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穿越架空>全球三国> 第三十六节 再干一票(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节 再干一票(二)(1 / 2)

 在中国名叫澜沧江的湄公河流经扶南南部(越南),分成南北干流、北干流称前江,南干流称后江,最后两条干流又分九条支流入海,故称九龙江,并且形成富裕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带。

入海口的江面辽阔,浩如烟海,水量宏大。

帝国南洋舰队提督张允在舷号为301的战舰上升起了他的将旗,作为旗舰。他站在舰桥上,从千里镜中窥视情况。

(注:张允:水战高手,演义中与蔡瑁因曹操中了反间计而被杀,但在现时,他却是风光无比,领中将军衔,掌握实力强大的帝国南洋舰队,负责的海域是台湾以南直达马六甲海峡。)

湄公河三角洲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这里土地肥沃、平坦,河渠密布,开发得不错,满眼河岸尽是茂密的热带丛林、稻田,还有在河湖上穿梭不停的渔船、货船。妇女在河曲处洗衣服;光腚小孩子在河边戏水;男人在河里捕鱼;饲养的鸭子悠游河上。(千里镜拉近距离,扶南人却不知道)

好美丽的地方!想到能够把它吃进肚子里,张允的心霍霍跳动。

张允扭头看看排在旗舰后的舰队,禁不住阵阵得意。

三十条威力强大的“昆仑级”炮舰,排水量2000吨,木壳,定员四百人(战时再增加350人的海军陆战队员上舰助战),以蒸汽机带动船底螺旋桨,不过在需要时可以使用船上备用的三桅风帆为动力,最高时速12公里,经济时速8公里。

该艇实在是武装到牙齿,每弦都有二排炮,每排12门火炮,火炮口径为10厘米,青铜铸造,炮口装填,发射实心球形弹丸,2分钟一发,每门火炮重达二吨!(炮是好东西,可是陆军想说爱你也不容易)最大射程不超过2公里。(射到2公里的炮弹,胆大的人可以空手接下)

除了舷炮,主甲板上还有二门大口径的蛤蟆臼炮(口径大身管短的一种火炮。臼炮是较为古老的曲射火炮,因外形像石臼而得名),口径为30厘米,前膛装弹,射程不到1公里,射速为五分钟一发,主要用于可能的攻坚。使用火炮打击敌人,还使用床弩,每舷有十五张床弩架着。

舰上的官兵训练有素,目光坚定,他们明白他们将要干些什么

这样的人与舰,敢与他们对上的任何敌人都会知错。

按计划,先由张允率领二十条炮舰进河扫荡,待消灭了扶南人的舰队后,大队跟进。

大队由十条炮舰护航,中间有李典的兵船、货船、补给舰和一条医疗船,总共33条船只,加上张允的炮舰队,整支舰队有53艘舰艇。

二十条炮舰溯江而上,卷起阵阵浪花,宽敞的河面为战舰的机动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太阳辣地挂在半空中,河面上的空气又湿又热,官兵们汗流浃背,却无人叫苦。

301舰的舰桥按今人的眼光甚是简单,可是在当时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里面有舵盘,二个指南针,二个通话管通向机舱,二条通话管通向炮舱,还有一个主机转速表,可以设定速度,通过索具与机舱相连,机舱执行之。

舰队缓缓行进,路经的扶南渔船上渔夫看起来十分惊讶这支船队的不同,不过他们泰然处之--------极少听说华族有什么劣迹,富裕的华族不会来做偷鸡摸狗的事。

然而他们打错了算盘,偏偏这次华族就是来干坏事的!

前方出现了一条打着扶南官府旗帜鲜明的小型快帆船,顺风顺水,飞也似地靠过来,船上有人打出了旗语,居然是学自帝国,那个人发疯地摇晃着两面红旗,示意停船。

张允的旗舰跑在最前方,舰桥上年青的舵手偷偷看了自己长官一眼,张允面无表情,舵手遂稳稳地把舵盘把定。

战舰不慌不忙地保持航向(它当然不怕),离扶南帆船越来越近,可以清晰看到帆船上的人万分恐慌的神情和他们手忙脚乱的样子。

“碰”的一声轻响,301舰的舰身轻微地震动一下,就若无其事的继续航行。

扶南帆船可就倒了大霉,301舰船头沉入水底部分有角铁,把帆船撞得打了一个转,裂开一个大口,裂缝迅速扩大,帆船片刻间一分为二,即刻沉没。

大战以一条扶南官府帆船的沉没而拉开了帏幕。

……

河面上,一支庞大的神气无比的编队,由扶南大将范石生统率,顺河而下。

范石生是个三旬汉子,面容黝黑,十分精明强干,他与国王同姓,却不是亲戚,但由于作战勇猛,忠心耿耿,得而掌管水军,负责封锁河口,避免敌人攻占最重要的河道。

扶南国也有识事之人,也知道湄公河的重要性,因此屯下重兵,于主河道沿路设下水寨提防。同样,帝要想过得舒服,就必须寻歼扶南的水军。

自帝国下西洋,消息不绝于耳,范石生极为警惕,伸出触角,打探消息,不过他派出海中的渔船、货船即使是见到了,也赶不及报告,盖因比不上帝国舰艇的速度。

在帝国战舰群入内河后,逆流,速度减慢,有扶南探子坐快艇,穿梭于密如网罗的支河道,抢先去报了信。

早就有备的范石生即刻大起船队,前往攻击帝队。

他的船队实在不少船,总共五百艘之多,大部分为小型的“鱼船”,船丈,广才六七尺,头尾似鱼,都是一桅,亦有二桅,并无防护,以近战为主。

有一百艘较大的船,仿制了帝国蒙冲、斗舰,如蒙冲,此船“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掉孔,左右前后有驽窗矛穴,敌不得进,矢石不能败。”船形形体雄伟,机动性强,便于水战。斗舰也不差,“船上设女墙,可高三尺,墙下开掣掉也,船内五尺,又建栅与女墙齐,栅上又连女墙,重列战敌,上无覆背,前后左右树牙旗幡帜金鼓,此战船也”。

两型战船都是跟随华商贸易的扶南人在帝国海港(粗)测量绘图后,扶南人依图而造。

帝国素来大模大样,往往军港和商用港混合来用,所以扶南人得逞,只是空有船形,建造方法却是不会,船厂保安严密,警惕性甚高,扶南人只仿制出蒙冲和斗舰,最巨大的楼船怎么也制作不出来。

现有的船队已经非常可观,五百艘战船分成五队,梯次而过进,遮蔽了江面,有如池塘中的大鸭子群,帝国船队二十队战舰与之相比,真是寒酸得可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