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自去过朝堂提出自己救灾的建议后,就四处忙活着在长安城内各处接待各地的流民。
在接待这些流民的同时,也从他们口中得知到了现在在流民群体中广为传播的流言。
心中不免感到一阵惊慌,这跟自己了解的历史丝毫不符呀,贞观二年的蝗灾不是在李世民说出那番话后就被遏制住了吗,怎么还会出现这种流言。
太平洋上一只蝴蝶煽动翅膀产生的风浪经过空气传播都有可能在遥远的美国引起暴风,被称之为蝴蝶效应。
沈默从后世穿越到唐朝,好似在平静的湖面上丢下一颗石子一般,再加上他在唐朝做出的各种事情,能够引出现在的时势正是蝴蝶效应。
依照原本历史的记载,大唐贞观二年本不会出现像字典和马蹄铁这样的东西。
可自沈默来到唐朝后,不仅带来了这些东西,还与崔家卢家等世家结怨,如今更是率先提出了让李世民食蝗的建议。
原本就算沈默来到唐朝,对历史也算一知半解,可是如今面对的这种流言远远超过了他的认知。
一方面在城中接待这些各地的流民,另一方面也是缴尽脑汁的思索该如何安抚这些百姓。
作为一个普通官员的沈默都如此关切此事,大唐的帝王李世民与朝堂诸公又怎会落后。
李世民命铭泫去外办理自己交代的事情后,就将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叫来,在太极宫商议关于此次流言的事情。
长孙无忌依旧是站在原地默不作声,等待房玄龄与杜如晦他们两人先讲话再做总结。
“陛下,依老臣之见,此次流言背后必定有人在主使,至于他传播此等流言的用意,老臣目前还不知晓。
现在已是贞观二年,不再是以前隋末时的那副乱相,想依靠流言来激起民变也不太现实。
老臣思来想去,并未发现此事背后的玄机,不知杜兄可有思绪。”
房玄龄率先开口,然后看向站在一旁的杜如晦,杜如晦低头略加思索一番后说道。
“陛下,无忌,房兄,老夫心中的确有些想法,古往今来,各朝各代也都有过在百姓中间掀起流言的事情。
无论是秦末时期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亦或是前隋末期在民间流传的各种谣言。
不是求财便是求乱,而今的大唐在我们君臣治下,想要依靠这些许流言就掀起骚乱实属无稽之谈。
如此讲来,不是求乱,那就肯定是求财了。
(听到杜如晦的分析,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等人也是连连点头,若有所思。)
其幕后之人掀起如此流言,让各地百姓返回长安,究竟有何可谋之处呢,想来只需弄清楚这个问题,便能知晓究竟是谁在背后作祟。”
讲完此番话后,杜如晦垂手看向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等人。
见房玄龄和杜如晦都已讲过话,长孙无忌知道该是轮到自己总结的时候了,朝前迈了一步,拱手对李世民说道。
“陛下,听完玄龄和杜兄的话后,老臣也有些许想法。
此次流言传播速度如此之快,那些百姓从长安离开后,还没抵达自己家中时,这流言就发酵的如此迅速。
可见隐藏在背后的人,主要目的便是不让这些百姓返回家中,而这些百姓回家的目的便是整顿自家田地,应对蝗虫。
由此说来,隐藏在幕后的人,他散播流言的主要目的,便是这因为蝗灾而大跌价格的田地,
(讲到此处,长孙无忌拱手对李世民继续说道。)
陛下,现在我们主要要做的就是,查出近段时间有谁在河北河东道那边大肆收购田地,只要查出是谁,便可以顺藤摸瓜的寻到这散播谣言的幕后主使。
老臣的话说完了。”
讲完这些话后,长孙无忌收手而立,抬头看向正在思索的李世民。
要不说长孙无忌跟李世民的关系好呢,他这些话刚好说出了李世民心中所想。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朝众人摆了摆手,然后又唤来了一名内侍,让他去长安城中将沈默给传来。
他做的这幅安排让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顿觉好奇,但是也没多言,待到李世民叮嘱的那那内侍走出殿门后才向李世民询问道。
“陛下,如此要事,你为何要将沈默那小子传来,莫非是想让他去调查此事?”
听到房玄龄的问话,李世民嘴角上扬,略微一笑后说道。
“哈哈,朕将那沈默唤来自有用意,先前若不是他想出主意,恐怕我们君臣几人还在为蝗灾之事发愁呢。
这些流言对于朕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让那沈默去调查此事,朕刚好可以借此机会给他一点赏赐。
想来沈默那个小鬼头,应该会给我们一个惊喜的。”
李世民这话音刚落,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是张嘴笑了出来。
沈默的年龄在他们面前还真是个小鬼头,仔细说起来,虽然沈默来朝堂之上才两次。
可关于沈默的传闻,他们可是经常听到,所以一听此事是交给沈默来负责的,他们也来了兴趣,想要看看沈默会怎样处理此事。
话说两头儿,当那内侍从皇城里出来找到沈默时,沈默正在安抚某些返回来的流民呢。
一听李世民相召,沈默还以为是从外地调来的粮草送到了呢,对面前的流民安抚几句后就跟着那内侍走向皇城。
来到太极宫还没踏入大殿时,沈默整个人都激动了,作为一个后世人,哪怕来到大唐已经很长时间了,能够进入这太极宫与众位历史上的名人一同议论国家大事,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所以沈默一踏入这大殿,看到正坐上方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赶忙走上前规规矩矩的施礼。
“微臣沈默参见陛下,见过右朴射,见过房相,杜相…”
(问候的同时还转身朝长孙无忌等人拱了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