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穿越架空>血荐中华> 第四百五十章 多路用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章 多路用兵(1 / 2)

 “对倭九条”的实行,意味着大汉帝国即将对倭岛动手,而在这个时候,一直和帝国在边境上保持着某种默契的漠北,在情报人员的努力下,也开始起了重大的变化!

兴汉六年三月底,在汉蒙边境交界处,漠北王脱欢部下,忽然对大汉帝国边境居民发起袭击,当汉军赶到时,十一个汉人永远地倒在了血泊之中。面对哭嚎着的汉人百姓,带队的汉军牙门将军,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主动向漠北鞑子军队发起攻击。怀着复仇怒火的汉军将士,一天三战,歼灭鞑子士兵三十七人。

事后,该牙门将军自缚其身,向漠北边境汉军最高军事长官,郑国公、车骑将军陶亮请罪。由于此事关系到大汉帝国和漠北方面战争爆发与否,陶亮不敢自作主张,紧急派人向北京的皇帝陛下请示。

朝廷很快传来了皇帝陛下的圣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位擅自出击的牙门将军,非但没有受到陛下的任何处罚,反而连跳几级,被升为镶城将军,而除此之外,皇帝陛下在圣旨里没有其他任何的只言片语。

久随皇帝陛下的陶亮,很快明白了陛下的意思。在圣旨到达的当天,他立即下令全军整兵备战,大量的武器和箭枝,在第一时间分发到了士兵们手里。

而显然,对面的蒙古军队也注意到了汉军的变化。一时之间,汉蒙边境战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但双方显然都在等待着一个命令,最后攻击的命令。

兴汉六年四月,失踪许久的元朝皇后,忽必烈的妻子南必突然出现在了脱欢面前,并为脱欢带来了忽必烈的圣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忽必烈的圣旨,竟然以脱欢取代了铁穆儿,由其继皇帝位,领导所有的蒙古人。

大喜之下的脱欢,立即开始准备登基仪式,所有对忽必烈的仇恨,在这一刻都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现在的脱欢,满脑袋想着的只有两个字:“皇帝”

大汉帝国兴汉六年四月七日,在经过短促匆忙的准备之后,脱欢登皇帝位,建元“大统”定哈拉合林为地府帝都。又以南必为皇太后,塔塔统阿为丞相,欢其达密为大元帅,塔切合答太尉、漠北行军大总管。

兴汉六年四月十日,大汉帝国皇帝陛下发布“战争令”

“暴元推翻,然鞑子亡我汉人之心不死,先杀我无辜百姓十一人,罪人脱欢又以待罪之身,妄自称帝……朕以郑国公、车骑将军陶亮,为伐北大元帅,以陈宇为前部先锋,起大军五万讨伐漠北……凡漠北我汉人百姓,当齐心协力,揭竿而起,以迎我讨伐大军“,”

随着皇帝陛下战争令的下达,漠北边境的五万大军迅速行动起来,向漠北进军。其时脱欢于捕鱼儿海(贝加尔湖)处集结元军,陶亮乃抄近路,兼程而进。行至百眼井处,距捕鱼儿海还有四十里,命诸军继续前进,并令部下穴地而炊,这样敌人便看不见烟火,军队能够不被发现行踪,秘密前进。

后陶亮侦知脱欢营在捕鱼儿海东北八十里处。陶亮以前锋陈宇迅速出击,直奔脱欢大营。

而脱欢以为汉军远征而来,粮草匮乏,不会深入北方再战,大意轻敌,没有作任何迎敌的准备。这时候老天爷也在在了汉军这一边,当汉军前锋陶亮奔袭到脱欢汗帐的大营之时,恰好风沙弥天,几十步外不见人。汉军兵马出现在汗帐外时,才为蒙古军所惊觉。此时,脱欢儿根本不能作有效的抵抗。蒙古太尉塔切合答仓促上阵,很快战败被杀。

脱欢勇猛,拼力杀出一条血路,得以脱身,带着太子阿旺机、皇太后南必、丞相塔塔统阿等数十人逃往哈拉和林方向。陈宇率精骑追赶,但却没有赶上。

这一次战役,脱古思帖木儿的太尉塔切合答被杀、嫔妃公主一百余人、官员千余人,无数的牛羊粮草,以及大量印章、图书、兵器、车辆,都被汉军俘获。四月二十日,陶亮与陈宇分兵,分左右两个方向,向元朝帝都哈拉合林紧逼,意欲一战而克定漠北。

当消息传到大汉帝国朝廷的时候,王竞尧大喜,对左右大臣说道:

“昔汉武帝有卫青、霍去病,今朕有陶亮、陈宇,何愁漠北不能平定!”

当然,对于汉军在倭岛和漠北两处同时用兵,朝廷里也存在着相反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认为北伐才刚刚胜利,朝廷就连续远征,未免有些穷兵默武的味道,这样长久以往,恐怕会使得朝廷国库空虚,于朝廷大大不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