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能量平台没有rcs系统,使用纯动量轮组合实现姿态变化。
先对准目标区域,内部锁解开,动量轮模块进入磁浮模式。
接下来是低功率照准,用不到一瓦的激光,去搜索目标的激光接收晶体。
为避免主激光照射时的意外,激光接收晶体被设计摆在测试机外面,用支架及其相关结构、电缆连接主体。
晶体被照准,接收系统反馈信号。
验证机进入微调模式,微调模式只有一个小动量轮会被再次锁住,带动验证机运动,调整幅度很小,为了能保持调整后绝对静置,过程也很慢。
调整过程中,验证机的晶体搜索系统和计算机没有停,一次次从接收器获得信号。
经过三十分钟的自动微调,才完成照准。
能量传输启动!
一兆瓦功率的激光穿透太空,打在激光接受晶体上,被立刻折射成一个圆,由下方的晶体再次扩散,投到测试用的假“光伏”板上,并用另一套测量系统观察“光伏”板的受光、发热情况。
乍一看,这种能量传输方式好像有点瞎眼,可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人类现有的技术,别说一兆瓦激光,几百兆瓦都能干出来,问题在于激光功率过大之后,没有足够面积的光伏板转回成电力也是白给,这么大的功率,唯一的利用方式就是烧开水发电!
一说到烧开水又是老问题,功率越大,装置越重,那还能节省什么啊?有这个重量,多配些电池不好吗?
因此激光传输方案,只可能是利用低轨道天基武器自带的光伏板,实现能量传输的目的,功率不可能特别高。
而使用光伏板又有个前面提过的问题,转化率。
人类最好的光伏板,转化率40,可惜还没量产,额外的能量要么被反射出去,要么被热控系统以散热的形式散掉,反正都浪费了。
所以一兆瓦的传输功率,哪怕有足够大的光伏阵列,最多也只能利用三四百千瓦,这样的功率要推动武器级电磁轨道,仍然差了意思,还得看电池的。
实际上c国最终的近地天基武器方案,接受功率可能只有几千瓦,具体定在哪个值,要等实验结果回到地面后再说。
一兆瓦的激光被分散,打在假的光电板上,加热非常快,20秒不到就出现融毁情况,测试终止。
等待热辐射自然冷却,测试机使用伸缩机械结构,把受损的假光电板和激光晶体,跟不可回收垃圾放到一个舱里。
关舱门,启动火箭推进器减速,返回大气层。
接下来未来空间站要负责用应龙三号飞船,把验证机抓回来验伤,根据地面指示进行改装。
这个不算大项目,大部分准备工作上个班次已经完成。
九月班次的主任务是火箭发动机换代。
该问题拖了有一阵子了,只是火箭发动机换代,需要大量的地面测试。
旧有的火箭发动机,寿命都按秒算,轨道发动机稍微好点,也没好到哪去,反复使用时每次任务都要进行大量的检查和维护工作,每个任务都要地面人员小心翼翼地规划。
新一代发动机的目标是寿命向飞机发动看齐,当然不要求用几百小时,但至少也要能断断续续的用上几十个小时才行。
经过大量的地面工作,未来空间站也在材料方面做了些贡献,新发动机最近才定型。
有人就问了,都有旱魃了还要普通发动机干啥?
这不是旱魃还达不到载人安全标准嘛,所以一旦涉及到真人,仍然需要使用传统发动机。
新发动机有两个型号,造型与之前的轨道发动机变化不大,但发动机与航天器尾部的热辐射反射,比老型号要高一个层级,相对发动机的尺寸与重量,推力也比传统型稍微小一点。
热辐射反射这个问题,是影响发动机寿命和单次点火时间的重点问题,主要依赖的是材料和表面光滑度,而在老式火箭的使用中,受到火箭在大气内发射本身的影响,以及对发射重量的精算,镜面化程度比较有限。
现在有条件直接在太空组装发动机,重量瓶颈也在电磁轨道发射器的大规模应用下解决了大半,问题解决起来也不算是跨时代变化。
推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尺寸和重量,也是一种通用的延寿手段,跟柴油发动机差不多,铸铁强度不够那就加厚,总是能用的。
也是无奈之举,以现有的零重力加工积累的材料进步,还不足以让发动机保持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寿命翻着跟头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