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南南,跟小哥哥一起玩好不好?”姥姥牵着自己的孙子孙女,指着小米说。
“姥姥,我是小米,大名张兰纪,今年八岁了!弟弟妹妹今年多大了呀?”
小米从小就不怕生人。现在他话没有前几年多,依然很擅长没话找话。在童校他是一班之长,老师们公认的稳重踏实,面对姥姥,立刻拿出了主人的风度。
“你也才八岁呀?那你的弟弟们几岁啦?你是老大,”姥姥看看豆子和张一点,“这是老二老三?”又看看小麦,“这个是小四吧?”
“姥姥,我才是小四。”张一点嘻嘻一笑,拉住了小麦,“他是我哥哥。他们三个其实一样大,您看不出来吧?”
张一点在童校也是个班委。姥姥享受到的,是张一点面对老师时的热情体贴。
小米,张一点都是班干部。豆子一言不发,深藏不露,但他还是个大队委呢。
能当班干部的小孩,或者说当上班干部之后的小孩,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不怕大人。班干部当得久的孩子,还能够态度自然与大人交流,给予大人足够尊重。小班干的用法就和古时候的书童差不多。
这样一来,姥姥面前虽然是四个陌生的外孙子,看上去还都黑乎乎的,她还是放心地让孙子孙女加入了他们。
大舅哥的两个孩子,风风和南南,也是八岁。
六个八岁孩子,虽然不大熟,却因为孩子天性很快玩到了一起。兰泽观察了一会,才搞清楚丈母娘口中的风风是男孩,南南是女孩。
他在心里一个劲吐槽,给小女孩起名叫南南(男男),这是不是有毛病?他一开始还以为女孩是风风来着。
小末末在爸爸怀里呆不住了,他使劲挣脱,跳下地。在六个八岁孩子中间钻来钻去。虽然他只有三岁,但是他跟谁都能玩到一起。
就算没人陪他玩,自己也经常玩得很开心。小末末非常懂得随遇而安。
倒是小姨子的两个女儿有些无所适从了。
她俩是11岁的大孩子,在国内已经是离开童校的年龄了。
在11岁的夏天,国内的孩子都要参加一场时间很长,经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陌生人的大旅行。旅行的终点,就是未来他们将在其中生活九年的未成年人学校。这次旅行对孩子们开阔眼界和人格养成的意义很大,同时也是童校与未成年人学校之间的重大教学交接。童校的规模通常比较小,只有几百人;而未成年人学校每个年级一般都在千人以上,总规模在万人左右,就像一个小社会;因此,11岁的旅行,又称为并校大旅行。
两种学校的规模不同,人文环境不同,教学方法也截然不同。旅行中层出不穷的陌生地理和陌生景象,对于孩子们适应崭新的学校环境,是一种良性刺激。
兰泽自己对大旅行记忆犹新。很多人也是如此。这是童年的结束,也是人生新阶段的起点。
很显然,如果她俩是在国内上学,现在就应该在旅行的路上。
“你们看记录片吗?”兰泽问这两个女孩。“喜欢哪方面的?”
“啊,都行。”其中一个女孩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说。
游戏室里的七个顽童太吵闹。兰泽把两个女孩带到餐厅。
他毫不犹豫地找出了并校大旅行的纪录片。然后打开了投影在半空中的控制台,这样如果孩子不喜欢看,还可以自己切换内容。
看上去,两个孩子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浮光掠影地对国内情况知道一点,和回国来真正进入环境还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