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汉并天下> 第一百零二章 皇权正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二章 皇权正统(2 / 2)

这时刘洵说道:“对了,不知道现在昌邑王如何了?”

侍郎史高微微一愣,不明白刘洵为何突然提到了昌邑王,想了一下,便说道:“昌邑王在封地居住,并没有听说有什么动静。”

“哦?”

刘洵若有所指的说道:“是吗?”

侍郎史高疑惑的看向了刘洵,突然就醒悟过来。

刘洵既然想要利用孝武皇帝的威望来做文章,肯定是要用这一点来形成对自己有利的态势。

如此一来,刘洵就必须要抬高自己与孝武皇帝的关系,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正统性,而对刘洵来说,最好、也是最直接的做法便是打压废帝昌邑王!

想到这里,侍郎史高沉吟了一会儿,便说道:“启奏天家,臣听闻昌邑王刘贺曾与一个叫孙万世的人交往甚密,据说那孙万世曾问昌邑王刘贺:殿下在被权臣霍光废除皇位之前,为什么不聚众坚守内宫、关闭宫门,等待勤王兵马赶来斩杀霍光,却听凭乱贼夺取皇位玺绶呢当时昌邑王刘贺说道:是啊,当时我太年幼,真是大大的失策啊!”

说完,侍郎史高便看向刘洵,只见刘洵神色如常的说道:“朕在想,大司马大将军是否知晓此事?”

侍郎史高顿时明白过来,没有说话,而是直接拱手领命。

刘洵微微一笑,便不再顺着往下说,而是对侍郎史高说道:“好了,回宣室殿吧,朕累了!”

“诺!”

数日之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以“失德”为由上奏弹劾昌邑王刘贺,提议朝廷立即查办昌邑王,将其逮捕入京进行审问。

朝中文武大臣也有不少人当场附议。

刘洵说道:“昌邑王在封地被朝廷严密管制着,就算有些过失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以朕之见,就不要大动干戈了。”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说道:“启奏天家,国法不可废!昌邑王结交宵小、失德寡恩,朝廷必须有所表示,绝不能任由昌邑王放肆!”

近日来,朝中不断传闻昌邑王的种种事迹,其中有不少都是关于大司马大将军的,据说昌邑王经常与身边人诋毁霍家,言辞激烈。

由此,众朝臣眼见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盛怒,也就不足为奇了。

刘洵沉吟了一下,说道:“大司马大将军的提议有些严厉了,以朕之见,不如将昌邑王贬到海昏国为侯,同时削除他的三千户封邑吧。”

群臣闻言都是一愣,天子的责罚不可谓不严厉,但至少还是保下了昌邑王的性命。

如果任由大司马大将军将昌邑王逮捕入京,那昌邑王注定性命堪忧。

即便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没有想过置昌邑王于死地,但是难保牢狱之人和查办大臣没有这个想法,想要用昌邑王的性命来取悦大司马大将军之人决不在少数!

此时,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眼见刘洵开了口,自己也不好与天子顶着来,而且刘洵对昌邑王的处罚同样严厉,见到天子给自己一个台阶,霍光顺势就走了下来。

“天家宅心仁厚,臣万分佩服!就按照天家的旨意办理吧!”

自此之后,刘洵仁厚的名声传遍长安城,文武百官和坊间百姓无不称赞。

同时远在封地的昌邑王听闻天降横祸,顿时万念俱灰,不过还是对着长安城的方向叩拜,以感谢天子保全自己性命的恩德。

随着昌邑王变成了海昏侯,朝中对于天子刘洵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原本不少大臣都认为刘洵登基继位是天降的福分,完全就是运气使然。

可是如今经历了昌邑王被贬之事,不少大臣都回过头来反观天子刘洵的身世,忽然发现在当今宗室之中,天子刘洵竟然是孝武皇帝最为亲近的直系血脉,也是大汉宗谱之中,最为正统的存在!

一时之间,天子刘洵在群臣心中的地位抬升了不少,至少已经从百官心中原本的“乡野皇帝”,晋升为“正统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