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彤和小姗俩个洗好脸,母亲已经放好桌子了,就等姐俩了。
早餐是大米粥和煮的白鸡蛋,一碟咸菜,还炒了个土豆丝。“妈你给爸爸留出来了吗?”
雨彤先给妹妹剥好鸡蛋皮,回手又给母亲剥了一个,最后才给自己。母亲看着大女儿的行为,心里越感欣慰。
“你们吃吧,我都留出来了。你说你小不点,操心还不少。不过你爸要是听见了肯定高兴,平时总说姑娘和自己亲,听着女儿惦念自己还不高兴的直冒泡”自己的孩子越看越顺眼。(估计谁家父母都是自己的孩子好,相信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不光就我一个人吧)
刚吃上饭,朱父就进屋了。姐妹两个一看父亲回来了,雨彤去厨房给自己老爸拿碗筷,妹妹小姗连忙接过爸爸的包,让爸爸洗手吃饭。
朱父看看朱母,平时回来没见两孩子这样啊,今天是太阳打西边出来的,这边朱父直想不明白。
朱母是看的明白着呢!俩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小心眼,老大是为了上学的事,老二是为了好吃的,看来自己的孩子就是聪明,都已经知道有事先讨好大人了。
拿了碗筷,雨彤又给自己老爸剥了个鸡蛋(真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一家人吃完了早饭,姐妹俩也该去幼儿园了。平时都是朱母送的多,今天有人上午就来取衣服,昨晚已经说好了自己和小姗两个人自己去的,可是朱母不放心,正好老爸回来了送两个人。朱志杰是在市里上班的,昨晚上夜班,上夜班的人本身就比那上白班的人累。朱雨彤自己是不想让父亲送的。想让父亲在家好好休息睡个觉。不过白天再怎么补觉也不如夜晚睡觉来的实在。
朱志杰的班是四班三倒,而且又在市里,来回上班都需要做火车(当时镇子上的小巴还特别少,一般情况都是短距离的火车比较多,正好铁路的职工坐通勤车不用花钱,就做火车上下班了,不过距离还是挺近的,一般情况下四十分钟就到了),下了车还要走很远才能到家,这样上下班都很累,要是自己家住在市里就不用起早贪黑了。
朱志杰的单位是一个大的国企,隶属于沈阳铁路局的,不过是沈阳铁路局下面的一个小站。当时还算是不错的单位。就是自己的父亲初中没毕业,小学知识水平,就只能做一些出劳动力的活。其实父亲是一个不愿意出头的人,就是一门心思干活,给活就干,后来上了数岁,都是机械设备和自动化设备多些,出劳动力也没有多少,早早的就办内退了。现在既然自己有机会改变家人的命运,那就让父亲换个轻松点工作。正好记得没有多长时间大姨家的大哥就结婚了,大嫂家里有个哥哥正好是爸爸那个站的领导,想想今生怎么也有机会给爸爸换个工作了,以前大姨一家都瞧不起自己,大姨夫是我们那镇上粮库的一把手,哥哥工作又都好,连带着娶进来的媳妇也看不上自己家没钱又没势。就是有人也没想过管过自己家,就怕自己家上门。一直到自己重生前,大姨家的亲戚都不拿自己家当回事,有事想起你来了,没事就朝后看。
一想到这些,还是帮自己家想个挣钱的法子最紧急。八十年代的人还没有穷富两级分化那么强烈,大家都住公家房,赚的工资也差不多,再说穿的衣服就那几样,趁着改革的春风刚吹响之时,大家都没意识到做生意的重要性,随便做点小生意就会赚钱。
“爸,你不用送我们了,幼儿园离咱家也没有多远,你还是在家睡觉吧!昨晚上一宿的班,肯定特别累。我们自己走就行,我都长大了,带妹妹没问题了”父亲也不同意,说是平时很少有机会送两个人,今天这么好的机会不能放过,再说现在自己还不困,睡也睡不着。
朱父听大女儿说话说的就象大人话,从来也没觉得自己的孩子这么懂事,什么时候大女儿这么懂事了,自己也就两各白天没见,怎么就又这么大的变化。
(作者语:费话,重生了当然像大人说话,再说什么像啊,本来就是大人好不好?都奔三的人还不能不懂事,那就是痴呆儿了。)
想着回去问问孩子妈,发生什么事了吗?要不然怎么会突然就变的懂事了?一路上都有若有所思的看着朱雨彤。
路上朱雨彤回想自己好像还没适应自己六岁孩子的身边,总是按着自己三十的想法说话做事,这可不行,要改也不能马上就全改了,怎么要家人一点一点的适应,做到温水煮青蛙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