国大丰收!

……

星期天的清晨,皇宫碧水榭。

四边绿水环绕,送来阵阵清风,环境十分幽静,偶有游鲤跃出水面打破了宁静。

我光溜溜地躺在宽大的玉榻上,懒洋洋地看新一期的《太阳报》上写我的东西。周围自然是群花簇拥。

两个小女孩,十二岁大地吴培慈和十四岁的樊冰冰趴在我的两腿上。她们年纪虽稚,却已经长得狐颜妖媚。不着一褛的娇嫩雪白身体在我的腿上蹭啊蹭,小嘴儿分享着棒棒糖,她们的小手不停地玩弄着棒棒糖、抚摸着我的大腿和打弹珠哩,有时她们调皮起来,不是含着棒棒糖,而是用牙齿狠狠地啮咬着棒棒糖,然后用舌尖轻轻一舔,或者这二个小女孩用舌尖拼命钻探棒棒糖顶端的开口。让我“雪雪……”不止。

在我的左边,新晋皇妃薛灵芸素手拿着葡萄。温柔地一颗颗喂我,我的头如果向右侧,就能吃到了《太阳报》所说地第三波中的漂亮女兵孙月为我准备地奶油包,粉嫩细腻,上面还放有嫣红的葡萄供我品尝。

看着报纸,边看边笑,差不多看完了,我不再吃薛灵芸喂我地葡萄,而是含着孙月的红葡萄,我吮吸着,品尝着,孙月热气腾腾的鲜美奶油包紧紧地贴着我的脸,轻轻地擦动,痛快!

薛灵用她纤嫩的手指放在我的胸口处划圈,低声道:“陛下,那家报纸这样写您,把皇家秘密尽报于民间,陛下岂能容忍它?”

我含糊地道:“爱妃!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禁是禁不来的,有些时候参与进去,把水搞浑,坏事可能会变好事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