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北宋假圣人> 第一百七十五章 王安石的政治头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五章 王安石的政治头脑(2 / 2)

陆子非说道:“那我看到你们家里现在还都有啊!”

“那是没法子,扬州官府每年的税收里都有生丝这一项,自己养一点刚好够给家里人交税,你要从别处买人家的,那就贵了,自己手里不值钱,在别人手里跟公子说的一样,和黄金的价格一样,算来算去都把下苦人套的死死的。”

陆子非问道:“那市面上的那么多丝绸是哪里来的,大宋出产丝绸多的地方就那么几个。”

老伯说道:“当然是那些当官的人和大户人家了,他们有种不完的田,成百上千的穷苦人帮他们养,价格也是由他们来定,我们小户手里的丝最后都在他们手里,然后织成丝绸卖给达官贵人,普通人家里的生丝不比他们出产的少,他们和官府勾结价格压的太低了。”

陆子非说道:“老伯的意思是说价格高了你们还是愿意养蚕产丝,对不对。”

“当然愿意了,扬州,杭州靠近荆湖一代,粮食的价格始终没有北方那么大的落差,生丝的价格高了要比种粮食收益高,用卖了生丝的钱来买粮食吃划算。”

陆子非说道:“官府对生丝是怎么收税的,十抽几?”

老伯伸出三根手指头说道:“抽三,抽三也就罢了,对我们是抽这么多,对那些富户反而抽二,老百姓能有什么办法,扬州的生丝要比成都府的生丝好的好,可逆看看人家那边,都是靠着种桑养蚕比我们扬州日子过的好。”

这个问题的纠结点就在于土地兼并,皇上不给致仕的官员封赏官职了,没事就给地,世家的地越多,老百姓的地越少,这是历来皇帝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官与民争利,想暂缓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减少种地的人数,让人们觉着种地不是唯一的出路。

不种地那就经商,商人的职业现在又被定为贱业,不能穿丝绸,父亲是商人那儿子不能参加科举,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老人的思想就是饿死也不能经商,做哪些投机倒把的事,这会让祖先蒙羞,想改变这个局面,任重而道远那。

陆子非说道:“我看老伯在附近的威望挺高,老伯就没有想过和乡邻联合起来,你们村与村的联系比较紧密,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为人和信任上不存在问题,你们把生丝集中起来,这样就有了和他们对抗的资本,价格也不会是他们一家说了算,你们自己的利润慢慢的也就大了,到时候遇到天灾人祸还有别的出路。”

老伯嘴里吧嗒吧嗒的吃了一个糙米做的饭团说道:“公子的主意不错,我们以前也想过这么做,可胳膊拧不过大腿,官府的人不允许我们联合起来,那张大网罩在我们的头上谁也钻不出去,联合起来也没用,生丝放几年颜色就不好了,那时候更不值钱。”

陆子非说出这个办法的时候就想到了一个人,后世称为拗相公的王安石,他主持的‘熙宁’变法虽然失败了,可他在地方上的政绩很耀眼,爱民如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对他的评价很高,敢为百姓出头,争利,还没想完,愣头青就到了。

王安石气喘吁吁的说道:“含章,知府大人答应了,他把救灾的任务真的交给了我。”

你他妈真的是个二傻子,那么大一个坑你就看不到吗?好了功劳是人家的,失败了有你顶罪,因为你是主要负责人,你们知府大人正愁呢?你就舔着脸说,大人,我行,你就没有一点政治头脑吗?

“那你准备怎么做,有思路吗?”

王安石说道:“当然是你说的掘开长江了,我们现在就去观察一下,看那里合适,我召集人手尽快动手。”他看到陆子非不想搭理他,喃喃的说道:“我是不是有说错什么了。”

“你这种蠢货你爹娘养你这么大真不容易,你是怎么考中进士的?掘开黄河,没有工部的水域图和专业的人员,你和我就敢掘开,我说掘开是要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不是在那没脑子的乱来,你明白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