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异世界征服手册> 第三百零二章 兔子们的新技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二章 兔子们的新技术(1 / 2)

 “我怎么不能来了?”

通讯设备里的人听到林子明的话,不由笑着说道:

“组织上可没准我不回本土吧?”

林子明眨了眨眼,一脸费解:

“可是潘院士,您之前不是在研究传送阵的事儿吗?

连当初莫家密室发现的时候您都没空过去,元旦晚会您定好的节目也没开演,最后还是刘震撼所长上去唱了首歌来着”

没错。

与林子明联系的不是别人,赫然便是许久没出现的潘建伟潘院士!

潘院士目前正在负责大莫界项目中极为关键的传送阵研究,基本上过着深入浅出的生活。

他仅有的两次‘出手’分别提出了大莫界空间正在恶化、以及疑似真空零点能的判断,为兔子们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他就像《开心辞典》中去掉一个错误答案的道具一样。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有效果。

不过林子明听说最近潘院士的研究正处于关键环节,怎么这时候会跑到本土来呢?

按照他所了解的信息。

这位大佬可是不是那种喜欢偷闲放松的人,尤其是在这种研究的持续阶段。

面对林子明的疑问。

潘院士爽朗一笑,也不再卖关子了:

“林上校,我是被组织上派回本土,专门来协助你们解决气旋问题的。”

听到这番话,林子明还没有表示呢。

一旁的李百安便神色一震,整个人嗖的一下窜到了通讯设备面前。

经典直男式的两个鼻孔往摄像头前那么一怼:

“怎么说?小潘,组织上有了什么新方案吗?”

看着这位风风火火的老爷子,潘院士的脸上了一缕无奈。

全华夏能叫潘院士小潘的人没几位,而李百安恰恰就是其中之一。

潘院士现年五十二岁,李百安今年六十七岁,二者年龄相差一轮半。

当初潘院士还曾经在李百安座下听过一段课,所以李百安还真叫的起一声小潘。

李百安很清楚自己这位‘半学生’的能力。

如今距离气旋发现才过去一个多小时,潘院士能这时候就被派回到本土,便说明他手上的方案可行性应该不低。

否则营地那边的论证不说通不通过吧,起码时间要耗个小半天。

“李老好。”

通讯设备里,潘建伟院士先和李百安打了声招呼,随后说道:

“新方案倒是谈不上,但应该算是个新技术吧。

简单概述一下的话,就是有关经典信道方面的突破。

具体的情况毕竟复杂,还是等咱们见面再说吧。”

“见面再说”四个字一出。

作为一位多次参加密级项目的老科研人员,李百安哪能听不出这个新技术的重要性?

他不由和林子明对视一眼,二者近乎同时点头:

“好,没问题,我们在青城山等着你。”

十个小时后。

风尘仆仆的潘院士带着一队人马抵达了青城山外。

不要以为十个小时很久,潘建伟院士可是从魔都转东战飞来的。

从光门到东战就要一个多小时,从东战再飞到句芒基地,最终转飞到青城山。

十个小时已经可以用光速来形容了。

话说回来。

这也是自林子明到了青城山一以后,迎接到的第三批外援了。

国家挂,恐怖如斯!

见面后。

潘院士先是薅了薅本就稀疏的前发,随后对林子明二人打招呼道:

“林上校,李老,许久不见,甚是想念。”

李百安拍了拍他的肩膀,迫不及待的问道:

“小潘,你们突破了经典信道的哪方面壁垒?”

潘院士看着他,两个字脱口而出:

“载体。”

李百安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一旁的林子明则一头雾水。

很典型的两个众所周聊天,一堆鲜为人懵逼。

嗯,一堆。

当然了。

潘院士很快便注意到了林子明的情况,主动开口解释道:

“林上校,您可能有所不知。

单独量子信道无法完成信息传递,需要经典信道的配合,才能把量子态转变为信息比特被接受。

目前经典信道的载体9999都是光纤,剩下的001也都是其他类似光纤的固态物质。

比如一定温度下的冰块、金属或者干脆就是超导体等等。

也就是说。

载体一定是宏观下的固体,也就是咱们肉眼能够看到的事物。

其他的气体啊离子啊都不行。

这就导致了我们可以把一定直径以下的粒子送进气旋,却没办法从中获取任何信息——因为没有经典信道作为载体反馈。”

林子明和李百安同时点了点头,刚才他们已经试过了,宏观物体是没法穿过气旋阻隔的。

气旋就像一个滤网,只有直径小于网孔的物体才能进去。

随后潘建伟院士顿了顿,继续说道:

“但二位可能不太了解的是

大概在两个多星期前,我们团队便突破了经典信道的载体壁垒,使得某种离子可以充作经典信道载体。”

李百安瞳孔重重一缩,声音都拔高了几分:

“什么离子?”

“铍离子!”

看着有些失态的李百安,潘院士的语气不由放缓了几分:

“您应该知道,铍的电负性为157,离子半径为31p。

不仅小于同族的其它元素,还小于碱金属元素。

这种半径可以很轻松的从气旋的阻隔中传过,并且稳定性极高。

如今我们已经能做到给玻离子编码,使它不间断的形成类物质通道,完全可以充作气旋内外的经典信道载体!”

李百安深吸一口气,摸着下巴思考道:

“铍吗?

这确实是符合条件的一种微粒。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杨老在09年就提出过这种假设吧?

但后来连他自己都认为不可能实现,所以项目只持续了几个月就废弃了。”

潘院士点点头,肯定了李百安的话。

李百安所说的杨老,便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华夏物理——或者可以说现今物理界的第一人,杨zn先生。

那是09年官方组织的一场会谈上,杨老对于今后三十年的信道发展提出了四种元素。

铍就是其中一种。

但当时兔子们的离子编码技术还没突破,做不到预设态聚集,所以连杨老自己都放弃了。

整个项目就试探性的进行了四个月,投入总共才300多万。

按照他的话说。

这项技术最少要五十到八十年可能才会有成果。

随后李百安有些好奇的问道:

“那么小潘,你们是怎么突破这道壁垒的?

照理来说,这不应该是现阶段能突破的技术吧?”

潘院士笑了笑,说道:

“这是我们传送阵研究团队的一个全新成果,我们破解了其中一个关键的符文。

当然了。

其中有部分功劳要归功于消失的那位吴凡同志。

因为他在消失前曾经提到过一件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