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穿越架空>全球三国> 第二十八节 梦断楼兰(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节 梦断楼兰(二)(1 / 2)

 4)四月,王师过玉门关。

道路两边的柳树,一直伸到天际,它们是热衷绿化的华人沿着丝绸之路数千公里两旁,遍栽柳树,能种的都种上了。十多年过去,它们也陆续成长为一条雄伟壮阔的绿色长城,为人们遮风挡雨,更重要的给旅人的心灵巨大的籍慰,人们知道,柳树就意味着正路!

柳树下,驻马关前,回望雄关,我豪迈一笑道:“笔墨伺侯!”

有人准备好笔墨,宠姬吕丽儿(吕布之女)亲自跪在我面前,高举金盘,盘中放纸,我悬腕书写,一挥而就,旁边的诸葛瑾摇头晃脑地大声念出来:

“万里长征路迢迢,江南子弟出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春风直度玉门关!”

听着自己皇帝豪气干云的宣言,人们爆发出热烈的“好!”

我把笔一抛道:“走!”

旌旗飘扬,铁甲铿锵,军队连绵百里,尽往西行,人人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在我鞍前马后的大将们,更是感触万分,他们追随自己的皇帝南征北战,毕生从事的事业,就是为帝国开疆拓土,也是军人最高的荣誉!

感染到人类的乐观,马儿腾足,骆驼摆首,狼狗欢叫,信鸽呢喃,天下第一雄师,还有什么目标不能征服地呢!

……

出关了。关外的疏勒河绿水浅荡,杨柳依依。沙漠空阔浩瀚,一望无际,时有绿洲点缀,沼泽上芦苇丛生,胡杨茂密。

行进在广远的沙丘上,极目远眺,远处北面有北塞山绵亘不绝的峰峦。南方是青海长云暗雪山。骆铃声响,望前方,悠久不变的道路向前延伸,我鼓励诸将道:“这就是历史,我们正在创造历史!”将士们心领神会,大叫道:“万岁!”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在沙海中。依旧有烽燧相望,这可是我们花了大力气在茫茫沙海中弄出来的,在以前多遣人手,探明道路,规划地图,挖掘水源,用马和骆驼运送建筑物资,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沙漠中修建烽火台(沙漠会流动,但还是有些地方是固定的),要知道我从不打无准备之战。补给不上来老子就不出兵。

部队远出沙漠,准备充分。换装了利于沙漠中活动、保存水份的黄色迷彩服军装,它是花了很多人力和物力经过试验不同地衣料所做。就连内衣裤也都有要求,什么能穿什么不能穿都要注意到。外罩拦截者iv型新式甲胄,这是最新换发的防具,和iii型比起来,它更轻更薄,然而防护能力丝毫不逊色于iii型,不过价钱相当贵,现在全军只有出沙漠的五万人马装上了(毕竟他们要保护怕死的我。这笔钱万万不能省下)

人人用围巾,面罩。就连钢盔都注意到了,有内衫防热,多使用骆驼兵,当然也少不了我们可爱的天马(阿拉伯马,听名字就知道它们能在沙漠中活动了),狗狗用箩筐盖布装在骆驼上运送,到了宿营地下让它们出来透气。

本次出兵五万人,我们动用的马和骆驼高达二十万之多!运送食物、扎得皮实地草料垛、煤炭和其它军用物资,部队秩序井然,打前锋的部队于路设置物资屯放点,方法是多次运输,来回运,等后军上来时消费。

对于沙漠生存最重要的物资……水,我们甚至是动用骆驼拉装在滑撬上的水车,在这样的后勤保障下,做到不热死一个人,不渴死一条狗!(这是吹牛皮,不过因为补给好,死得人少是不争的事实,这么大一支军队通过沙漠时比旅人/商人+>

如此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没有多年的积累准备,根本是做不到的!它也是帝国国力地充分表现,如果后勤不好,单是我们前方的沙漠,就能让你来多少死多少!试看《佛国记》中这样描写:“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

话又说回来了,即使是我们有庞大地人力、物力的支援,我们一样不敢进入沙漠中心地带,都是沿着沙漠边缘行进(如果可能地话),以求得不多的水源支持,想在沙漠中逆天,是不现实的,更是不可能的。

在我们的价值表上,依次是人、马、狗,最后到骆驼,穿越沙漠,骆驼属于消耗品,保障最后轮到骆驼,例如说喂水,先喂人,喂马,喂狗最后才到可怜的小驼驼。骆驼根本不是许多书上说的那样“骆驼半个多月不喝水、不吃草也能继续行走”,它们冬天5—6天不喝了,在夏天沙漠中温度高达50多度,骆驼3不喝水,肯定撑不住。

在缺乏饮水到一定程度,我们宿营时都要将每个骆驼的腿都捆绑起来,牵鼻子地绳也拴牢,要不然它们会以惊人的嗅觉,找出水源地方向,逃跑!它们大只,有力,你不小心的话根本看不紧它们。(白天行军时,聪明的它们知道如果造反,那些万恶的人类会镇压它们)

我们动用了数目巨大的骆驼,在军事行动结束后,事后清点,整整有九万头骆驼倒在了西征的路上,几至我们所带牲畜的半数!这是一个惊人的数目,它们是壮烈牺牲,它们用它们的生命,保障了我们的生存,使我们得以安全地奔向成功之路。直到后来,当帝国的人们悠闲沿着沙海探幽寻奇时,还能经常在路上发现它们的累累白骨,一具具骆峰静寂地呆在沙漠中,生命也凝固在沙漠中,西行之路因而被人称为:“骆峰路线!”

沙尘卷起来随风飘扬。我军穿越玉门关东方的白龙堆沙漠,进抵罗布泊。

罗布泊,这个神秘的名字,令多少人为之向往,它是西域中的一个极巨大的内陆湖,在当时水域面积宽广达二千平方公里以上,它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盛夏金秋,岸畔芦苇、岸边芳草翠绿一片,俨然江南水

,这在天苍苍,沙茫茫的西域中是一个异数。

我们先在罗布泊中洗去沙漠的暑热和沙砾,掬起一捧,畅饮甘甜的水,撒网打鱼吃鱼鲜,有如在江南一般。

大家都喝个饱,许多人脱光了下水,还专门划出了一片禁区给部队中不多的女人洗漱。

马儿斯文地小口小口地饮水,骆驼大口大口地灌,被闷坏渴得不得了的狗狗不顾一切地跳入水里撒泼、打滚,和自己的主人打水仗!

继续行程,到达楼兰。

楼兰,地处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它是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扼丝绸之路的要冲,国人属印欧人种。

由于充分吸纳了来自东西各方的交通和商业资源潜力,加之邻近孔雀河,河道密布而水量充盈,所以楼兰在丝绸之路上辉煌一时。

早早派人通知过,楼兰国王陀者加(汉名许天成)率举城官吏、百姓,笑脸相迎,谀词无边,恭请圣安。

楼兰,在我的面前战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