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鹞子军团,是按照发财哥的命名惯例命名的。()但也名副其实。
铁鹞子军团的建立,是目前夏国急缺的。在发财哥观念中,若是自己没有保护身边的人的能力,是很杯具的事情。
只是,军团的将领人选实在是一件让人苦恼的事情。夏国能带兵的人总共就两个,右丞吕泰和兵部尚书时武。但两人显然是没有精力再兼任军团长一职。这也让发财哥注意到了夏国的储备人才缺失问题。
古代对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的选拔任用是采取“举荐”和“举选”的办法。
在汉朝,郡国推荐给朝廷的优秀人才,有严格的规定予以制约,以防止把三亲六故、部属门生举上去。被举荐者做出了成绩,举荐人有功受奖,被举荐人犯了法,被举荐人要连坐受罚。
魏晋时代,实行“九品中正制”,把人分为九等,区别家世门第,担任官吏的人都是世家大族,使寒门和世族之间,壁垒分明,因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大大堵塞了从下层选拔人才的渠道。
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在人事制度上建立了科举制,选拔人才,打破门第观念,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科考取仕,隋炀帝接着又建立了进士科,从而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奠定,使科举考试进一步规范化,开科考试成为一个由法令规定的体系,成为国家按才学标准选取官员的考试制度。这是中国政治史上也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应试者无需别人推荐,可自愿参加朝廷开设科目的考试,朝廷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使一大批没有什么靠山的贫寒之士,能够通过自身的奋斗而获得晋升为官的机会,得以参与国家政权机关的管理,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的成熟。古代有句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就是对通过科考获得成功,从而改变身份者的生动记载与描述。
唐承隋制,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科举制已逐步趋入完善。
关于国家上层培养人才的方法,最有名的可能就是国子监了。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明朝北京国子监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国子监还担任了皇子公主的学习教导工作。发财哥已经开始为自己和婕嫔那未出生的孩子教育问题在作打算了。
唐朝国子监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各学招生对象不同。当时很多的外国留学生都是被安排到国子监中学习。
而且,夏国的中央官制也需要调整,也需要补充一批新鲜的血液。所以说,科举的举行刻不容缓。目前,夏国已有三城,是所处地区的大国,拥有绝对的霸主地位。这同样意味着,夏国的事务将越来越多,需要的行政人力也越来越多。铁鹞子军团的建立,让夏国武将空缺的尴尬之境也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