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志之黄天当立> 第一集 谥号灵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集 谥号灵帝(2 / 2)

墨洪行礼参见,国仕忙扶住,不让行礼,笑道:“墨家连弩果然利害,此次若非连弩杀敌,张将军一部定然被匈奴所灭。”

墨洪谦道:“连弩虽利,宜要有人会用方可。此次张将军使用连弩已深得其中奥秘,方有此大胜。”

国仕笑道:“稚川此言太谦。我此次叫你来,乃是让你推荐弟子一人,我欲将其封为将作都尉,建一兵械营,专门监造连弩、井阑、撞车等器。不知你意如何!”

墨洪道:“主公如此看重墨家,洪不胜感激。犬子墨泽已得真传,可担此任。”

国仕见墨洪举贤不避亲,笑道:“如此甚好。金印及任书今日可下。雁门城中缴获铁、木甚多,今划其一半归兵械营,金五千两,银十万两亦划入兵械营,为其发明、制造之本金,可自行花用,以后每年均照此例,若是不够,可再申请。但兵械营须每月提供墨家连弩百架,弩车十架,每两月提供井阑一架,每三月提供撞车一架。”

墨洪刚听到划拨本金,自是高兴,又听到国仕所交待的任务,又倒抽一口冷气,忙道:“主公,此数物制造甚难,又因此中关键部分只有我父子二人知晓,进程十分缓慢,万望主公将每月制成之数略减!”

国仕眉头一皱,道:“我知你难处,但若不是事情紧急,我怎能如此难为于你,望稚川亦体谅我之难处,若你缺甚,尽管去找元皓,我与你撑腰。”

墨洪见国仕眉头一皱,心头便没来由的一紧,又见国仕话已至此,只得依允。

国仕笑道:“稚川,休要苦脸,你若知我之难处,再看看己之难处,你梦中也要笑醒的。”

墨洪见事已定局,心中暗想:“唉,少不得又得将关键技术多多传授数人”,想毕,见国仕说笑,亦笑道:“主公日理万机,我等自是不及。”

国仕笑笑。墨洪便告退。

****************

田丰亦于战事后直趋雁门,接手国仕,记功行赏,封库检别,甄别人选,选官择吏,迅速稳定了雁门之局势。

国仕则四处巡视,一路安抚百姓,交结贤士,民心惭稳,返乡之民惭多,国仕着令郭蕴、郭淮父子尽皆好生安置,一一落籍,发给农具、口粮。

雁门遭受匈奴践踏,富豪大户灭族甚多,沃野千里无人认领,国仕来此,尽皆收归官有,重新造册,安置流民垦耕。特与民相约:凡用官家耕牛、农具,年入提取三成,凡是自备耕牛、农具,提取二成,其余尽皆归己,百姓余粮可自行买卖。

但国仕念及雁门刚遭战乱,故免钱粮一年。此举一出,百姓尽皆大悦。原因无他,比及以前,一年岁入,十成中倒有九成入了朝廷、地主、官府之仓,百姓不足糊口,难为为生,今见国仕给百姓留足口粮、种子,焉得不感激,更有甚者,感激国仕,特于家中焚香摆案,为国仕建起生祠。

数十日内,那些在山中为盗之百姓,闻听国仕仁慈之名,倒有不少毁寨下山,重新落籍。

此举倒是给国仕极大启发,特地发出一道赦令:凡落草为寇之良民,只要毁弃山寨,重新落籍,官府不予追究。愿从军者,择优而录,愿耕田者,免其一年赋税,并给与资助。若执迹不悟,仍为乱州郡,大军到时,定斩不留。

此赦令影响极巨,不少盗匪纷纷倒戈下山,落户并州,慢慢影响至太行山脉,对褚燕的招抚群匪助力极大。此是后话,略过不提。

张辽、呼厨泉率颜良、高顺、徐晃将三万匈奴铁骑屯在雁门城旁,日夜操练,擂鼓前进,鸣金撤军,演练战阵,严肃军纪。

四员大将皆身体力行,对匈奴、汉族士兵皆一视同仁,有功必奖,有过必罚,深得匈奴兵心,种族之间甚是和洽,战力飙升,磨合过后,便是锐旅。

郭蕴、郭淮父子俱是内政能手,安抚民心,教化百姓。仅数日之内,便将民众组织起来,带领百姓重新疏浚河道,整修渠池,不仅将原有农地尽皆复垦,更新开良田数百顷之多,以安置四周奔来之民众。

国仕见此伏,不由大喜,遂封郭蕴为司农校尉兼领雁门太守,赐金百两,以示慰励。郭氏父子受到嘉奖,甚是开怀,更是努力垦田。

国仕与田丰商议,又重开了与匈奴交易的雁门集市,以盐铁交换匈奴的骏马、牛羊等牲畜,互通有无,解决了耕牛及运输牲畜紧缺的局面。

国仕在雁门郡停留十数日,见诸事已上正轨,遂与田丰一道,将缴获之物资、匈奴贵族及五千余不愿为农、为牧的匈奴骑兵,一并带回晋阳,将雁门内政一并交付了郭氏父子,军事则交与了张辽负责。

国仕等人回到晋阳,将那些匈奴贵族养了起来,便不再理会。

此时,眭固自洛阳而返,带回并州刺史之金印及诏书,又带回惊天消息:今上已经归天,谥号灵帝,大将军何进扶皇子刘辩晋君位,将皇子刘协封为陈留王,蹇硕因密谋杀伤何进,被何进诛灭三族。袁绍进言欲尽诛内侍,被张让等买通何太后,性命保全,近又得宠。

然内侍与外戚之争,犹如千钧一发,引之则发!<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