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拨导弹之间有十分钟的时间差,后续还够调整策略,通过卫星数据链强行改为启动突防同时进入起爆倒计时。
期间总部也忙着还原前一波导弹的情况。
无人目击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分析间谍卫星数据还原现场。
间谍卫星的飞行高度有高有低,高的负责通讯,低的负责拍照或录像。
通讯卫星很容易就确定了第一波导弹的最终飞行轨迹。
倒是录像的那边把一群人急白了头,第一次觉得导弹涂装成那颜色就是坑自己。
飞行器涂装,大家都遵守着一套规矩:从地面看与天空融为一体,从上面看与地面融为一体,海军武器自然是海天背景。只有隐身型的不这样,因为暂时还没弄出那么多种颜色且性能一致的隐身涂料,一颗价钱还不如隐身涂料贵的破导弹需要隐身吗。
没有办法,只能把通讯卫星确定的航迹叠加在录像上,一点点像素辨识。
大家很快啊,五分钟,确认了第一波导弹的确有命中星碎躯干,但并不是激光照准区,应该是因为星碎太大而且在动产生的巧合。
结论是牺牲飞行员当时的决定没有问题,战斗部雷达无法接收到激光信号,的确需要飞行员目视确认合适的起爆点,只是后面飞行员在操作过程中出了点问题。
此外,导弹穿透星碎躯干,还让人学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近炸引信对避难中的星碎不起作用。
别看几颗导弹飞海里了,说到底都是人类几千年战争科技积累的最终结晶,一旦核弹头安全锁解除,起爆方式可不仅是碰触爆炸和手动控制。
巡航导弹进入突防阶段后,会启动主动索敌雷达,它与战机的武器雷达类似,只能照准一个小角度锥形区,借用反射波确认敌人的方位、距离,以此为基础实现指定距离的爆炸。很可惜,这项功能对避难中的星碎不起作用,情况类似于接收不到激光照准信号,发射出去的能量似乎在星碎身上消失了。
总之,现在剩下的引爆方式还有两种,倒计时和遥控。如果是弹道导弹,设定引爆高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几分钟里,A国大中洋总部做了许多工作,还在天上飞的战机驾驶员们也搞清楚了接下来的战斗方式。
尽管内心有点怕怕,但在战斗任务中他们是专业的大兵,只要是合理的作战任务,并不会想着要飞回去殴打上司。
引导第二批导弹的战机开始拔高高度,高度表很快突破一万两千米。
导弹已经抵近目标,一架战机低头让高度换慢下降,同时帮助导弹制导,另外三架战机继续拔高。
飞高有什么好处呢?
虽然站得远看的高,不过星碎四百多米长的巨大体型,有个两千米高度,天气晴朗时就能在一百公里外目击。
飞高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核爆对战机的威胁。
核爆从内到外分为高能区、热辐射区、冲击波区,战机当然不可能停留在前两个区,在热辐射区稍微靠近一点,飞机都会融化,但按照作战指令,也跑不出冲击波区。
提高高度有一个好处,声音的传播速度会随高度增加而变慢,传导声音能量的粒子变少,当然也能削弱冲击波威力。
导弹距离目标三十公里,换一架飞机低头,之前负责引导的直接做滚筒机动后撤离。
二十公里,再换飞机。
十公里,索敌雷达在人工干预下正常启动,天上也只剩一架飞机对着星碎的侧上方飞,高度已经达到一万八千米。
最后留守的战机所处的位置,垂直点已经越过星碎,看不到它巨大的身躯,只能通过全景头盔,用卫星信号分辨星碎和导弹的相对位置。
这位驾驶员也是最后一道保险,如果导弹远离星碎时仍未爆炸,将由他按下开关。
也无需太害怕,虽然核弹的当量有点大,但足够高的高度,战机本身的超音速性能,综合安全度不会比早期投核弹的四台螺旋桨的轰炸机低。
不过这套操作最后白操心了。
全景头盔里,导弹和星碎还剩一公里时,白光占据了整个视野。
还好战术得当,飞行员此时是背对核爆点,还有机体和头盔保护,否则就看到这个闪光,以后就得从飞行员序列里退役。
按计划,看到闪光后不等视线恢复,按平时的操作习惯开加力,既发动机超载。
十几秒后被冲击波追上,震动感一般,设备……都行。
松了口气的飞行员,操作飞机左倾九十度,绕着火球飞行,这样的机动姿态,一会之后他已经能直接看到火球。
此时还在烧的是常规意义上的火球,伴有大量在热辐射区外围开始冷凝的水汽,并不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