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学期,宁致远发现生活费不够用了。
食堂饭菜价格提高了,但学校补贴依然还是四十五元,家里给的一百元生活费难以维持。算了算,每月大概要差五十元。他计划着每顿三两饭不可少,得减少吃肉次数,争取一周吃一顿回锅肉。平时洗漱用水就接自来水,五分钱的热水也可以节约出来;衣服破了,自己去买了针线缝补;书法课练字其他同学都用宣纸,他找来阅览室废旧报纸,一样的吸水;车费有些贵,以前一月回家一次,现在基本两月回一次,跟妈妈说学校活动多忙不过来。
宁静来信问生活费够用不,两兄弟知道姐姐工资也少得可怜,一个人在省城生活也不容易,回信说够的,不用寄钱。面对生活压力,作为农家子女,他们节衣缩食,尽量不给家里增添负担。在那个贫瘠年代,锻炼着也造就了这代七零后负重前行的品质,正是历经了种种艰辛和磨难,他们变得更具韧性,更加从容面对人生。
坐在阅览室,他看着《星星诗刊》上一则征稿启示,目光落在“稿费从优”四个字上。他突然兴奋起来,决定从阅读转到写作上来。这幼稚想法,竟然动力是为了挣取稿费。
他把主要精力用在写诗上,空余时间就埋头写写画画,不时向一些报纸杂志投递诗稿,基本上石沉大海。正当沮丧欲放弃时,《中师生报》竟然刊发了他的一首诗歌。他拿着报纸,兴奋得嗷嗷直叫。可看到寄来的的八元稿费,又陷入深深失望中,这大半个学期信封邮票钱都用了好几十块呢,亏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