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养成一个大唐> 第四百一十六章:论功行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六章:论功行赏(1 / 2)

 太监的声音无论听多少次都会觉得刺耳,来到大唐都已经三年多了姜云明还是不习惯,每次听到太监声音的时候他都觉得是有人在拿指夹挠铁皮,就好像那种咯吱咯吱的声音,让他感觉头皮发麻。

和平日里不一样,今天的场合不同,太监所宣读的还是圣旨,即便是再怎么不习惯姜云明也得听着,他刚才的举动其实已经能算得上是大不敬了,像站在一旁的孔颖达刚才脸上的表情就很不对,只是碍于今天的场合和姜云明也是功臣中的一员才没有发作就是了。

厚厚的一摞圣旨,从普通士卒到苏定方和薛万彻这种偏将的都有,拿到一定数量战功的士卒又是另外一种,所以半跪在地的姜云明在感觉到腿脚发麻的时候太监才读完了那一摞圣旨,但是姜云明知道这还不是结束,圣旨上那矫揉造作的文言文他虽然听不习惯,但是多多少少还是能听懂的,这些圣旨里并没有提到他和李靖等主要的将领。

果然,在宣读完那一摞小山一样的圣旨之后又有一个太监走了出来,托盘上的圣旨依旧是摞成了一摞,但是却只有按照一二三排列的六张圣旨。

最先被宣读出来的是并不在场的李道宗,然后就是张亮,李勣,姜云明,柴绍,最后压轴的自然是这场战争的大总管,李靖。

李道宗是武德五年李渊分封的十八郡王的其中之一,他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封任城王的。历史上的李道宗本该会在对东突厥的这一战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为正是他麾下的偏将张宝相俘获了逃跑的颉利,但是因为如今却因为姜云明的介入而发生了变化,被分派镇守灵州的他并没有遭遇到什么实际的战斗,不过却依旧被封了六百户的实封,召拜刑部尚书。

宣读封赏的顺序姜云明大致有些了解,在他看来老丈人大体上是按照功劳的大小以及在这场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来排的,而李道宗则是因为不在场而排在了张亮的前面,实际上封赏最低的就是张亮了。

张亮在历史上的战争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姜云明不太清楚,但是在姜云明到了朔州之后他的作用就被无限弱化了。从姜云明到达朔州的那天开始,唐军以及朔州所施行的政策全都是姜云明所制定的,但是张亮虽然在这场战争中没有明显的功劳,但是李世民念在他是最早到达朔州戍边的人之一,还是被赏赐了七百户,但是只是食邑并不是实封。

有些可惜了,姜云明是这么觉得的。张亮虽然没有什么战争嗅觉和带兵才能,但是他在行政上还是颇有一套的,但是现在却因为改土归流的势在必行而被姜云明的光芒所掩盖。

一面还在替张亮可惜,另一面太监已经在宣读李勣的封赏了。

在宣读这些主要将领的封赏时多少有人觉得封赏轻了,但是太监宣读的圣旨在李勣这里出现了改变,所封赏的一直是简单的食邑了,而是让人实打实羡慕的东西。

实封五百户暂且不谈,这是其中最轻的封赏,后续太监口中的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一官职让所有人都感觉被震了一下。

要知道如今的初唐时期李世民是不会轻易封与宰相的,这也是为什么直到去年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才拜相的原因。和人们想象的不同,上朝归上朝,平日里要处理的政事奏折都是归宰相以及三省门下官员才能处理的,即便是受宠如姜云明、名望高如李靖也是不能逾越的。而如今李勣得封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一官职就意味着他从此以后有了处理政事奏折的资格,虽然品阶不高,但是实权往往不是能用品阶来衡量的。

虽然姜云明对李勣这个人并不怎么感冒,但是这人却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少有的活得比较长的人,如今得封这种实权职位多少让姜云明感觉有些压抑。

李勣的封赏宣读结束之后就到了姜云明了,当从太监口中听到姜云明这个名字的时候所有人的神情都是一振,这个新生代能得到什么样的封赏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