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穿越之颠覆三国> 创作大家谈之--myajax95兄的评论专用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创作大家谈之--myajax95兄的评论专用帖(2 / 2)

罗贯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刘备,诸葛亮的粉丝,写作角度自然和历史偏差很大。像张飞,赵云这类在三国历史中的作用最多不过是二流的。

甘宁本来就是蜀中将领,反叛后在荆州当贼,在北方已经基本被曹操占领的情况下想拿下荆州和西蜀是自然的。至少我不觉得怎么高明。同时还不甚可行。战线拉的那么长很容易被个个击破。甘宁最值得称道的是战前的勇猛和大将风范,南郡战曹仁的时候孤军深入被围,临危不惧,能潇洒的坐在城头喝酒,这胆识对士兵心中的恐慌是莫大的安慰。还有提出百骑劫魏营的勇气,出征前对将士的鼓舞,让所有人确立效死的决心,无一不是超一流大将的气质。谁家大营里有这样一员将,士气可先增加60%

灵山回复:

第一个问题:赵云为什么在刘备阵营作用不大的问题。

下次有时间成文吧。计划中赵云评传一个主要的观点是刘、诸葛、赵三人的关系问题。

第二个问题:甘宁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有学者认为,诸葛的隆中对源于江东。另一个假设如果此时孙策尚在,江东肯定入川,不仅是为开疆拓土,而且还有大批的人力资源,刘备的班底估计也尽归孙氏了,那时天下姓魏还是姓吴?我看是姓吴的可能性大。

(有时间再回,我强烈有话说)

myajax95发表于2009-10-1316:16

战争中的问题

抱歉,可能挑剔的有点多。这几章感觉有点问题。这一章里一百人怎么看得了七千人的俘虏?就算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日军也没有以这种比例来看管俘虏吧?况且那时**的俘虏兵还都是用绳子栓着,鬼子还有枪。还不敢停顿,立刻一千一千的枪毙。这满山遍野的坐七千人,中间只有一百人看着,实在为他们捏把汗:)

另外糜威这个表现应该遭到严重批评吧?那边城都快破了,人们敢死般的回去救援,他却跟几个已经没什么战斗力的兵射箭逗着玩?这个值得批评。在三国里从来没有见谁在阵前这么玩,都是出马只一刀将敌将斩于马下,然后冲进大军解围,敌军如波开浪裂般散去。

还有上以节冲出六百个人怎么抓住六千个人的?杀六千人可能,要是抓六千人就算拿着步枪威胁也吓唬不住这么多人吧?除非这些人已经想好了,被抓不会死,一定有饭吃,比逃跑好多了。

最后一个意见就是储量的问题,如果天下都缺量,只靠风翔城的存量的话,最开始存了一万多人三年的粮食。这出山第一站前后抓了一万多俘虏。这样粮食就只够吃一年半了。这个数字很危险!

书写的好人们就会多琢磨,请别见怪!

灵山回复:灵山首先欢迎更多的读者进来嚼书,这对作者是个促进。myajax95兄有想法尽管说,别顾及其他,灵山跟你说话也不转弯抹角,直接交流。

听老辈人说过,倭人占领我们这地方的时候,两个鬼子兵就敢下乡扫荡。当时他还感叹,要是现在,别说下乡,还没出城估计就被人打死了。

淮海战役时,也有个例子,共军一个班俘获了**一个营,注意,这是正规军,是职业军人。

前文其实也有铺垫,介绍了曹操青州军的来历,目的也是为了这个情节。

糜威的问题。罗贯中写许褚裸衣战马超不过一百来字;赵云解救刘备就一句话,那是大师级的水准。但如果在网luo上,我估计,罗贯中早就被读者骂的狗血淋头了。

糜威的做法作者认为无可厚非,这是凤翔城的第一次野战,而且是以六百骑兵对阵八千余人。如果不打掉对手的信心,对手会立刻土崩瓦解吗?而且,以后的作战,肯定不能设计为敌方大将一死,顷刻整个部队土崩瓦解。那就没什么看头了。

再者,从预定的战略上,凤翔城希望武原是个烂摊子,这样便于接受,便于下一步的计划。

粮食问题肯定会出现危机,所以,屯田令马上就会颁布的,土地改革是这章节着重要解决的问题。土地问题将会引发这章节的主要矛盾。

这本小说有个难点,既要考虑象myajax95兄这样层次比较高的读者的品味,又得兼顾爱好情节喜欢轰轰烈烈的场景的读者群。既不能把它写成历史书,又不能一味的追求诡异的情节。

比如有读者对开头的混帐穿越设计提出异议,认为流俗,其实,很多读者就是被开头的这情节吸引进来的。

6978951兄对这问题有见解,可以参考。

myajax95发表于2009-10-1615:58

现代战争中因为有枪使得控制范围增大很多。同时淮海战役中很多俘虏是没等打就自动投降的。共军喊一声投降就有馒头吃就降了一大片,人数越打越多。这和当时两军的对阵形势,交战记录和卧底人数都有很大关系。在文中这种双方都不太摸对方的底的情况下不太容易发生。虽说黄巾都是粗人,拿自己小命投资的时候应该还是会稍微想清楚一点的。没有别的意思,就怕孟良发家太容易了,没有中间的曲折奋斗,书就少了感染力。

当时看到你写六百人冲出去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你想写一个孟良经验不足,没遵守“穷寇莫追”的道理,吃了个亏的场景。没想到作为主教练的孟良竟然在比赛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确信胜利,提前退场了:)

小说确实需要多些场面。例如当说客,突击冒险。作为战略家这些都是不对的。但是不写这些东西就很难提起人们的胃口。或者简单的说,如果主角是个不犯错的完人书就没人看了。

穿越的过程确实难写。项少龙那次穿越把唯一的机会占了。剩下的穿越想得到大家的认同很难。如果有一天我写穿越小说的话,一定略过穿越一节,写个一两卷等人们已经买帐了的时候再回去倒叙穿越的细节。

灵山回复:

没关系的,这几天我也在反省,主角的挫折安排的晚了一些。myajax95兄说的,在安排打黄巾的时候安排轻敌大意可能会好一点。我计划安排孟良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在与陶谦争斗的时候,第二次是拥戴刘和称帝,被群起而攻之,第三次是内部理念问题。

myajax95发表于2009-10-1810:08回kuku1983。有人挑问题的作品一般都是好作品。人们才有兴趣慢慢品味。提意见不是说书写的不好。是希望作品能更完美。

像其他一些作品,看了三行就看不下去了,怎么会有**提意见呢。

另外灵山有一点写的与其他作品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多次出现由于手下觉得孟良打仗或者写文章的本事不如自己而自作主张,互相串通要挟孟良的情况。写的颇为真实。从徐庶,甘宁到丫头人人敢做。将来怎么作这个整风运动很值得期待。

灵山回复:这个孟良和其他人的关系,我定位在以孟良为主的合作关系,如果大家还是想看那种主仆的,后面倒也可以调整。不过我觉得那个太没新意了,特别是孟良作为一个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不应该再有这些了。<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